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104、课

1、杀生业道几缘成犯?

2、偷盗业道几缘成犯?

3、邪淫业道几缘成犯?

4、妄语业道几缘成犯?

1、杀生业道几缘成犯?

答:杀生业四缘成犯,分别为一、事。谓对具有生命之他有情所做之事。

                                            二、意乐。1、想及烦恼发起者是。想谓于有情做有情想及非有情做情想,于非有情做非有情想与有情做非有情想。想之一三不乱,二四错乱 ,不错乱者不成根本罪。

                                                                 2、烦恼。贪嗔痴三毒随一。

                                                                  3、发起 动机。对想要去杀死产生欲乐,如不喜欢则不成根本罪。

                                                  三、加行。分自作教他做两种,罪同。体性为用刀杖毒咒等手段。

                                                  四、究竟。当时致人死地,或者对方在自己之前死去。

                                                 如是四种因缘具足,则杀生业成。

2、偷盗业道几缘成犯?

答:四缘成犯。一、事:取属于他人的财物。

                             二、意乐:1、想,知道自己盗取的是他人财。

                                                  2、烦恼:贪嗔痴三毒随一。

                                                  3、动机,未得到他人许可就欲使其离彼。

                                   三、加行:自作或教他做。加行体性,如抢夺窃取。或受寄,或者 借贷,或者谄狂不还都是 犯盗。 

                                    四、究竟。凡物品离开主人即成究竟罪。按照格鲁派,则心里想着已经得到为究竟。

 

3、邪淫业道几缘成犯?

答:四缘成犯。一,事。分为,非所应行。及非处,非支,非时。

                         二、意乐。分为想,清楚知道属于他人妻子。对持戒出家人来说都属于犯戒。

                                              烦恼:贪嗔痴三毒随一。

                                               动机发心:想做邪行。

                            三、加行:二根和合。

                               四、为此升起欲乐。

4、妄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四缘成犯。一事,分八,眼见或者未见之事。耳闻或者未闻之事。鼻、舌、身三种识所了别,领受或者为领受的事。意根知道或者未知的事。说妄语的对象需要能够听懂意思。

                            二、意乐。1、想,需要不错乱。清楚的知道自己说谎。

                                                 2、烦恼,三毒随一。

                                               3、动机,喜欢欲乐妄语。

                             三加行。无论言说,或者默认,以身手表示都同。如果要救人性命不得不说,则是菩萨行。

                                    四究竟。对方听懂相信为究竟。

 

104 课:

 

一、杀生业道几缘成犯?

答:杀生业道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个条件犯根本罪。

1、事,谓自己以外的具命有情。

2、意乐分三:

①想,须想不错乱,其不错乱者成根本罪。若于初发起此念时,谓无论是谁皆杀,只要杀了就是根本罪,无错与不错之分。

②烦恼,由贪而杀,由瞋而杀,由痴而杀,随一皆犯根本罪。

③发起,希欲杀害,以杀生为快乐者犯根本罪。

3、加行,自作或教他作,二者其罪相同。加行体性,或器或毒或明或咒等各种方式随一而做,只要对方死了就犯根本罪。

4、究竟,谓由彼加行为缘,无论是当时就死了或异时而死,总之死在已先,即成根本罪。

 

二、偷盗业道几缘成犯?

答:偷盗业道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个条件犯根本罪。

1、事,是任何一种他人所摄持物,不与而取之,即为盗。

2、意乐分三,①想,即于事不错想。②烦恼,即贪瞋痴任何一种。③发起即物主未许而欲其离彼的欲。

3、加行,自作,教他作,相同。加行体性,强夺窃取,或贷借,受寄谄诳不还,或为自利他利,或为损恼彼而作(让他受损失自己不拿),皆同犯盗业。

4、究竟,依通义,凡物与主离,即成究竟罪。依格鲁派,心生已得者,即为究竟。《摄抉择分》中说,移离财物的本处,即究竟。但是从财务所在处移至他处是其中一种情况,譬如田地等无处可移,但也须要安立不与取究竟,因此应当以生得心作为判定究竟的标准。

 

三、邪淫业道几缘成犯?

答:邪淫业道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个条件犯根本罪。

1、邪淫之事有四种,从对境、部位、处所、时间四个方面认定。“所不应行”即不应行淫的对境;非支,即不应行淫的部位;非处,即不应行淫的处所;非时,即不应行淫的时间。

①所不应行,谓母等及诸母所守护之女人,并诸男与不男(指黄门)及出家女也。

②非支,除产门之外的其余部位。

③非处,师长、父母、人面前;佛塔、寺院中或旁边;大众前;处所中有妨害等。

④非时,出月经,胎满孕妇,若饮儿乳,若斋戒,身体患病,身心苦忧等。

2、意乐分三,①想,《摄抉择分》中说,是须不错乱。《毗奈耶》中,于不净行之他胜罪,不论想错与否均属为犯。②烦恼,三毒随一。③发起,乐欲行不净行。

3、加行,努力勾引、试探。

4、究竟,两两交会,感受欲乐。

 

四、妄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妄语业道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个条件犯根本罪。

1、妄语之事有二,谓见闻觉知四,及此相违四。能解之境,是指他人领会语言的意义。

2、意乐分三,①想,是见想,变为未见想;未见想,变为见想。闻、觉、知,亦复如是。所谓“变想”,只是在他人面前变而已,对自己来说,未见只是未见之想,不会是见想。②烦恼,三毒随一。③发起,欲变更而说。

3、加行,妄语的加行有很多方式,从表达方式上讲,有言说,书面陈述,默认,以身手表示,皆同。从动机上讲,不论为自利为他利,不论是由怖畏,还是为获取财物,都属于犯妄语罪。依自宗,教他妄语,亦成妄语罪。恶口、离间、绮语亦然。《毗奈耶经》中则对四种语业究竟犯的界定,为须要自己说。

4、究竟,对方领解已,即为究竟(听懂了,信不信都犯)。

慧信师兄

1、杀生业道几缘成犯?
答:杀生业道四缘成犯。
一、事者,谓对具有生命之他有情所作之事。
二、意乐,分三,想及烦恼与发起是。1.想,谓于有情所作之事,作有情想及非有情想,于非有情作非有情想及有情想。其中一与三非错乱,二与四属错乱。其不错乱者成根本罪,错乱者不成根本罪。2.烦恼,谓三毒,贪嗔痴随一。3.发起,谓喜欲杀害,即悦意为之,如不喜欲,尚不成根本罪。
三、加行。分自作及教他作之二,其罪相同。加行之体性,谓刀杖药咒等四者是。
四、究竟。谓由彼加行为缘。无论当其时致人于死,或非当时异时而时,总之死在己先,即成根本罪。如主使者先死,不见被杀者之死,不成根本罪。

2、偷盗业道几缘成犯?
答:偷盗业道四缘成犯。
一、事,凡他人所有之一切物,不与而取之,即为盗。据律,对自他相共之物亦同。
二、意乐,包括想及烦恼如前。发起,谓他未许而欲其离彼。
三、加行,自作,教他作相同。加行体性。如抢夺窃取,皆同。
四、究竟,依通义,凡物与主离,即成究竟罪,依本宗,心生已得者,即为究竟。

3、邪淫业道几缘成犯?
答:邪淫业道四缘成犯。
一、事。分非所应行、及非处、非支、非时。除妻妾外,均为非所应行。除胎门外,均属于非支。师长处及佛塔近处,均属非处。胎前产后及受禁戒时 ,均属非时。
二意乐。分:想依《俱舍》,于他人妻误作己妻想者,不犯。若依戒律,但属他妻,不论想错与否,均属为犯。烦恼,三毒随一,对仇人妻女属于嗔行。或缪解密法者,以淫行为得乐方便,或如婆罗门谓妇女如花果,熟即应采。是皆属痴行。
三、加行。发起喜欲行淫。
四、究竟。二根相交,感受欲乐即为究竟。

4、妄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妄语业道四缘成犯。
一、妄语之事有二,谓见闻觉知四,又与彼相反之四也。所知境者,能解义之他有情也。

二、意乐中之想,须不错。烦恼,三毒随一。发起,即喜欲妄语。

三、加行,言说或默认,或以身手表示,皆同。

四、究竟,对方领解已,即为究竟。

1、杀生业道几缘成犯?
答:四缘成犯。
(1)事,他有情,除自己以外的有情。

(2)意乐,包括想、烦恼、发起。
想,须想不乱,没有错乱。如欲杀天授,杀的也确实是天授。
烦恼,贪嗔痴随一皆可。
发起,希欲杀害。

(3)加行,包括加行者,和加行体性者。
加行者,自作或教他,皆同。
加行体性者,或器或毒,或明或咒等,随一而作。

(4)究竟,以加行为缘,死在己先。

2、偷盗业道几缘成犯?
答:四缘成犯。
(1)事,随一他人所守持的东西。

(2)意乐,包括想、烦恼、发起。
想,须想不乱。知道是别人的东西,盗的也是别人的东西。
烦恼,贪嗔痴随一皆可。
发起,他未许,而欲令彼物离其原处。

(3)加行,包括加行者,和加行体性者。
加行者,自作或教他,皆同。
加行体性者,势劫暗盗,包括强取豪夺、借债不还、别人寄存的东西不还、顺手牵羊、偷税漏税、坑蒙拐骗、故意损恼让别人投资失败、花言巧语把别人的东西弄到手等。

(4)究竟,谓生得心。心里想,我得到了,我弄到手了,那就算究竟了。

3、邪淫业道几缘成犯?
答:四缘成犯。
(1)事,包括四种。
非所应行,除自己妻妾外的对象。
非支,除产门外的其他地方,如口等。
非处,人多的地方、师长住处、佛塔寺处等。
非时,妻子孕期、或受禁戒时。

(2)意乐,包括想、烦恼、发起。
想,须想不乱,没有错乱。
烦恼,贪嗔痴随一皆可。
发起,欲行不净行。

(3)加行,于彼事进趣,勾引、挑逗等。

(4)究竟,两根交会,感受欲乐。

4、妄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四缘成犯。
(1)事,分二。
见闻觉知,及与见闻觉知相反的。
见说未见,未见说见。
闻说未闻,未闻说闻。
觉说未觉,未觉说觉。
知说未知,未知说知。
所知境者,能解义之他有情。

(2)意乐,包括想、烦恼、发起。
想,于见等,欲说不见等。
烦恼,贪嗔痴随一皆可。
发起,欲变更而说。

(3)加行,或言说、或默认忍受、或动身表相。

(4)究竟,他所了解。说的妄语,对方听懂了。

1、杀生业道几缘成犯?

四缘成犯;

即:(一)事,(二)意乐,(三)加行,(四)究竟;

(一)事者,谓对具有生命之他有情所作之事。

(二)意乐,分三,即:想及烦恼与发起是。想,谓于有情所作之事,作有情想及非有情想,于非有情作非有情想及有情想。其中一与三非错乱,二与四属错乱。其不错乱者成根本罪,错乱者不成根本罪,例如欲杀天授而误杀祠授者是。若最初发起此念时,谓任何皆杀,则在加行时已无错与不错之分也。烦恼,谓三毒,贪瞋痴随一。如杀仇敌,由瞋而起,如杀兽而利其骨角皮肉,由贪而起。如执第 六畜为天生以养人,及依国法除暴有功之类(如执国法以何种人为应杀,或杀毒蛇猛兽,蚊蝇蚤虱等以为除害等),由痴而起者是。发起,谓喜欲杀害,即悦意为之,如不喜欲,尚不成根本罪。

(三)加行,分自作及教他作之二,其罪相同。如将官命士兵杀敌,官兵同罪,幷无差殊,而教作反重。加行之体性,谓用刀杖药咒等四者是。

(四)究竟,谓由彼加行为缘,无论当其时致人于死,或非当时异时而死,总之死在己先,即成根本罪。

 

2、偷盗业道几缘成犯?

四缘成犯;

(一)事,凡他人所有之一切物,不与而取之,即为盗。据律,对自他相共之物亦同。

(二)意乐,包括想及烦恼,如前。发起,谓他未许而欲其离彼。

(三)加行,自作、教他,相同。加行体性,如强夺窃取,皆同。或受寄,或贷借,谄诳不还,亦犯盗业。或为自利他利,或为损恼彼而作者,亦同。烦恼中之属于痴分犯不与取者,如谟底外道,谓世界各物为梵天所造,婆罗门为梵天种,故婆罗门于世界任何物件皆可受用,即其一例。发起中误认他物为自物而取之,无犯。误认自物为他物而取之,犯加行罪。又借债包括子金不还,及交易中以大斗小称等欺骗所得,亦犯盗戒。又犯官府法律与地方规矩而取者,亦犯不与取。杀害他方而取,如战争掳获品,虽不自受,亦犯盗戒,同时且犯杀戒。

(四)究竟,依通义,凡物与主离,即成究竟罪。依本宗,心生已得者,即为究竟。物主,或谓三宝物无主,如佛塔物,或荒山矿物,虽是无主之物,实则塔物有护法守护,取之,等取护法物,荒山矿物,属于国主,取之,等取国王物。许则无犯,不许则犯。又遣人往盗,生得心已,即属成罪,亦如遣人行杀,自虽不知,亦成根本罪。

 

3、邪淫业道几缘成犯?

四缘成犯;

(一)事,分非所应行及非处、非支、非时。除妻妾外,均为非所应行。除胎门外,均属非支。师长处及佛塔近处,均属非处。胎前产后及受禁戒时,均属非时。

(二)意乐,分:想,依《俱舍》,于他人妻误作己妻想者,不犯。若依戒律,但属他妻,不论想错与否,均属为犯。烦恼,三毒随一,对仇人妻女属 瞋行。或谬解密法者,以淫行为得乐方便,或如婆罗门谓妇女如花果,熟即应采,是皆属痴行。

(三)加行,发起喜欲行淫。

(四)究竟,二根相交,感受欲乐,即为究竟。

 

4、妄语业道几缘成犯?

四缘成犯;

(一)事:谓见闻觉知之事,分为真妄各八。八妄者,如见说未见,未见说见。推之闻觉知三,各有其二。见属眼根,闻属耳根,觉属鼻舌身三根,知属意根,此为《俱舍》义。在黄教自宗,则判眼耳鼻舌身属于见闻,依正理觉察差别为觉,依正理觉察而真实了知空性,何物,由何处去来。知,则由心实了知者,如实知盗窃何物,由何处去是。以如是之见闻觉知,又须对方能了解者,乃犯。如对畜类,则不了解其义,不为犯。

(二)意乐中之想:须不错。烦恼,三毒随一。如牟底外道以夫妇戏谑及媒妁说合等,不为妄语;而在内道,对此即属痴行妄语。发起,即喜欲妄语。

(三)加行:无论言说,或默认、或以身手表示,皆同。例如人问汝已证空性否?不答,即属默认。又如已证阿罗汉,亦可不说。已证,若有义利,则可说。又为防护他人生命等而说妄语,对自有罪而小,对他有功而大,由悲悯行菩萨行,得开此妄语戒。但以纯为利他而作,无丝毫为自心,乃合是例。若未生起菩提心,则不可援此。依自宗,教他妄语,其罪相同。恶口、离间、绮语亦然。如依律仪,则须自作,乃为根本犯。

(四)究竟:对方领解已,即为究竟。对方未为知。觉,谓由心推测感觉所得者,例如捕盗,推知盗窃解,仅犯我慢。依《俱舍释》,为仅成绮语。盖妄语之罪,在使人因此而变更了解,若未至变更了解,故仅成绮语耳。

一、杀生业道几缘成犯?

答:杀生业道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个缘犯根本罪。

1,事,他有情,除自已以外的他有情。

2,意乐三种,谓杀业的心理基础,包括想,烦恼,发起。

①想者,须想不错乱,是说对所杀对象必须没有颠倒的认识,比如想要杀人而对方确实是人,就和事实相符。

②烦恼者,或因贪心而杀,如谋财害命。或因嗔心而杀,如因发怒杀人。或因无明而杀,听信邪说,以为杀一千人即可生天。此随一皆成犯。

③发起,希欲杀害。即内心生起杀害他人的想法。

3加行,自作或教他作二者皆成犯根本罪,加行体性,或用器械或用毒药或是明着杀,或是暗中诅咒等等的,只要把别人杀死,就犯根本罪。

4究竟,以彼加行为缘,无论是当时就死了或异时而死,总之死在已先,即成根本罪。

二、偷盗业道几缘成犯?

答:偷盗业道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个缘犯根本罪。

1,事,谓随一他所守持之物。不与而取,只要不是对方给予的,都属于盗业的范围。

2意乐三种,①想,即于事不错想。②烦恼,即贪嗔痴任何一种。③发起,他人未许,而欲令彼物离其原处。

3,加行,自作或教他作二者性质皆同。加行体性者,或用仗势强夺,或是暗中盗窃,又或者是借债不还,或吞没他人寄托物品,或以其他妄语及拍马溜须等欺骗性手段,占有他人物品,其中不论为自,为他而偷,以及为了令他人生气故意为之,此皆 属于偷盗。

4,究竟,谓生得心。又若教他或劫或盗,彼生得心,即足成罪。比如,指使他人抢劫或偷盗,被指使者得到东西时,生起“我己得手”的想法,即构成偷盗的恶业。就像派杀手去杀人,被害者遇难时,幕后指使者虽然还不知这个消息,但杀业的根本罪已经形成。

三、邪淫业道几缘成犯?

答:邪淫业道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缘犯根本罪。

1,邪淫事者有四种,

①所不应行,即不应行淫的对境,谓除自已妻妾外的对象。

②非支,即不应行淫的部位,除产门外的其他地方,如口等。

③非处,即不应行淫的处所,谓人多的地方,师长等之附近,佛塔寺处等。

④非时,即不应行淫的时间,如妻子孕期中,或住斋戒期间等。

2,意乐包括想,烦恼,发起。①想,须想不错乱。②烦恼,贪嗔痴三者随一皆可,或贪著美色,或怀着嗔心,或因为愚痴,为了多生孩子,不论哪一种烦恼都构成业罪。③发起,欲行不净行。

3,加行,于邪淫进趣,用各种方法,即实际实施这一行为。

4,究竟,两两交会,即已经发生性行为,构成事实。

四、妄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妄语业道具足事,意乐,加行,究竟四缘犯根本罪。

1,事,分二。

见闻觉知,又与见闻觉知相反之四。根据见闻觉知而行妄语有八种:如见到说没有见到。听到说没有听到。感觉到说没有感觉到。知道了说不知道。

以及没有见到说见到。没有听到说听到。没有感觉到说感觉到。不知道说知道。

所知境者,能解义之他有情。即构成妄语。

2,意乐包括想,烦恼,发起。

①想,于见等,欲说不见等。②烦恼,贪嗔痴随一皆可。③发起,欲变更而说:即在表述中改变事实真相,不让对方如实了解。

3,加行,或言说或默忍受,或动身表相。为自为他而说亦同。比如:加行,即妄语的手段,或直接说谎,或虽未说谎却表示默认,或以身体语言传达与事实不符的信息,其目的是为自为他,和说谎的性质是一样的。

4,究竟,他所了解,说的妄语,对方听懂了。若其不解,只是属于绮语(即是没有意义的话)。

1、杀生业道几缘成犯?

答:杀生业道四缘成犯(事,意乐,加行,究竟)犯根本罪

①事者→谓对具有生命之他有情所作之事。

②意乐→分三,即想(想不乱非错乱想,其不错乱者成根本罪,错乱者不成根本罪)。烦恼(谓三毒,贪瞋痴随一),发起(欲杀之心升起)

③加行→分自作及教他作之二,其罪相同。加行之体性,谓刀杖药咒等四者皆是。

④究竟,以加行为缘,将有情至死,无论是当时就死了或过段时间后死了,将人至死杀人根本罪究竟成立。

2、偷盗业道几缘成犯?

答:偷盗业道具足四缘成犯(事,意乐,加行,究竟)犯根本罪。

①事→只要不是对方给予的,他人所持有之物,未经他人同意而取,都属于盗业的范围。

②意乐分三→想(对于偷盗之事是无错乱想),及烦恼(三毒随一),发起(谓他未许而欲其离彼)

③加行→自作,教他作,强行夺取,方便语骗取,或受寄,或贷借,谄诳不还,借贷不还,或为自利令他利受损,皆都同犯盗业罪。发起中将他物误认为自物而取之不犯偷盗。误认自物为他物而取,犯加行罪,在买卖交易斯骗斤两自得利益而骗他人,亦属犯盗戒。

④究竟→依通义,凡物与主离,即成究竟罪。依本宗,心生已得者,即为究竟。物主,或谓三宝物无主,如佛塔物,或荒山矿物,虽是无主之物,实则塔物有护法守护,取之,等取护法物,荒山矿物,属于国主,取之,等取国王物。许则无犯,不许则犯。又遣人往盗,生得心已,即属成罪,亦如遣人行杀,自虽不知,亦成根本罪。

3、邪淫业道几缘成犯?

答:邪淫业道四缘成犯①事→分非所应行(除妻妾之外不应行),非处(师长住处及佛塔附近,超市人多大众处,父母亲面前等处),非支(除胎门之处)、非时(出月经时,胎前产后及受禁戒时,值遇菩萨圣诞日时)。

②意乐→分三,想(须不错乱想),于不净行之他胜罪,不论想错与否均属为犯),依《俱舍》,于他人妻误作己妻想者,不犯。若依戒律,但属他妻,不论想错与否,均属为犯。烦恼(三毒随一),发起(乐欲想要行不净行

③加行→发起升起了喜欢欲行的淫心。

④究竟→二根相交感受欲乐

4、妄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妄语业道四缘成犯①事→妄语之事有二,谓见闻觉知四,及此相违四。能解之境,能够理解领会语言的意义。

②意乐→分三想(无错乱想。清楚了知自己在说谎),烦恼(三毒随一),发起(欲变更而说)

③加行→有很多方式,从表达方式上讲,有言说,书面陈述,默认,以身手表示,皆同。从动机上讲,不论为自利为他利,不论是由怖畏,还是为获取财物,都属于犯妄语罪。依自宗,教他妄语,亦成妄语罪。恶口、离间、绮语亦然。《毗奈耶经》中则对四种语业究竟犯的界定,为须要自己说。

④究竟→对方理解听懂了妄语的内容,并相信了。

华藏

104

1、杀生业道几缘成犯?
答:杀生业道:一:事,谓他有情。
二:意乐三中:想者有四:谓如于有情作有情想及非有情想,于非有情作非有情想及有情想,想之一三不乱,二四者错乱也。于彼发起有差别者,如欲唯杀天授而起加行,若误杀祠授者,则不成根本正罪。盖于彼中须想不乱。
三:加行:自作或教他,二者皆同。加行体性者,或器或毒,或明或咒等门中,随一而作。四:究竟:谓于彼加行为缘,或即尔时,或于余时,死在已之先也。
2
、偷盗业道几缘成犯?
答:偷盗:一:事:凡他人之所有之一切物不与而取之,即为盗。二:意乐:包括想及烦恼,如前。发起,谓他未许,而欲其离彼。
三:加行:自作教他,相同。加行体性,如强夺窃取,皆同。等等。杀害他方而取,如战争掳获品,虽不受亦犯盗戒,同时且犯杀戒。
四:究竟:凡物与主离,即成究竟罪。依本宗,心生己得者,即为究竟。物主,或谓三宝物无主,如佛塔物,或荒山矿物虽是无主之物,实则塔物有护法守护,取之,等取护法物,荒山矿物,属于囯主,取之,等取国王物,许则无犯,不许则犯。又遣人往盗,生得心已,即属成罪,亦如遣人行杀,自虽不知,亦成根本罪。
3
、邪淫业道几缘成犯?
答:一:事有四:一:非所应行者:二:非支者,除产门外之口等也。三:非处者,如师长等之附近,塔寺处等。四:非时者,妇女孕期中,或住斋戒等也。二:意乐:分,想,依(俱舍),于他人妻误作己妻想,不犯,若依戒律,但属他妻,不论想错与否,均属为犯。烦恼,三毒随一,对仇人妻女属于嗔行。或谬解密法者,以淫行为得乐方便,或如婆罗门谓妇女如花果,熟即应採。是皆属痴行。
三:加行:发起喜欢行淫。
四:究竟。二根相交,感受欲乐,即为究竟。
4
、妄语业道几缘成犯?
答:一:事:谓见闻觉知之事,各分真妄为八。八妄者,如见说未见,未见说见。推之闻觉知三,各有其二。见属眼根,闻属耳根,觉属鼻舌身三根,知属意根,此为(俱舍)义。在黄教自宗,则判眼耳鼻舌身属于见闻,依正理觉察差别为觉,依正理觉察而真实了知空性为知。觉,谓由心推测感觉所得者,例如捕盗,推知盗窃何物,由何处去来。知,则由心实了知者,如实知盗窃何物,由何处去是。
二:意乐中之想,须不错,烦恼,三毒随一。发起,即喜欲妄语。
三:加行:无论言说或默认,或于身手表示皆同。
四:究竟。对方领解已,即为究竟。对方未解,仅犯我慢。依(俱舍释)为仅成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