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身及受用善根等三,应如何修?
引用于 宗莺A 在 2024年8月16日, 上午10:45106、身及受用善根等三,应如何修?
答 对于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依照各自的情况,应当恒时修习舍护净长。这是说,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三者,对每一者都应作施舍、守护、清净、增长四事,说这一切都叫做“修”。因此,对于所谓的修,不应把它的范围执取得过小。
“舍护净长”:以身体和受用为例,布施自己的身体和受用,就是“舍”;护持布施等善行,不让它失坏,就是“护”;清净布施的种种障分,即是“净”;布施之后随喜自己所作的善根,使功德增长,就是“长”。这些都属于修的范畴,因此所谓的修不是独指安住修,事实上,行持各种善法等也可以称为“修”,其范畴很大。
106、身及受用善根等三,应如何修?
答 对于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依照各自的情况,应当恒时修习舍护净长。这是说,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三者,对每一者都应作施舍、守护、清净、增长四事,说这一切都叫做“修”。因此,对于所谓的修,不应把它的范围执取得过小。
“舍护净长”:以身体和受用为例,布施自己的身体和受用,就是“舍”;护持布施等善行,不让它失坏,就是“护”;清净布施的种种障分,即是“净”;布施之后随喜自己所作的善根,使功德增长,就是“长”。这些都属于修的范畴,因此所谓的修不是独指安住修,事实上,行持各种善法等也可以称为“修”,其范畴很大。
引用于 修正 在 2024年8月16日, 下午3:16答:身、受用、善根,如其所应,于一 一中,当恒修习,舍护净长。
四法:
舍
护
净
长
作各种施舍是舍(身体、福报、功德都布施了)
不能把身体、福报、功德用在无意义的地方、不能大材小用了
让身、福、功德清净,不拿功德福报和身体去做不善恶事
为解脱和发菩提心而增长是长(身、福、功德都要用来解脱、发菩提心)
对自己的身体
由思惟力练习能施之心,是“舍”(做义工,去献血)
能力不足时,当保护自己,暂时不施身,是“护”
对罪过加以净治,是“净”
人身由昔日善业而获得,今后更加好好持戒,是“长”
福报、受用(比如吃的用的)
由思惟力练习能布施之心,是舍
如内外有障,胜解未熟,大悲力弱,虽然不施,但不忘施,为护
不由造罪邪命而来,是净
于布施行精进,即能使受用益增,是长
善根、功德
以三世善根施诸有情,为舍
不因恶业使善根唐捐,为护
以善根回向正等菩提,为净
随喜他善,为长
答:身、受用、善根,如其所应,于一 一中,当恒修习,舍护净长。
四法: |
舍 |
护 |
净 |
长 |
|
作各种施舍是舍(身体、福报、功德都布施了) |
不能把身体、福报、功德用在无意义的地方、不能大材小用了 |
让身、福、功德清净,不拿功德福报和身体去做不善恶事 |
为解脱和发菩提心而增长是长(身、福、功德都要用来解脱、发菩提心) |
对自己的身体 |
由思惟力练习能施之心,是“舍”(做义工,去献血) |
能力不足时,当保护自己,暂时不施身,是“护” |
对罪过加以净治,是“净” |
人身由昔日善业而获得,今后更加好好持戒,是“长” |
福报、受用(比如吃的用的) |
由思惟力练习能布施之心,是舍 |
如内外有障,胜解未熟,大悲力弱,虽然不施,但不忘施,为护 |
不由造罪邪命而来,是净 |
于布施行精进,即能使受用益增,是长 |
善根、功德 |
以三世善根施诸有情,为舍 |
不因恶业使善根唐捐,为护 |
以善根回向正等菩提,为净 |
随喜他善,为长 |
引用于 wangyaojoy 在 2024年8月17日, 下午9:29身及受用善根等三,应如何修?
答 对于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依照各自的情况,应当恒时修习舍护净长。这是说,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三者,对每一者都应作施舍、守护、清净、增长四事,说这一切都叫做“修”。因此,对于所谓的修,不应把它的范围执取得过小。
“舍护净长”:以身体和受用为例,布施自己的身体和受用,就是“舍”;护持布施等善行,不让它失坏,就是“护”;清净布施的种种障分,即是“净”;布施之后随喜自己所作的善根,使功德增长,就是“长”。这些都属于修的范畴,因此所谓的修不是独指安住修,事实上,行持各种善法等也可以称为“修”,其范畴很大。
身及受用善根等三,应如何修?
答 对于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依照各自的情况,应当恒时修习舍护净长。这是说,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三者,对每一者都应作施舍、守护、清净、增长四事,说这一切都叫做“修”。因此,对于所谓的修,不应把它的范围执取得过小。
“舍护净长”:以身体和受用为例,布施自己的身体和受用,就是“舍”;护持布施等善行,不让它失坏,就是“护”;清净布施的种种障分,即是“净”;布施之后随喜自己所作的善根,使功德增长,就是“长”。这些都属于修的范畴,因此所谓的修不是独指安住修,事实上,行持各种善法等也可以称为“修”,其范畴很大。
引用于 梵心 在 2024年8月18日, 下午4:10《集学论》云:“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应,当恒修习舍护净长。”此说身及受用、善根等三,于一一中,皆作舍护净长四事,说此一切皆名为修。故言修者,不应执其范围太小。】
《集学论》说:“由于这个缘故,对于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依照各自的情况,应当恒时修习舍护净长。”这是说,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三者,对每一者都应作施舍、守护、清净、增长四事,说这一切都叫做“修”。因此,对于所谓的修,不应把它的范围执取得过小。“舍护净长”:以身体和受用为例,布施自己的身体和受用,就是“舍”;护持布施等善行,不让它失坏,就是“护”;清净布施的种种障分,即是“净”;布施之后随喜自己所作的善根,使功德增长,就是“长”。这些都属于修的范畴,因此所谓的修不是独指安住修,事实上,行持各种善法等也可以称为“修”,其范畴很大。
《集学论》云:“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应,当恒修习舍护净长。”此说身及受用、善根等三,于一一中,皆作舍护净长四事,说此一切皆名为修。故言修者,不应执其范围太小。】
《集学论》说:“由于这个缘故,对于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依照各自的情况,应当恒时修习舍护净长。”这是说,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三者,对每一者都应作施舍、守护、清净、增长四事,说这一切都叫做“修”。因此,对于所谓的修,不应把它的范围执取得过小。“舍护净长”:以身体和受用为例,布施自己的身体和受用,就是“舍”;护持布施等善行,不让它失坏,就是“护”;清净布施的种种障分,即是“净”;布施之后随喜自己所作的善根,使功德增长,就是“长”。这些都属于修的范畴,因此所谓的修不是独指安住修,事实上,行持各种善法等也可以称为“修”,其范畴很大。
引用于 法慈 在 2024年8月19日, 下午5:00106、身及受用善根等三,应如何修?
《集学论》云:“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应,当恒修习舍护净长。”此说身及受用、善根等三,于一一中,皆作舍护净长四事,说此一切皆名为修。故言修者,不应执其范围太小。】
《集学论》说:“由于这个缘故,对于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依照各自的情况,应当恒时修习舍护净长。”这是说,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三者,对每一者都应作施舍、守护、清净、增长四事,说这一切都叫做“修”。因此,对于所谓的修,不应把它的范围执取得过小。“舍护净长”:以身体和受用为例,布施自己的身体和受用,就是“舍”;护持布施等善行,不让它失坏,就是“护”;清净布施的种种障分,即是“净”;布施之后随喜自己所作的善根,使功德增长,就是“长”。这些都属于修的范畴,因此所谓的修不是独指安住修,事实上,行持各种善法等也可以称为“修”,其范畴很大。
106、身及受用善根等三,应如何修?
《集学论》云:“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应,当恒修习舍护净长。”此说身及受用、善根等三,于一一中,皆作舍护净长四事,说此一切皆名为修。故言修者,不应执其范围太小。】
《集学论》说:“由于这个缘故,对于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依照各自的情况,应当恒时修习舍护净长。”这是说,身体、受用和福德善根等三者,对每一者都应作施舍、守护、清净、增长四事,说这一切都叫做“修”。因此,对于所谓的修,不应把它的范围执取得过小。“舍护净长”:以身体和受用为例,布施自己的身体和受用,就是“舍”;护持布施等善行,不让它失坏,就是“护”;清净布施的种种障分,即是“净”;布施之后随喜自己所作的善根,使功德增长,就是“长”。这些都属于修的范畴,因此所谓的修不是独指安住修,事实上,行持各种善法等也可以称为“修”,其范畴很大。
引用于 宗清 在 2024年8月19日, 下午10:24答:如《集学论》云:“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应,当恒修习,舍护净长。”也就是说我们自己的身体、受用、福德、善根等,在每一个当中,都有作布施,守护,清净,增长这四事之中,这一切都是修。因此,对于修不要把它的范围执得过小。
1.根据身体和受用来说:
布施身体和受用(财物),就是“舍”;
护持布施等善行,消除违缘,护持顺缘,就是“护”;
清净布施的种种违缘障难,就是“净”;
布施之后,内心欢喜,随喜自己的功德,这个功德就得到增长,就是“长”。
2.根据善根来说:
是为一切众生的义利,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萨,一切违缘要舍掉。为舍:
不因恶业使善根唐捐,为护;
善根没有生起的令其生起,已生起令增长,善根干干净净的增长,为净;
随喜自己的善根,功德增长,为长。
这些都属于修的范畴,因此所谓的修不是独指安住修,事实上,行持各种善法等也可以称为“修”,其范畴很大。
答:如《集学论》云:“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应,当恒修习,舍护净长。”也就是说我们自己的身体、受用、福德、善根等,在每一个当中,都有作布施,守护,清净,增长这四事之中,这一切都是修。因此,对于修不要把它的范围执得过小。
1.根据身体和受用来说:
布施身体和受用(财物),就是“舍”;
护持布施等善行,消除违缘,护持顺缘,就是“护”;
清净布施的种种违缘障难,就是“净”;
布施之后,内心欢喜,随喜自己的功德,这个功德就得到增长,就是“长”。
2.根据善根来说:
是为一切众生的义利,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萨,一切违缘要舍掉。为舍:
不因恶业使善根唐捐,为护;
善根没有生起的令其生起,已生起令增长,善根干干净净的增长,为净;
随喜自己的善根,功德增长,为长。
这些都属于修的范畴,因此所谓的修不是独指安住修,事实上,行持各种善法等也可以称为“修”,其范畴很大。
引用于 觉慧0517 在 2024年8月22日, 下午12:10106、身及受用善根等三,应如何修?
答:如《集学论》云“一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应,当恒修习,舍护净长。”此说身R受用善根三,于一一中皆作舍护净长囚事,说此一切皆名为修。
四法:
舍
护
净
长
作各种施舍是舍(身体、福报、功德都布施了)
不能把身体、福报、功德用在无意义的地方、不能大材小用了
让身、福、功德清净,不拿功德福报和身体去做不善恶事
为解脱和发菩提心而增长是长(身、福、功德都要用来解脱、发菩提心)
对自己的身体
由思惟力练习能施之心,是“舍”(做义工,去献血)
能力不足时,当保护自己,暂时不施身,是“护”
对罪过加以净治,是“净”
人身由昔日善业而获得,今后更加好好持戒,是“长”
福报、受用(比如吃的用的)
由思惟力练习能布施之心,是舍
如内外有障,胜解未熟,大悲力弱,虽然不施,但不忘施,为护
不由造罪邪命而来,是净
于布施行精进,即能使受用益增,是长
善根、功德
以三世善根施诸有情,为舍
不因恶业使善根唐捐,为护
以善根回向正等菩提,为净
随喜他善,为长
106、身及受用善根等三,应如何修?
答:如《集学论》云“一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应,当恒修习,舍护净长。”此说身R受用善根三,于一一中皆作舍护净长囚事,说此一切皆名为修。
四法: |
舍 |
护 |
净 |
长 |
|
作各种施舍是舍(身体、福报、功德都布施了) |
不能把身体、福报、功德用在无意义的地方、不能大材小用了 |
让身、福、功德清净,不拿功德福报和身体去做不善恶事 |
为解脱和发菩提心而增长是长(身、福、功德都要用来解脱、发菩提心) |
对自己的身体 |
由思惟力练习能施之心,是“舍”(做义工,去献血) |
能力不足时,当保护自己,暂时不施身,是“护” |
对罪过加以净治,是“净” |
人身由昔日善业而获得,今后更加好好持戒,是“长” |
福报、受用(比如吃的用的) |
由思惟力练习能布施之心,是舍 |
如内外有障,胜解未熟,大悲力弱,虽然不施,但不忘施,为护 |
不由造罪邪命而来,是净 |
于布施行精进,即能使受用益增,是长 |
善根、功德 |
以三世善根施诸有情,为舍 |
不因恶业使善根唐捐,为护 |
以善根回向正等菩提,为净 |
随喜他善,为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