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课
引用于 妙悟 在 2025年4月11日, 上午10:451、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四缘成犯。
(1)事:自己忿恨的有情,自己不喜欢的有情。(2)意乐:想、烦恼、发起。
想:须想不乱,知道自己要说的是粗恶语。
烦恼:贪嗔痴随一。
发起:欲说粗恶语,想说粗恶语。(3)加行:以实或不实语,对别人的过失、种性、身体、戒律、威仪等,说让别人听了不舒服,让别人生气或难受的话。
(4)究竟:对方听懂了即为究竟。
2、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四缘成犯。
(1)事:诸和顺有情及不和顺有情。(2)意乐:想、烦恼、发起。
想:须想不乱,知道自己要说的是离间语。
烦恼:贪嗔痴随一。
发起:想让和合的有情不和合,不和合的有情更加不和合,关系变的更僵。(3)加行:以真话或者假话,好听的话或者粗鄙的话,为了自己或者为了他人而说。
(4)究竟:对方听懂了即为究竟。
3、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答:没有意义的话,和见解修行没有相关的话,都属于绮语。
妄语、离间语、粗恶语,也都属于绮语。比如:
花言巧语、甜言蜜语、自言自语、梦话、生病呻吟、反唇相讥、为了名闻利养而去学法、
谈天说地、说古论今、
唱诵邪词,如背诵唐诗宋词,
聊娱乐八卦、谈军事政治、
褒贬政客、明星、历史名人等,
说自己过往的事情,如自己曾经受过的苦、自己的创业发家史、和别人过往的纠纷恩怨等、
聊自己的老婆孩子、聊别人的老婆孩子、聊同学同事邻居等,
赞扬他人以图利名,比如夸宗喀巴大师,目的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学的是格鲁派的教法,
吟诗作词、
不为了破外道而谈论外道典籍,目的是为了显示自己广学多闻。4、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答:说话的时候,说真话,不说妄语,不说假话。当然,有时候善意的谎言,也是需要的。说话的时候,客观的表达,不挑拨离间,尽量让和合的有情更和合,不和合的有情早日和好。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想想如果别人对自己说了粗恶语,自己也会很难受,所以自己说话的时候,尽量用慈悲语、柔软语、爱语、软言慰语,尽量不说粗恶语。
没有意义的聊天,无聊的聊天等,尽量少参与。
一旦说了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立马觉知,立即忏悔。
努力让自己说的话,都是有意义的话,都是利益众生、称赞三宝、供养三宝、和修行有关的话。
1、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四缘成犯。
(1)事:自己忿恨的有情,自己不喜欢的有情。
(2)意乐:想、烦恼、发起。
想:须想不乱,知道自己要说的是粗恶语。
烦恼:贪嗔痴随一。
发起:欲说粗恶语,想说粗恶语。
(3)加行:以实或不实语,对别人的过失、种性、身体、戒律、威仪等,说让别人听了不舒服,让别人生气或难受的话。
(4)究竟:对方听懂了即为究竟。
2、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四缘成犯。
(1)事:诸和顺有情及不和顺有情。
(2)意乐:想、烦恼、发起。
想:须想不乱,知道自己要说的是离间语。
烦恼:贪嗔痴随一。
发起:想让和合的有情不和合,不和合的有情更加不和合,关系变的更僵。
(3)加行:以真话或者假话,好听的话或者粗鄙的话,为了自己或者为了他人而说。
(4)究竟:对方听懂了即为究竟。
3、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答:没有意义的话,和见解修行没有相关的话,都属于绮语。
妄语、离间语、粗恶语,也都属于绮语。
比如:
花言巧语、甜言蜜语、自言自语、梦话、生病呻吟、反唇相讥、为了名闻利养而去学法、
谈天说地、说古论今、
唱诵邪词,如背诵唐诗宋词,
聊娱乐八卦、谈军事政治、
褒贬政客、明星、历史名人等,
说自己过往的事情,如自己曾经受过的苦、自己的创业发家史、和别人过往的纠纷恩怨等、
聊自己的老婆孩子、聊别人的老婆孩子、聊同学同事邻居等,
赞扬他人以图利名,比如夸宗喀巴大师,目的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学的是格鲁派的教法,
吟诗作词、
不为了破外道而谈论外道典籍,目的是为了显示自己广学多闻。
4、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答:说话的时候,说真话,不说妄语,不说假话。当然,有时候善意的谎言,也是需要的。
说话的时候,客观的表达,不挑拨离间,尽量让和合的有情更和合,不和合的有情早日和好。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想想如果别人对自己说了粗恶语,自己也会很难受,所以自己说话的时候,尽量用慈悲语、柔软语、爱语、软言慰语,尽量不说粗恶语。
没有意义的聊天,无聊的聊天等,尽量少参与。
一旦说了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立马觉知,立即忏悔。
努力让自己说的话,都是有意义的话,都是利益众生、称赞三宝、供养三宝、和修行有关的话。
引用于 明贤 在 2025年4月11日, 下午4:381、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个条件成犯。
①事:是引生忿恨之境的有情。②意乐分三:
想:很清楚说粗恶语的目的是让对方生气不舒服或让对方害怕。
烦恼:贪嗔痴随一。
发起:喜欢说粗恶语的欲。③加行:以真实或不真实语,或者依于种性的过失,比如屠夫之子、妓女之子、罪犯之子等等;或依于过失,比如对方做了不好的事,说其污点;或依于身体的过失,如哑巴、瞎子等;或依于戒律的过失,如犯过戒,说出来;或依于仪表行为的过失等,宣说不悦耳之语皆是。
④究竟:对方了解了即成。
2、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个条件成犯。
①事:诸有情和合;诸有情不和合。②意乐:分三:
想:是对有情和合或不和合无误想。
烦恼:贪嗔痴随一。
发起:和顺有情乐意他们乖离的欲;不和顺有情乐意他们更加不和合的欲。③加行:从语言说,不论是真实语还是不真实语,表达不论言辞美不美妙;从动机说,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而说,皆犯离间语罪。
④究竟:听者了解了离间语的意义即为究竟。
3、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答:凡是不能引生利益的话语,没有以正法摄持的话语,均属绮语范畴。绮语的范围极广,大约凡真话、闲话都是。如称赞、肯定、批评、否定人物,反唇相讥,冗述既往纠纷,历述经过的苦况,唉声叹气,有病呻吟,唱诵邪词,谈天取笑,议论与己无关的军国之事,赞扬他人以图利名,旷谈自己之经营,自鸣得意,虚谀他人之行谊,写诗作词,不为破外道而说外道典籍语等,皆属绮语。
4、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答:我们说话就是在心地上刻画,小心画的不好,就会画出恶趣来。生活和工作中,需要有一些话题的交谈,这时关键是要保持正念,不能被引入迷乱、邪恶的方面。说话要保持正念,一定要让说出的每句话富有意义!
要依六度四摄,用善心、慈悲心、感恩心说爱语;为利益众生,为菩提心,为成佛说善语;为让对方快乐、无忧、舒服说柔软语。
1、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个条件成犯。
①事:是引生忿恨之境的有情。
②意乐分三:
想:很清楚说粗恶语的目的是让对方生气不舒服或让对方害怕。
烦恼:贪嗔痴随一。
发起:喜欢说粗恶语的欲。
③加行:以真实或不真实语,或者依于种性的过失,比如屠夫之子、妓女之子、罪犯之子等等;或依于过失,比如对方做了不好的事,说其污点;或依于身体的过失,如哑巴、瞎子等;或依于戒律的过失,如犯过戒,说出来;或依于仪表行为的过失等,宣说不悦耳之语皆是。
④究竟:对方了解了即成。
2、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个条件成犯。
①事:诸有情和合;诸有情不和合。
②意乐:分三:
想:是对有情和合或不和合无误想。
烦恼:贪嗔痴随一。
发起:和顺有情乐意他们乖离的欲;不和顺有情乐意他们更加不和合的欲。
③加行:从语言说,不论是真实语还是不真实语,表达不论言辞美不美妙;从动机说,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而说,皆犯离间语罪。
④究竟:听者了解了离间语的意义即为究竟。
3、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答:凡是不能引生利益的话语,没有以正法摄持的话语,均属绮语范畴。
绮语的范围极广,大约凡真话、闲话都是。如称赞、肯定、批评、否定人物,反唇相讥,冗述既往纠纷,历述经过的苦况,唉声叹气,有病呻吟,唱诵邪词,谈天取笑,议论与己无关的军国之事,赞扬他人以图利名,旷谈自己之经营,自鸣得意,虚谀他人之行谊,写诗作词,不为破外道而说外道典籍语等,皆属绮语。
4、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答:我们说话就是在心地上刻画,小心画的不好,就会画出恶趣来。生活和工作中,需要有一些话题的交谈,这时关键是要保持正念,不能被引入迷乱、邪恶的方面。
说话要保持正念,一定要让说出的每句话富有意义!
要依六度四摄,用善心、慈悲心、感恩心说爱语;为利益众生,为菩提心,为成佛说善语;为让对方快乐、无忧、舒服说柔软语。
引用于 枝儿 在 2025年4月11日, 下午5:03105 课:
1、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粗恶语业道四缘成犯。
一、事,谓对方不善有情引起恚忿。
二、意乐。分三1想:自己知道自己说什么话语。2.烦恼,贪嗔痴随一。3.发起喜悦粗恶语。
三、加行。随以实不实话,对于若种姓、若过失、若身体若戒律、若威仪等,所起不悦耳之语皆是。
四、究竟。对方了解即成。
2、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离间语业道四缘成犯。
一、事。使和顺有情不和顺,不和顺有情益不和顺。
二、意乐分三,1.想,须不错。2烦恼,贪嗔痴随一。3.发起,喜欲离间。
三、加行。不分真妄,雅与不雅,皆可成离间。凡离间,无论为自己或者他人,其性均同。
四、究竟。对方领解,即成。
3、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答:绮语范围极广,大约凡真话闲话,如臧否人物,反唇相讥,冗述既往纠纷,历述经过苦况,或唱诵邪词,或谈天取笑,或议论军国无关己事,或赞扬他人以图利名,或旷谈一己之经营,自鸣得意,或虚谀他人之行谊,徒弄藻翰,甚或不破他而说外道典籍等等,皆属之。总之妄语、离间语、粗恶语三种语言,也属于绮语。
4、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答:每次说话之前要有一个善的动机,说的话要有意义的,要利益众生的,说话的时候自己发菩提心或是为了对方发菩提心,为了成佛。在生活中每次说话都要时刻警觉,提醒自己说善言善语,不说谎话,不说恶语。
105 课:
1、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粗恶语业道四缘成犯。
一、事,谓对方不善有情引起恚忿。
二、意乐。分三1想:自己知道自己说什么话语。2.烦恼,贪嗔痴随一。3.发起喜悦粗恶语。
三、加行。随以实不实话,对于若种姓、若过失、若身体若戒律、若威仪等,所起不悦耳之语皆是。
四、究竟。对方了解即成。
2、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离间语业道四缘成犯。
一、事。使和顺有情不和顺,不和顺有情益不和顺。
二、意乐分三,1.想,须不错。2烦恼,贪嗔痴随一。3.发起,喜欲离间。
三、加行。不分真妄,雅与不雅,皆可成离间。凡离间,无论为自己或者他人,其性均同。
四、究竟。对方领解,即成。
3、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答:绮语范围极广,大约凡真话闲话,如臧否人物,反唇相讥,冗述既往纠纷,历述经过苦况,或唱诵邪词,或谈天取笑,或议论军国无关己事,或赞扬他人以图利名,或旷谈一己之经营,自鸣得意,或虚谀他人之行谊,徒弄藻翰,甚或不破他而说外道典籍等等,皆属之。总之妄语、离间语、粗恶语三种语言,也属于绮语。
4、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答:每次说话之前要有一个善的动机,说的话要有意义的,要利益众生的,说话的时候自己发菩提心或是为了对方发菩提心,为了成佛。在生活中每次说话都要时刻警觉,提醒自己说善言善语,不说谎话,不说恶语。
引用于 海慧 在 2025年4月11日, 下午11:03一、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粗恶语业道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缘犯根本罪。
粗恶语,又名恶口,就是以粗暴的语言伤害别人。
1,事,粗恶语的对象,通常是自己讨厌或愤怒的有情。
2,意乐中三者,①想,指准备恶口的对象与事实相符。②烦恼包括贪嗔痴三种,或因贪心说粗恶语,或因嗔心说粗恶语,或因愚痴说粗恶语。③发起,就是忍不住对对方恶言相向。
3,加行,粗恶语的方式,或是依据事实,或不是依据事实,根据对方出身,身体,戒律,威仪等方面的不足,来伤害他人,总之,是以粗暴或刺激性的语言攻击对方。
4,究竟,只要说出后,对方能够领会你所说的意思,就构成业罪。
二、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离间语业道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缘犯根本罪。
离间语:又名两舌,即能够挑拨离间,混淆是非,破坏他人和谐关系的语言。
1,事,离间语的对境,包括关系和谐或不和谐的人。
2,意乐三种,①想,指挑拨对象和事实是否符合。②烦恼,指离间的心理为贪嗔痴的任何一种。③发起,就是让那些关系和谐的人,通过挑拨,使彼此产生矛盾,反目为仇。而对于那些原本关系就不和谐的人,则令他们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张,变得势不两立。
3,加行,离间语的破坏手段,不论依事实或不依事实,不论以文雅或粗暴的语言,也不论为自或为他,只要达成破坏对方和谐的目的,同样构成业罪。
4,究竟,只要所说的话对方能够听懂,业罪当下形成。
三、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答:绮语语业道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缘犯根本罪。
1,事,绮语的对象,就是那些毫无意义的话,如情歌艳辞,八卦新闻,说是道非等,凡是对生话,工作,修行及生命改善没有意义的话,都属于绮语。
2,意乐三者,①想,就是对象与想法相符合。至于所说的事情,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不必关心所说是否和事实相符。如果符合,就是单纯的绮语,如果与事实不符,就是绮语加妄语。②烦恼,三种随一,绮语的心理基础,也是贪嗔痴烦恼中的任何一种。③,发起,欲不相续之杂乱而说,就是以躁动,散乱的心而说。
3,加行者,于绮说进趣,是以染污心说些没有正面意义的闲话。
4,究竟,绮语业的完成,只要说出来就形成业罪了。
四、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答:每次说话前动机要 纯,思想要正, 警惕自己不说妄语,要说成实语。 遮止一切粗恶语,与离间他人之语。对见解修行没有相关的话,由其是世间的一切杂秽语,更要遮止,以免造恶业。
时刻保持正知正念,让自己说的每一句话,皆有意义,都是为了发殊胜的菩提心,利益有情愿成佛,此是最有意义的话。假如说了无意义之话, 立马醒悟,默念《金刚萨埵心咒》真诚忏悔。以上所讲须恒常串习,方能刻心,牢记不忘。
一、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粗恶语业道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缘犯根本罪。
粗恶语,又名恶口,就是以粗暴的语言伤害别人。
1,事,粗恶语的对象,通常是自己讨厌或愤怒的有情。
2,意乐中三者,①想,指准备恶口的对象与事实相符。②烦恼包括贪嗔痴三种,或因贪心说粗恶语,或因嗔心说粗恶语,或因愚痴说粗恶语。③发起,就是忍不住对对方恶言相向。
3,加行,粗恶语的方式,或是依据事实,或不是依据事实,根据对方出身,身体,戒律,威仪等方面的不足,来伤害他人,总之,是以粗暴或刺激性的语言攻击对方。
4,究竟,只要说出后,对方能够领会你所说的意思,就构成业罪。
二、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离间语业道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缘犯根本罪。
离间语:又名两舌,即能够挑拨离间,混淆是非,破坏他人和谐关系的语言。
1,事,离间语的对境,包括关系和谐或不和谐的人。
2,意乐三种,①想,指挑拨对象和事实是否符合。②烦恼,指离间的心理为贪嗔痴的任何一种。③发起,就是让那些关系和谐的人,通过挑拨,使彼此产生矛盾,反目为仇。而对于那些原本关系就不和谐的人,则令他们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张,变得势不两立。
3,加行,离间语的破坏手段,不论依事实或不依事实,不论以文雅或粗暴的语言,也不论为自或为他,只要达成破坏对方和谐的目的,同样构成业罪。
4,究竟,只要所说的话对方能够听懂,业罪当下形成。
三、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答:绮语语业道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缘犯根本罪。
1,事,绮语的对象,就是那些毫无意义的话,如情歌艳辞,八卦新闻,说是道非等,凡是对生话,工作,修行及生命改善没有意义的话,都属于绮语。
2,意乐三者,①想,就是对象与想法相符合。至于所说的事情,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不必关心所说是否和事实相符。如果符合,就是单纯的绮语,如果与事实不符,就是绮语加妄语。②烦恼,三种随一,绮语的心理基础,也是贪嗔痴烦恼中的任何一种。③,发起,欲不相续之杂乱而说,就是以躁动,散乱的心而说。
3,加行者,于绮说进趣,是以染污心说些没有正面意义的闲话。
4,究竟,绮语业的完成,只要说出来就形成业罪了。
四、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答:每次说话前动机要 纯,思想要正, 警惕自己不说妄语,要说成实语。 遮止一切粗恶语,与离间他人之语。对见解修行没有相关的话,由其是世间的一切杂秽语,更要遮止,以免造恶业。
时刻保持正知正念,让自己说的每一句话,皆有意义,都是为了发殊胜的菩提心,利益有情愿成佛,此是最有意义的话。假如说了无意义之话, 立马醒悟,默念《金刚萨埵心咒》真诚忏悔。以上所讲须恒常串习,方能刻心,牢记不忘。
引用于 觉乐 在 2025年4月12日, 下午5:531、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四缘成犯:
(一)事:谓对为不善有情引起恚忿。
(二)意乐:其中想及烦恼同前。总上妄语、离间、粗恶语三,由痴烦恼现行者,多属世间见解,不以为罪,而反以为功。例如以爱子之心对他人发粗恶语,属贪。如以恶语泄忿后心以为快,属痴。或以能詈人为能,亦属痴。发起,喜悦粗恶语。如遣使詈骂,已行而悔,发起转变,不成根本罪。推之其他各业,皆同此理。
(三)加行:随以实不实语,对于若种姓、若过失、若身体、若戒律、若威仪等,所起不悦耳之语皆是。如盲詈以盲,同犯粗恶语,非盲詈盲,同时幷犯妄语。如向人指说非盗者为盗,同时犯妄语、离间语、粗恶语三语。如对方不了解其义,如外国人或畜生,则犯绮语,不犯粗恶语。
(四)究竟:对方了解即成。
2、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四缘成犯;
(一)事:使和顺有情不和顺,不和顺有情益不和顺。
(二)意乐中之想:须不错。烦恼,三毒随一。如恐他人和合,于己不利。发于爱执,即属贪行。对仇离间,属于瞋行。认间人为无罪,即属痴行。例如使两仇不睦,谓为应行之类。发起,喜欲离间。
(三)加行:不分真妄,雅与不雅,皆可成离间。凡离间,无论为自为他,其性均同。
(四)究竟:对方领解,即成。
3、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绮语范围极广,大约凡真话、闲话,如臧否人物,反唇相讥,冗述既往纠纷,历述经过苦况,或唱诵邪词,或谈天取笑,或议论军国无关己事,或赞扬他人以图利名,或旷谈一己之经营,自鸣得意,或虚谀他人之行谊,徒弄藻翰,甚或不为破他而说外道典籍语等等,皆属之。总之妄、间、恶三语,亦属绮语。
4、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时刻保持正知正念,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想着为了利益众生而生,为了发起菩提心而说,为了成佛而说,时刻想到供养三宝,赞叹三宝,说的话都跟佛法相关,让每一句都变得有意义。
1、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四缘成犯:
(一)事:谓对为不善有情引起恚忿。
(二)意乐:其中想及烦恼同前。总上妄语、离间、粗恶语三,由痴烦恼现行者,多属世间见解,不以为罪,而反以为功。例如以爱子之心对他人发粗恶语,属贪。如以恶语泄忿后心以为快,属痴。或以能詈人为能,亦属痴。发起,喜悦粗恶语。如遣使詈骂,已行而悔,发起转变,不成根本罪。推之其他各业,皆同此理。
(三)加行:随以实不实语,对于若种姓、若过失、若身体、若戒律、若威仪等,所起不悦耳之语皆是。如盲詈以盲,同犯粗恶语,非盲詈盲,同时幷犯妄语。如向人指说非盗者为盗,同时犯妄语、离间语、粗恶语三语。如对方不了解其义,如外国人或畜生,则犯绮语,不犯粗恶语。
(四)究竟:对方了解即成。
2、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四缘成犯;
(一)事:使和顺有情不和顺,不和顺有情益不和顺。
(二)意乐中之想:须不错。烦恼,三毒随一。如恐他人和合,于己不利。发于爱执,即属贪行。对仇离间,属于瞋行。认间人为无罪,即属痴行。例如使两仇不睦,谓为应行之类。发起,喜欲离间。
(三)加行:不分真妄,雅与不雅,皆可成离间。凡离间,无论为自为他,其性均同。
(四)究竟:对方领解,即成。
3、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绮语范围极广,大约凡真话、闲话,如臧否人物,反唇相讥,冗述既往纠纷,历述经过苦况,或唱诵邪词,或谈天取笑,或议论军国无关己事,或赞扬他人以图利名,或旷谈一己之经营,自鸣得意,或虚谀他人之行谊,徒弄藻翰,甚或不为破他而说外道典籍语等等,皆属之。总之妄、间、恶三语,亦属绮语。
4、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时刻保持正知正念,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想着为了利益众生而生,为了发起菩提心而说,为了成佛而说,时刻想到供养三宝,赞叹三宝,说的话都跟佛法相关,让每一句都变得有意义。
引用于 帅雅馨 在 2025年4月12日, 下午7:07华藏
第105课
1、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粗恶语业道有一:事。谓对为不善有情引起恚忿。
二:意乐。其中想及烦恼,同前。
三:加行。随于实不实语,对于若种姓若过失,若身体,若戒律,若威仪等,所起不悦耳之语,皆是。如盲詈以盲,同犯粗恶语,非盲詈盲同时并犯妄语。如向人指说非盗者为盗。同时犯妄语,离间语,粗恶语三语。如对方不了解其义,如外国人或畜生,则犯妄语。不犯粗恶语。
四:究竟。对方了解即成。
2、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一:事。使和顺有情不和顺,不和顺有情益不和顺。
二:意乐中之想,须不错。烦恼,三毒随一。如恐他人和合,于己不利。发于爱执,即属贪行,对仇离间,属于嗔行。认间人为无罪,即属痴行。例如使两仇不睦,谓为应行之类。发起,喜欢离间。
三:加行:不分真妄,雅与不雅,皆可成离间,凡离间,无论为自为他,其性均同。
四:究竟。对方领解,即成。3、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答:绮语:一:事。谓无意义相应之事。
二:意乐:其中之想,依(摄抉择分)谓于彼作彼想。本宗释为不必论对境错误与不错,对方解与不解,但自己起说何种无义之想,即是。烦恼,三毒随一。如不说唱歌,原无意义,而反认为有功,属于痴行。凡无关见行修法,而说之皆等绮语。又所学法,如为名闻利养而动,亦成绮语。发起,喜说杂乱语。
三:加行。进趣绮语
四:究竟。说绮语毕,即为究竟。
余冗述既行纠纷,历述经过苦况,唱颂邪词,妄语囯事,得意自鸣,等皆属之。总之妄,间,恶三语,亦属绮语。在十恶业中,特从妄间恶三之外,开岀绮语者,以三语视绮语重故。
4、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答:在平时修行时,或生活中,常常发殊胜之菩提心,以利益一切有情为动机,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华藏
第105课
1、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粗恶语业道有一:事。谓对为不善有情引起恚忿。
二:意乐。其中想及烦恼,同前。
三:加行。随于实不实语,对于若种姓若过失,若身体,若戒律,若威仪等,所起不悦耳之语,皆是。如盲詈以盲,同犯粗恶语,非盲詈盲同时并犯妄语。如向人指说非盗者为盗。同时犯妄语,离间语,粗恶语三语。如对方不了解其义,如外国人或畜生,则犯妄语。不犯粗恶语。
四:究竟。对方了解即成。
2、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一:事。使和顺有情不和顺,不和顺有情益不和顺。
二:意乐中之想,须不错。烦恼,三毒随一。如恐他人和合,于己不利。发于爱执,即属贪行,对仇离间,属于嗔行。认间人为无罪,即属痴行。例如使两仇不睦,谓为应行之类。发起,喜欢离间。
三:加行:不分真妄,雅与不雅,皆可成离间,凡离间,无论为自为他,其性均同。
四:究竟。对方领解,即成。
3、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答:绮语:一:事。谓无意义相应之事。
二:意乐:其中之想,依(摄抉择分)谓于彼作彼想。本宗释为不必论对境错误与不错,对方解与不解,但自己起说何种无义之想,即是。烦恼,三毒随一。如不说唱歌,原无意义,而反认为有功,属于痴行。凡无关见行修法,而说之皆等绮语。又所学法,如为名闻利养而动,亦成绮语。发起,喜说杂乱语。
三:加行。进趣绮语
四:究竟。说绮语毕,即为究竟。
余冗述既行纠纷,历述经过苦况,唱颂邪词,妄语囯事,得意自鸣,等皆属之。总之妄,间,恶三语,亦属绮语。在十恶业中,特从妄间恶三之外,开岀绮语者,以三语视绮语重故。
4、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答:在平时修行时,或生活中,常常发殊胜之菩提心,以利益一切有情为动机,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引用于 小景 在 2025年4月12日, 下午7:181、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粗恶语业道四缘成犯。
一、事:谓对方不善有情引起恚忿。
二、意乐:1、想:自己知道自己说什么话语。
2、烦恼:贪嗔痴三毒随一。
3、发起喜悦粗恶语。
三、加行:随以实不实话,对于若种姓、若过失、若身体若戒律、若威仪等,所起不悦耳之语皆是。
四、究竟:对方了解即成。
2、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离间语业道四缘成犯。
一、事:使和顺有情不和顺,不和顺有情益不和顺。
二、意乐:1、想:须不错。
2、烦恼:贪嗔痴三毒随一。
3、发起:喜欲离间。
三、加行:不分真妄,雅与不雅,皆可成离间。凡离间,无论为自己或者他人,其性均同。
四、究竟: 对方领解,即成。
3、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答:绮语范围极广,大约凡真话闲话,如臧否人物,反唇相讥,冗述既往纠纷,历述经过苦况,或唱诵邪词,或谈天取笑,或议论军国无关己事,或赞扬他人以图利名,或旷谈一己之经营,自鸣得意,或虚谀他人之行谊,徒弄藻翰,甚或不破他而说外道典籍等等,皆属之。总之妄语、离间语、粗恶语三种语言,也属于绮语。
4、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答:首先要了知 四种不善语业的过患,思维此过患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伤害及种种果报,发起深深厌离。然后思维菩提心摄持下多说爱语的好处,由此对说爱语产生欲乐。这样日常生活中,多以善发心来摄持口业,对佛菩萨多说敬语称赞语,对不喜欢的人或者事避免说粗口,骂人,亲朋好友之间不要说是非离间语,多和人赞叹佛功德劝人礼佛上香信佛念佛,日常多修正知正念保证自己出口的话都不要不经过心随便乱说造业。
1、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粗恶语业道四缘成犯。
一、事:谓对方不善有情引起恚忿。
二、意乐:1、想:自己知道自己说什么话语。
2、烦恼:贪嗔痴三毒随一。
3、发起喜悦粗恶语。
三、加行:随以实不实话,对于若种姓、若过失、若身体若戒律、若威仪等,所起不悦耳之语皆是。
四、究竟:对方了解即成。
2、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离间语业道四缘成犯。
一、事:使和顺有情不和顺,不和顺有情益不和顺。
二、意乐:1、想:须不错。
2、烦恼:贪嗔痴三毒随一。
3、发起:喜欲离间。
三、加行:不分真妄,雅与不雅,皆可成离间。凡离间,无论为自己或者他人,其性均同。
四、究竟: 对方领解,即成。
3、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答:绮语范围极广,大约凡真话闲话,如臧否人物,反唇相讥,冗述既往纠纷,历述经过苦况,或唱诵邪词,或谈天取笑,或议论军国无关己事,或赞扬他人以图利名,或旷谈一己之经营,自鸣得意,或虚谀他人之行谊,徒弄藻翰,甚或不破他而说外道典籍等等,皆属之。总之妄语、离间语、粗恶语三种语言,也属于绮语。
4、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答:首先要了知 四种不善语业的过患,思维此过患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伤害及种种果报,发起深深厌离。然后思维菩提心摄持下多说爱语的好处,由此对说爱语产生欲乐。这样日常生活中,多以善发心来摄持口业,对佛菩萨多说敬语称赞语,对不喜欢的人或者事避免说粗口,骂人,亲朋好友之间不要说是非离间语,多和人赞叹佛功德劝人礼佛上香信佛念佛,日常多修正知正念保证自己出口的话都不要不经过心随便乱说造业。
引用于 水中月 在 2025年4月18日, 下午4:491、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粗恶语业道四缘成犯
①事→对境是令自己忿恨或不喜欢的有情
②意乐→分三想(须无错乱想,想要用粗暴难听的语言攻击他人),烦恼(贪嗔痴烦恼随一),发起时(欲说粗恶语)
③加行→随于实不实语,对于若种姓若过失,若身体,若戒律,若威仪等,所起不悦耳之语,皆是。
④究竟→对方了解即成
2、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离间语业道四缘成犯。
①事→和顺有情不和顺,不和顺有情益不和顺。
②意乐→分三想(须不错乱想),烦恼(三毒随一),加行(喜欲离间)
③加行→不分真妄,雅与不雅,皆可成离间。凡离间,无论为自为他,其性均同。
④究竟→对方理解即成
3、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答:绮语的范围极广,大约凡真话、闲话都是。如称赞、肯定、批评、否定人物,反唇相讥,冗述既往纠纷,历述经过的苦况,唉声叹气,有病呻吟,唱诵邪词,谈天取笑,议论与己无关的军国之事,赞扬他人以图利名,旷谈自己之经营,自鸣得意,虚谀他人之行谊,写诗作词,不为破外道而说外道典籍语等,皆属绮语。总之妄语、离间语、粗恶语三种语言,也属于绮语。
4、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答:每次讲话前要作意一下,发心为利有情而说,不去说妄语,粗恶语,离间语这是堕λ恶趣之因,多说爱语让他人生欢喜还能种善因,多说利他之语能利益到他人,不去说闲来无聊之语不说绮语,浪费时间,平时要多去串习思维每次讲活多说爱话话,为利益有情说。
1、粗恶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粗恶语业道四缘成犯
①事→对境是令自己忿恨或不喜欢的有情
②意乐→分三想(须无错乱想,想要用粗暴难听的语言攻击他人),烦恼(贪嗔痴烦恼随一),发起时(欲说粗恶语)
③加行→随于实不实语,对于若种姓若过失,若身体,若戒律,若威仪等,所起不悦耳之语,皆是。
④究竟→对方了解即成
2、离间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离间语业道四缘成犯。
①事→和顺有情不和顺,不和顺有情益不和顺。
②意乐→分三想(须不错乱想),烦恼(三毒随一),加行(喜欲离间)
③加行→不分真妄,雅与不雅,皆可成离间。凡离间,无论为自为他,其性均同。
④究竟→对方理解即成
3、绮语都有哪些范围?
答:绮语的范围极广,大约凡真话、闲话都是。如称赞、肯定、批评、否定人物,反唇相讥,冗述既往纠纷,历述经过的苦况,唉声叹气,有病呻吟,唱诵邪词,谈天取笑,议论与己无关的军国之事,赞扬他人以图利名,旷谈自己之经营,自鸣得意,虚谀他人之行谊,写诗作词,不为破外道而说外道典籍语等,皆属绮语。总之妄语、离间语、粗恶语三种语言,也属于绮语。
4、如何说话,才能离开,不善的语业道?
答:每次讲话前要作意一下,发心为利有情而说,不去说妄语,粗恶语,离间语这是堕λ恶趣之因,多说爱语让他人生欢喜还能种善因,多说利他之语能利益到他人,不去说闲来无聊之语不说绮语,浪费时间,平时要多去串习思维每次讲活多说爱话话,为利益有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