107、课
引用于 妙悟 在 2025年4月17日, 下午1:541、学习十业道对你的家人与朋友有什么帮助?
答:很惭愧,暂时对家人和朋友还没有帮助,希望在合适的时候,自己能给家人和朋友讲十业道,让他们也都能受益,深信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断十恶业,修十善业。2、十业道的轻重是依什么而判的?
答:十业道的轻重,有三种分法。依《本地分》有六种,依《抉择分》有五种,依《俱舍》有六种。
依《本地分》,分六:
(1)现行故重。
造业的时候,如果是以极猛利的贪嗔痴意乐或者极猛利的无贪无嗔无痴作,就是重业。(2)串习故重。
经常行善或者经常行不善,就是重业。(3)自性故重。
这是以对众生的损害程度来说的,身语七支前前重于后后;以断善根的角度来说,意业三种,后后重于前前。
也就是说,杀、盗、淫、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这七支,前面的都比后面的重。贪、嗔、邪见这三支,邪见最重,嗔次之,贪最轻。(4)对境故重。
行善不善业的对境,如果是佛法僧三宝、上师、父母尊长、同参道友的话,就是重业。(5)所治一类故重。
就是说一个人一辈子只做恶业,到临命终的时候也没有行过一个善,这样的话,就是重业。(6)所治损害故重。
是说断除了恶业,远离了贪嗔痴烦恼,行清净的善业。3、如杀生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答:依《抉择分》:
(1)心方面重者。
杀生的时候,如果是极猛利的贪嗔痴烦恼杀害众生,就是重业。(2)行方面重者。
这是从杀生的行为来说,如果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众生,众生祈求也不放过,就是重业。(3)对治力方面重者。
杀生后,愚痴无明,不知惭愧,无惭无愧,还觉得杀的很好。(4)邪见重者。
比如通过杀生祭祀求福。(5)对境重者。
如果杀的对象是父母、阿罗汉、出佛身血等,就是犯的五无间罪,罪业极重。
如果杀的是人种性,如堕胎比杀害动物的罪业要重。
如果大的动物比杀小的动物,罪业更重。和这五种相反的杀生就是轻罪。
1、学习十业道对你的家人与朋友有什么帮助?
答:很惭愧,暂时对家人和朋友还没有帮助,希望在合适的时候,自己能给家人和朋友讲十业道,让他们也都能受益,深信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断十恶业,修十善业。
2、十业道的轻重是依什么而判的?
答:十业道的轻重,有三种分法。
依《本地分》有六种,依《抉择分》有五种,依《俱舍》有六种。
依《本地分》,分六:
(1)现行故重。
造业的时候,如果是以极猛利的贪嗔痴意乐或者极猛利的无贪无嗔无痴作,就是重业。
(2)串习故重。
经常行善或者经常行不善,就是重业。
(3)自性故重。
这是以对众生的损害程度来说的,身语七支前前重于后后;以断善根的角度来说,意业三种,后后重于前前。
也就是说,杀、盗、淫、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这七支,前面的都比后面的重。贪、嗔、邪见这三支,邪见最重,嗔次之,贪最轻。
(4)对境故重。
行善不善业的对境,如果是佛法僧三宝、上师、父母尊长、同参道友的话,就是重业。
(5)所治一类故重。
就是说一个人一辈子只做恶业,到临命终的时候也没有行过一个善,这样的话,就是重业。
(6)所治损害故重。
是说断除了恶业,远离了贪嗔痴烦恼,行清净的善业。
3、如杀生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答:依《抉择分》:
(1)心方面重者。
杀生的时候,如果是极猛利的贪嗔痴烦恼杀害众生,就是重业。
(2)行方面重者。
这是从杀生的行为来说,如果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众生,众生祈求也不放过,就是重业。
(3)对治力方面重者。
杀生后,愚痴无明,不知惭愧,无惭无愧,还觉得杀的很好。
(4)邪见重者。
比如通过杀生祭祀求福。
(5)对境重者。
如果杀的对象是父母、阿罗汉、出佛身血等,就是犯的五无间罪,罪业极重。
如果杀的是人种性,如堕胎比杀害动物的罪业要重。
如果大的动物比杀小的动物,罪业更重。
和这五种相反的杀生就是轻罪。
引用于 枝儿 在 2025年4月17日, 下午3:43107 课:
1、学习十业道对你的家人与朋友有什么帮助?
答:我现在学得也不好,还没能帮助到家人朋友。
2、十业道的轻重是依什么而判的?
答:依《抉择》分五,依《俱舍》分六,《本地分》中说,六种业重:一、现行者,谓以三毒或极猛利无彼三毒所发起业。二、串习者,谓于长时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善不善业。三、自性者,谓身语七支,前前重于后后,意之三业后后重于前前。四、事者,谓于佛法僧师长等处,为损为益,名重事业。五、所治一类者,谓一向受行诸不善业,乃至寿尽而无一善业。
六、所治损害者,谓断所对治诸不善业,远离贪等,
今诸善业离欲清净。
3、如杀生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答:如杀业,在《抉择》谓:一、由心方面重者,为三毒意乐猛利所作。二、由行方面重者,细别甚多。如苛酷杀法,哀乞不饶,皆由加行而重。三、由对治力方面重者,如作已无惭愧等。四、由邪见方面重者,如杀牲祭祀求福等。五、由对境方面重者,杀大畜比小重。杀属人种姓者,如堕胎比杀畜重。杀父母、阿罗汉、以害意出佛身血极重。违此五因,为轻杀生罪。
107 课:
1、学习十业道对你的家人与朋友有什么帮助?
答:我现在学得也不好,还没能帮助到家人朋友。
2、十业道的轻重是依什么而判的?
答:依《抉择》分五,依《俱舍》分六,《本地分》中说,六种业重:一、现行者,谓以三毒或极猛利无彼三毒所发起业。二、串习者,谓于长时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善不善业。三、自性者,谓身语七支,前前重于后后,意之三业后后重于前前。四、事者,谓于佛法僧师长等处,为损为益,名重事业。五、所治一类者,谓一向受行诸不善业,乃至寿尽而无一善业。
六、所治损害者,谓断所对治诸不善业,远离贪等,
今诸善业离欲清净。
3、如杀生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答:如杀业,在《抉择》谓:一、由心方面重者,为三毒意乐猛利所作。二、由行方面重者,细别甚多。如苛酷杀法,哀乞不饶,皆由加行而重。三、由对治力方面重者,如作已无惭愧等。四、由邪见方面重者,如杀牲祭祀求福等。五、由对境方面重者,杀大畜比小重。杀属人种姓者,如堕胎比杀畜重。杀父母、阿罗汉、以害意出佛身血极重。违此五因,为轻杀生罪。
引用于 明贤 在 2025年4月17日, 下午6:49107 课:
1、学习十业道对你的家人与朋友有什么帮助?
答:学习十业道,首先对各业道四缘成犯、轻重差别等内容了熟于心,这么做的意义在于:就自己遮止恶业的方面,行持不会偏离正道;就利益他人的方面,用语言帮助他们时,不错说,能把佛法的真实法义,无误地传递给他们,让其相信,善业感安乐的果报,恶业感苦果。
无论是遮止恶业,还是成就善业,自己做到的越多,对家亲眷属、亲朋好友,帮助的程度就越大,影响和感化就越深厚。
通过学习十业道,使家亲眷属、亲朋好友真正受益的关键,在于帮助他们切实信受奉持。
2、十业道的轻重是依什么而判的?
答:《本地分》中说六种情况造业很重:
①由加行故而成重业:
现行者,谓以极猛利三毒或以无贪无瞋无痴推动而发起诸业,业力将会很重。
②由串习故而成重业:
串习者,谓于长时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善恶二业。就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持续修习,或者多次修习善业或恶业。
③由自性故而成重业:
自性者,谓属身语七支,前前重于后后;意之三业后后重于前前。
④由事故而成重业:
事者,谓于佛法僧师长等处,为损为益,名重事业。
⑤由所治一类故而成重业:
所治一类者,谓一向行持诸不善业,乃至寿尽而无一善。即有生以来,一向受持造作各种恶业,乃至寿终,不曾有过一次受行善业,以造恶相续不断,所以积业而成为重罪。
⑥由所治损害故而成重业:
所治损害者,谓断所对治诸不善业,远离贪等,令诸善业离欲清净。所冶,是指不善,损害,是指断除。以所治损害故业重,即永远断除身语意方面的不善品,使善业离欲而清净,这样一点恶业都不造,则一生所造都为纯善,福德极为深厚。
3、如杀生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答:杀生业道的差别在《摄抉择分》中说了五个。
①由心(很狠)方面重者,为三毒意乐猛利所作。
②由行为方面重者,细别甚多。如苛酷杀法(凌迟处死等),哀祈不饶,皆由加行而重。
③由对治力方面重者,如作已无惭愧等。
④由邪见方面重者,如杀牲祭祀求福等,认为这样做最有福报。
⑤由对境方面重者,杀大畜比小畜重。杀属于人种性者,如堕胎比杀畜重。杀父母、阿罗汉、以害意出佛身血极重。违此五因,为轻杀生罪。
107 课:
1、学习十业道对你的家人与朋友有什么帮助?
答:学习十业道,首先对各业道四缘成犯、轻重差别等内容了熟于心,这么做的意义在于:就自己遮止恶业的方面,行持不会偏离正道;就利益他人的方面,用语言帮助他们时,不错说,能把佛法的真实法义,无误地传递给他们,让其相信,善业感安乐的果报,恶业感苦果。
无论是遮止恶业,还是成就善业,自己做到的越多,对家亲眷属、亲朋好友,帮助的程度就越大,影响和感化就越深厚。
通过学习十业道,使家亲眷属、亲朋好友真正受益的关键,在于帮助他们切实信受奉持。
2、十业道的轻重是依什么而判的?
答:《本地分》中说六种情况造业很重:
①由加行故而成重业:
现行者,谓以极猛利三毒或以无贪无瞋无痴推动而发起诸业,业力将会很重。
②由串习故而成重业:
串习者,谓于长时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善恶二业。就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持续修习,或者多次修习善业或恶业。
③由自性故而成重业:
自性者,谓属身语七支,前前重于后后;意之三业后后重于前前。
④由事故而成重业:
事者,谓于佛法僧师长等处,为损为益,名重事业。
⑤由所治一类故而成重业:
所治一类者,谓一向行持诸不善业,乃至寿尽而无一善。即有生以来,一向受持造作各种恶业,乃至寿终,不曾有过一次受行善业,以造恶相续不断,所以积业而成为重罪。
⑥由所治损害故而成重业:
所治损害者,谓断所对治诸不善业,远离贪等,令诸善业离欲清净。所冶,是指不善,损害,是指断除。以所治损害故业重,即永远断除身语意方面的不善品,使善业离欲而清净,这样一点恶业都不造,则一生所造都为纯善,福德极为深厚。
3、如杀生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答:杀生业道的差别在《摄抉择分》中说了五个。
①由心(很狠)方面重者,为三毒意乐猛利所作。
②由行为方面重者,细别甚多。如苛酷杀法(凌迟处死等),哀祈不饶,皆由加行而重。
③由对治力方面重者,如作已无惭愧等。
④由邪见方面重者,如杀牲祭祀求福等,认为这样做最有福报。
⑤由对境方面重者,杀大畜比小畜重。杀属于人种性者,如堕胎比杀畜重。杀父母、阿罗汉、以害意出佛身血极重。违此五因,为轻杀生罪。
引用于 水中月 在 2025年4月18日, 下午10:211、学习十业道对你的家人与朋友有什么帮助?
答:学习十业道让我能更好的了解到在生活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十善与十恶,了知发心不同果不同,多修十善来观照自己,修改修正自己的错误言行,努力用行动来让家人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佛法的好处,内心升起智慧,在起心动念上看护好自己,保持正知正念,由其是在语业中要慎之又慎,多用爱语让家人朋友体会到温暖,来感化他们与三宝结缘修学善法。
2、十业道的轻重是依什么而判的?
答:①现行者,谓以三毒或极猛利无彼三毒所发起业,长时间由极猛利贪嗔痴之心所造的业极重。
②串习者,谓于长时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善不善业。长时间去数数串习所造作的善恶业较重③自性者,从“重”的角度来分自性,谓身语七支,前前重于后后,杀重于盗,盗重于淫,淫重于妄;语四,妄语重于离间语、离间语重于粗恶语等等。意之三业,后后重于前前。意三,贪嗔邪见,邪见重于嗔,嗔重于贪。
④事者,谓于佛法僧师长等处,为损为益,名重事业,对境不同,业轻重不同。
⑤所治一类者,谓一向受行诸不善业,乃至寿尽而无一善,一个人一辈子干这个行业,从没有改变过。乃至寿尽从没有善,所做一类造业较重。
⑥所治损害者,谓断所对冶不善业,永远远离贪,嗔,痴等烦恼,令诸善业离欲清净,所积福德业较重。
3、如杀生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答:从五因上比较
①由心方面重者,为三毒意乐猛利所作,贪嗔痴很重。
②由行方面重者,细别甚多,如苛酷杀法,哀祈不饶,皆由加行而重,行为方面特别重。
③由对治力方面重者,如作已,无惭愧等,做了恶业无惭无愧。破坏别人、伤害别人没有觉得对自己不好,也没有觉得对佛法僧三宝、对师长不好,没升起惭愧心。
④由邪见方面重者,如杀牲祭祀求福等,以为杀生就是求福、是帮助众生;认为把众生杀了祭祀天神是最有福报的。
⑤由对境方面重者,杀大畜比小畜杀业重。杀父母、阿罗汉、以害意出佛身血,极重。
1、学习十业道对你的家人与朋友有什么帮助?
答:学习十业道让我能更好的了解到在生活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十善与十恶,了知发心不同果不同,多修十善来观照自己,修改修正自己的错误言行,努力用行动来让家人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佛法的好处,内心升起智慧,在起心动念上看护好自己,保持正知正念,由其是在语业中要慎之又慎,多用爱语让家人朋友体会到温暖,来感化他们与三宝结缘修学善法。
2、十业道的轻重是依什么而判的?
答:①现行者,谓以三毒或极猛利无彼三毒所发起业,长时间由极猛利贪嗔痴之心所造的业极重。
②串习者,谓于长时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善不善业。长时间去数数串习所造作的善恶业较重③自性者,从“重”的角度来分自性,谓身语七支,前前重于后后,杀重于盗,盗重于淫,淫重于妄;语四,妄语重于离间语、离间语重于粗恶语等等。意之三业,后后重于前前。意三,贪嗔邪见,邪见重于嗔,嗔重于贪。
④事者,谓于佛法僧师长等处,为损为益,名重事业,对境不同,业轻重不同。
⑤所治一类者,谓一向受行诸不善业,乃至寿尽而无一善,一个人一辈子干这个行业,从没有改变过。乃至寿尽从没有善,所做一类造业较重。
⑥所治损害者,谓断所对冶不善业,永远远离贪,嗔,痴等烦恼,令诸善业离欲清净,所积福德业较重。
3、如杀生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答:从五因上比较
①由心方面重者,为三毒意乐猛利所作,贪嗔痴很重。
②由行方面重者,细别甚多,如苛酷杀法,哀祈不饶,皆由加行而重,行为方面特别重。
③由对治力方面重者,如作已,无惭愧等,做了恶业无惭无愧。破坏别人、伤害别人没有觉得对自己不好,也没有觉得对佛法僧三宝、对师长不好,没升起惭愧心。
④由邪见方面重者,如杀牲祭祀求福等,以为杀生就是求福、是帮助众生;认为把众生杀了祭祀天神是最有福报的。
⑤由对境方面重者,杀大畜比小畜杀业重。杀父母、阿罗汉、以害意出佛身血,极重。
引用于 海慧 在 2025年4月18日, 下午10:42107 课:
1、学习十业道对你的家人与朋友有什么帮助?
答:学习十业道后,了知善业感安乐果,恶业感苦果。自已先远离十恶业道。恒常不间断地受持好十善业道,才能更好的对家人和身边的朋友有所帮助。 透过跟着慈悲的师父和师兄们一起学习佛法后,心里好象明亮了很多,对事或物看的不重要了。烦恼也少了很多。目前家人基本不杀生,都依诚心待人。家廷还算和睦。我的朋友不多。但很幸运,她们都是善良聪明有智慧之三宝弟子。她们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自己也要努力修学,发愿帮助更多的亲戚朋友们进入佛门,努力修法,早日脱离轮回之苦。
二、十业道的轻重是依什么而判的?
答:以《本地分》中说六种情况下造作的业力,将感得极重果报。
1,现行者:行为发生时,以三毒发起,或极猛利无彼三毒所发起业。
2,串习者:与长时親近修习,若多修习善或不善业。
3,自性者:身语七支,前前重於后后。意之三业,后后重於前前。
4,事者:於佛法僧师长等处,为损或为益,名重事业。
5,所治一类者:一向受行诸不喜业,乃至寿尽而无一善业。
6,所治损害者:断所对治诸不善业,远离贪等,令诸善业离欲清净。
三、如杀生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答:杀业在《抉择分》有五:
1,由心方面重者,为三毒意乐猛利所作。
2,由行方面重者,细别甚多,如苛酷杀法,哀祈不饶,皆由加行而重。
3,由对治力方面重者,如作已无惭愧等。
4,由邪见方面重者,如杀牲祭祀求福等。
5,由对境方面重者,杀大畜比小畜重。杀属人重姓者,如堕胎比杀畜重。杀父母,阿罗汉,以害意出佛身血極重。违此五因,为轻杀生罪。
107 课:
1、学习十业道对你的家人与朋友有什么帮助?
答:学习十业道后,了知善业感安乐果,恶业感苦果。自已先远离十恶业道。恒常不间断地受持好十善业道,才能更好的对家人和身边的朋友有所帮助。 透过跟着慈悲的师父和师兄们一起学习佛法后,心里好象明亮了很多,对事或物看的不重要了。烦恼也少了很多。目前家人基本不杀生,都依诚心待人。家廷还算和睦。我的朋友不多。但很幸运,她们都是善良聪明有智慧之三宝弟子。她们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自己也要努力修学,发愿帮助更多的亲戚朋友们进入佛门,努力修法,早日脱离轮回之苦。
二、十业道的轻重是依什么而判的?
答:以《本地分》中说六种情况下造作的业力,将感得极重果报。
1,现行者:行为发生时,以三毒发起,或极猛利无彼三毒所发起业。
2,串习者:与长时親近修习,若多修习善或不善业。
3,自性者:身语七支,前前重於后后。意之三业,后后重於前前。
4,事者:於佛法僧师长等处,为损或为益,名重事业。
5,所治一类者:一向受行诸不喜业,乃至寿尽而无一善业。
6,所治损害者:断所对治诸不善业,远离贪等,令诸善业离欲清净。
三、如杀生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答:杀业在《抉择分》有五:
1,由心方面重者,为三毒意乐猛利所作。
2,由行方面重者,细别甚多,如苛酷杀法,哀祈不饶,皆由加行而重。
3,由对治力方面重者,如作已无惭愧等。
4,由邪见方面重者,如杀牲祭祀求福等。
5,由对境方面重者,杀大畜比小畜重。杀属人重姓者,如堕胎比杀畜重。杀父母,阿罗汉,以害意出佛身血極重。违此五因,为轻杀生罪。
引用于 觉乐 在 2025年4月22日, 下午1:571、学习十业道对你的家人与朋友有什么帮助?
学习了十业道后开始观照自己,让自己修十善业道,断除十恶业道,自身的改变让家人与朋友对自己越来越放心,越来越信任,通过自身的行为不断影响身边人也来学习。
2、十业道的轻重是依什么而判的?
《本地分》中说六种业重:
一、现行者,谓以三毒或极猛利无彼三毒所发起业。
二、串习者,谓于长时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善不善业。
三、自性者,谓身语七支,前前重于后后,意之三业后后重于前前。
四、事者,谓于佛法僧师长等处,为损为益,名重事业。
五、所治一类者,谓一向受行诸不善业,乃至寿尽而无一善。
六、所治损害者,谓断所对治诸不善业,远离贪等,令诸善业离欲清净。
3、如杀生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如杀业,在《抉择》谓一、由心方面重者,为三毒意乐猛利所作。
二、由行方面重者,细别甚多。如苛酷杀法,哀祈不饶,皆由加行而重。
三、由对治力方面重者,如作已无惭愧等。
四、由邪见方面重者,如杀牲祭祀求福等。
五、由对境方面重者,杀大畜比小畜重。杀属于人种姓者,如堕胎比杀畜重。杀父母、阿罗汉、以害意出佛身血极重。
违此五因,为轻杀生罪。
1、学习十业道对你的家人与朋友有什么帮助?
学习了十业道后开始观照自己,让自己修十善业道,断除十恶业道,自身的改变让家人与朋友对自己越来越放心,越来越信任,通过自身的行为不断影响身边人也来学习。
2、十业道的轻重是依什么而判的?
《本地分》中说六种业重:
一、现行者,谓以三毒或极猛利无彼三毒所发起业。
二、串习者,谓于长时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善不善业。
三、自性者,谓身语七支,前前重于后后,意之三业后后重于前前。
四、事者,谓于佛法僧师长等处,为损为益,名重事业。
五、所治一类者,谓一向受行诸不善业,乃至寿尽而无一善。
六、所治损害者,谓断所对治诸不善业,远离贪等,令诸善业离欲清净。
3、如杀生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如杀业,在《抉择》谓一、由心方面重者,为三毒意乐猛利所作。
二、由行方面重者,细别甚多。如苛酷杀法,哀祈不饶,皆由加行而重。
三、由对治力方面重者,如作已无惭愧等。
四、由邪见方面重者,如杀牲祭祀求福等。
五、由对境方面重者,杀大畜比小畜重。杀属于人种姓者,如堕胎比杀畜重。杀父母、阿罗汉、以害意出佛身血极重。
违此五因,为轻杀生罪。
引用于 妙悟 在 2025年4月29日, 下午8:13华藏师兄
1、学习十业道对你的家人与朋友有什么帮助?
答:学习十业道对家人可以从业果定理上给讲解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的定律,慢慢地引导他们趣向善业。对他们平时所对杀蚊子小虫等不善业不应恐吓或太多的指责。在心里要感恩他们的护法,在内心深处为他们祈祷忏悔。2、十业道的轻重是依什么而判的?
答:十业道的轻重是依如下六种业重:
一:现行者。谓以三毒,或极猛利无彼三毒所发起业。
二:串习者。谓于长时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善不善业。
三:自性者。谓身语七支前前重于后后,意之三业后后重于前前。
四:事者。谓于佛法僧师长等处,为损为益,名重事业。
五:所治一类者。谓一向受行诸不善业,乃至寿尽而无一善。
六:所治损害者。谓断所对治诸不善业,远离贪等,令诸善业离欲清净。3、如杀生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答:如杀业,在(抉择)谓:
一:由心方面重者,为三毒意乐猛利所作。
二:由行方面重者,细别甚多。如荷酷杀法,哀祈不饶皆由加行而重。
三:由对治力方面重者,如作已无惭愧等。
四:由邪见方面重者,如杀牲祭祀求福者。
五:由对境方面重者,合大畜比小畜重,杀属人种姓者,如堕胎比杀畜重。杀父母,阿罗汉,以害意岀佛身血极重。
违此五因,为轻杀生罪。
华藏师兄
1、学习十业道对你的家人与朋友有什么帮助?
答:学习十业道对家人可以从业果定理上给讲解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的定律,慢慢地引导他们趣向善业。对他们平时所对杀蚊子小虫等不善业不应恐吓或太多的指责。在心里要感恩他们的护法,在内心深处为他们祈祷忏悔。
2、十业道的轻重是依什么而判的?
答:十业道的轻重是依如下六种业重:
一:现行者。谓以三毒,或极猛利无彼三毒所发起业。
二:串习者。谓于长时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善不善业。
三:自性者。谓身语七支前前重于后后,意之三业后后重于前前。
四:事者。谓于佛法僧师长等处,为损为益,名重事业。
五:所治一类者。谓一向受行诸不善业,乃至寿尽而无一善。
六:所治损害者。谓断所对治诸不善业,远离贪等,令诸善业离欲清净。
3、如杀生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答:如杀业,在(抉择)谓:
一:由心方面重者,为三毒意乐猛利所作。
二:由行方面重者,细别甚多。如荷酷杀法,哀祈不饶皆由加行而重。
三:由对治力方面重者,如作已无惭愧等。
四:由邪见方面重者,如杀牲祭祀求福者。
五:由对境方面重者,合大畜比小畜重,杀属人种姓者,如堕胎比杀畜重。杀父母,阿罗汉,以害意岀佛身血极重。
违此五因,为轻杀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