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101、十二支中那几支是从能引因、能生因、所引果、所生果?

十二缘起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一、能引因:无明、行、识

「无明」,如播种的人,以无明(愚痴)为动机而造的「行」业,如种子;无明播种的人,他有一个动机他去造业,这叫因位识;因位识上留下所造业的习气,就如播种的田。无明、行与识中的因位识,这两支半缘起为能引因。

二、能生因:爱、取、有

触发业种使之有生果能力的「爱」、「取」二支,如为种子灌溉施肥,以适当的温、湿度培育;经爱、取触发后,能引发后有后生之蕴的「有」,就如同经水、肥、温湿等培养过后、有发芽能力的种子。

三、所引果: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

识于胎中结生时成果位识。

乃至受想行蕴,四支是名缘起。

父精母血是色缘起。

其后以頞部陀等次第成熟,眼等六处形成,是六处缘起。

从彼增长,色等境,眼等根,眼识等,根境识三者和合而受用境,是触缘起,

于苦乐舍随一领受,是受缘起。

所引果是现在苦

四、所生果:生、老死

识于胎中结生,是生缘起,所生之蕴成熟是老,舍蕴是死,老死不作分别,安立为老死缘起。

所生果是未来苦

《稻秆经》说,十二有支摄为四因:由无明之耕者在业田播下识之种子,用爱水滋润,在母胎中生出色苗。

 

能生因:无明,行,识
能生因:爱,取,有
所引果:名色,六处,触,受
所生果:生,老死

能引因:无明,行,识。
能生因:爱,取,有。
所引果:名色,六处,触,受。
所生果:生,老死。

能引因:无明、行、识

能生因:爱、取、有

所引果:名色、六处、触、受

所生果:生、老死

十二缘起支者,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
老死。
能引因:无明、行、识

以善趣为例,自之生前,对真实义,由蒙昧无明增上故,于欲地积集所摄之善业,彼业
熏习于因位识上,此三者是能引因。
能生因:爱、取、有

四者门中思惟者由业之熏习,彼复不欲离开乐受、欲离苦受之爱缘起,如是同生能作欲贪之取,由二缘起支滋润,因此先业习气能力大增,复成具力能引后有之有支缘起,此三者是能生因。
所引果:名色、六处、触、受

此后识于胎中结生时成果位识,乃至受想行蕴,四支是名缘起。父精母血是色缘起。此二支不作分别立为名色缘起。其后,以頞部陀等次第成熟,眼等六处形成,是六处缘起。从彼增长,色等境,眼等根,眼识等,根境识三者和合而受用境,是触缘起。依如是行,于苦乐舍随一领受,是受缘起。此四支是所引果。
所生果:生、老死

识于胎中结生,是生缘起。所生之蕴成熟是老,舍蕴是死,此二不作分别,安立为老死缘起。此二支为所生果。

能引因:无明、行、(因位)识 ---三支或说两支半

能生因:爱、取、有------三支

所引果:(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 ---五支或说四支半

所生果:生、老死----两支

能引因:无明,行,识。
能生因:爱,取,有。
所引果:名色,六处,触,受。
所生果:生,老死。

答:能引因:无明、行、因位识;

能生因:爱、取、有;

所引果:名色、六处、触、受;

所生果:生、老死;

十二缘起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能引因:无明、行、(因位)识 (共两支半)。

能生因:爱、取、有(三支)

所引果:(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 (四支半)

所生果:生、老死(两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