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102、十二支如何结合此颂:“从三出生二,从二而生七,从七复生三,数转三有轮。”

从三(无明、爱、取)而生二业(行、有),二业生今生之七(名色、六处、触、受、识、生、老死),从七复生三(无明、爱、取),数转三有轮。

无明、爱、取三生二业行、有,从二而生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七苦,从七复生三,数转三有轮。这样反复不断地在三有轮回中流转、受苦,由思维此理而生出离之心。

《掌中解脱》中讲:我们由无明、爱、取三支烦恼造两支业行和有,由此生起今生之: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七支苦,复由七支苦生三支烦恼,像这样反复不断地在三有轮回中流转、受苦。当我们以修道来结束这种缘起时,应先断无明,无明断则行断,直至老死等一切痛苦全断。

十二缘起支可归纳成业、烦恼、苦三重缘起︰无明、爱、取三支为烦恼;行、有两支为业;其余七支为苦。如龙猛所说︰初八九烦恼,二及十为业,余七者是苦。第一句说明初、八、九三支为动机;第二句说明行与有二支为身、语业;第三句说明其余七支为报应。

十二支结合此四句颂逐句理解如下:
1、从三出生二:由无明、爱、取3支 生起 行、有2业。
2、从二而生七:从行、有2支 生起 名色、六处、触、受、识(果位识)、生、老死 共7果。
3、从七复生三:从名色、六处、触、受、识、生、老死 7果 再次生起 无明、爱3烦恼。
4、数转三有轮:如此反反复复便形成了三有轮回。

从三出生二:由前生烦恼无明爱取三支,次第生起二业,即第二支之行与第十支之有。

从二而生七:由彼二支(行和有)生今生之名色、六处、触、受四支,加果位识并五,
加所生果之生、老死二支,共成七支。

从七复生三:从此七果(名色、六处、触、受、果位识、生、老死),复生如前之三烦恼(无明、爱、取)。

数转三有轮:数数轮转便形成了三有轮回。

从三出生二:指从前生的三种烦恼,无明、爱、取三支,按顺序生出二种业---无明生行(过去),爱取生有(现在)。

从二而生七:由行、有二支,生出今生的名色、六处、触、受四支,加果位识成五个,再加所生果的生、老死二支,变成七支(七种苦)。

从七复生三:从上面的七支,再生前面的无明、爱、取三个烦恼。

数转三有轮:如前所述。从三出生二,从二而生七,从七复生三。不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我们就一直在三有轮回里,不得出离。

从三出生二,从二而生七,从七复生三,数转三有轮。”

从三出生二:由前生烦恼无明爱取三支,次第生起二业,即第二支之行与第十支之有。

从二而生七:由行有二支生今生之名色、六处、触、受四支,加果位识并五, 加所生果之生、老死二支,共成七支。

从七复生三:从名色、六处、触、受、果位识、生、老死七支,复生如前之无明爱取三烦恼。

数转三有轮:从无明爱取三烦恼复生二业行与有,如此轮回。

答:从(三烦恼)无明、爱、取(生)行、有二业,从行、有(生)七苦:识、名  色、六处、触、受、生、老死;从七苦(再生)三烦恼;

由惑造业 ,由业生苦,由苦再生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