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修菩提心的目的是什么?对治什么烦恼?
引用于 帅雅馨 在 2023年4月11日, 下午2:47修菩提心有自利利他的目的
从自利的角度去思维,如果现在不发心马上去修正法,此身一失,万劫难复。因我多生所造的恶业不计其数,善业只有少许,所以死后定堕入三恶趣无疑!一旦堕入恶趣,其痛苦谁能忍受呢?以上所讲的这些是应该马上要发心学修的理由。
从利他的角度去思维,也应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因为一切众生都有可能在历次的轮回中曾做过我们的母亲,这些母亲都有恩于我。为了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我们应该发起菩提心。
至尊弥勒在《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意思是说:大乘发心是为利益一切众生,希求圆满无上正等菩提的欲乐相应心王意识,是发大乘菩萨行的定相。较通俗一点说:发菩提心就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发起的一种求取无上菩提的真诚意愿和行持。
一、是否为大乘之人,取决于相续中是否生起菩提心。大乘的教法有无,以菩提心的有无为标准,
二、如果心中没有菩提心,纵然修习像「吉祥集密」生圆次第那般最深奥的密法,照样不会成为成佛的因,就连大乘资粮道也无法进入,甚至不能算是修大乘法;反之,如果发起菩提心,即便只持诵一遍:嗡嘛呢呗美哞,即是大乘法,也即是成佛的因。
三、三世诸佛不发菩提心是不会成佛的,想求佛位,没有菩提心是不可能成功的,菩提心是成佛的因。
对治烦恼:贪、嗔、我爱执
修菩提心有自利利他的目的
从自利的角度去思维,如果现在不发心马上去修正法,此身一失,万劫难复。因我多生所造的恶业不计其数,善业只有少许,所以死后定堕入三恶趣无疑!一旦堕入恶趣,其痛苦谁能忍受呢?以上所讲的这些是应该马上要发心学修的理由。
从利他的角度去思维,也应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因为一切众生都有可能在历次的轮回中曾做过我们的母亲,这些母亲都有恩于我。为了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我们应该发起菩提心。
至尊弥勒在《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意思是说:大乘发心是为利益一切众生,希求圆满无上正等菩提的欲乐相应心王意识,是发大乘菩萨行的定相。较通俗一点说:发菩提心就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发起的一种求取无上菩提的真诚意愿和行持。
一、是否为大乘之人,取决于相续中是否生起菩提心。大乘的教法有无,以菩提心的有无为标准,
二、如果心中没有菩提心,纵然修习像「吉祥集密」生圆次第那般最深奥的密法,照样不会成为成佛的因,就连大乘资粮道也无法进入,甚至不能算是修大乘法;反之,如果发起菩提心,即便只持诵一遍:嗡嘛呢呗美哞,即是大乘法,也即是成佛的因。
三、三世诸佛不发菩提心是不会成佛的,想求佛位,没有菩提心是不可能成功的,菩提心是成佛的因。
对治烦恼:贪、嗔、我爱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