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前思考与发愿
引用于 慧根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上午10:53唯识四组 智庆师兄
答1:不认为有外境,一切为心造。
2:消灭“我”执,断烦恼唯识四组 智力师兄
答:1:不认为有外境,一切外境的显现都是内心所造。
2:学的目的,灭除我执,断烦恼,了解真相。
愿我能学圆满,尊守纪律,在学习的过程中消除所有的障碍,具足一切的顺缘,非常感恩师的用心良苦,帮我们讲解!
唯识四组 慧名师兄
1、唯识之意是:一切宇宙万有皆是心识所变现,没有独立于心识之外的客观外境,一切事物都是心识中的相分。
2、通过学习唯识,能让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心,从而在打坐修行中发现我们心的各种状态,如昏沉、掉举等,并采取相应的对治方法。从修行的根本处:心,着手,找到烦恼痛苦的根源,帮助我们更好地修行。愿努力尽己所能认真听课,与师兄们一起探讨法义,从而提升对整个佛法的理解和认知。唯识四组 徐玲芬师兄
答1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唯识说内心也,唯遮外境,不遣相应。
2学修唯识目的是,修行者应注重自己心识,不要被外境所迷惑,祈愿三宝加持,师父加被。感恩师父!
唯识四组慧根
1唯识何意:一切法唯识所现。唯:遮诠;遮无外境显有内识。识:心识,识是自境明显而非物质,作用是了别;心、意、识同体,心积集、意思量、识了别。唯识建立唯有不离识的境界,外境的显现是心识所变现的,离开心识的外境是没有的。
2唯识学习的目的和愿:断烦恼习气,破虚妄我执,断恶修善,次第通达人无我法无我空性慧之资粮。发愿:挚诚皈依三宝,法之究竟,精进闻思修,依止善知识,善友常依,共证菩提!愿菩提路上无明消除,智慧增长,违缘消灭,顺缘增长!顶礼三宝,感恩师父慈悲!
唯识四组 静心师兄
1、唯识何意?一切唯心造。一切法里面只有心法(识)是实有的,其他的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法都是依识而安立的。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了解唯识宗对人无我法无我无的认知,为学习通达应成中观派中观见打下基础。
愿在师父的慈悲教授下,能应用唯识的道理对治烦恼,证悟空性直至成佛。
唯识四组 张英师兄
1、唯识何意?
一切外境唯是心识的显现。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提高自己对“心识”的悟性,进一步清楚“唯识”在四部宗义中的重要地位,明了历史上由有部、经部到中观(自续、应承)过程中唯识的核心作用,为止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当下生活中提高警觉性,学会以心转念,断烦恼。愿:在师父慈悲智慧的教导下,获得“唯实”心要义,并渐次解脱,直至成佛。
唯识四组 智庆师兄
答1:不认为有外境,一切为心造。
2:消灭“我”执,断烦恼
唯识四组 智力师兄
答:1:不认为有外境,一切外境的显现都是内心所造。
2:学的目的,灭除我执,断烦恼,了解真相。
愿我能学圆满,尊守纪律,在学习的过程中消除所有的障碍,具足一切的顺缘,非常感恩师的用心良苦,帮我们讲解!
唯识四组 慧名师兄
1、唯识之意是:一切宇宙万有皆是心识所变现,没有独立于心识之外的客观外境,一切事物都是心识中的相分。
2、通过学习唯识,能让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心,从而在打坐修行中发现我们心的各种状态,如昏沉、掉举等,并采取相应的对治方法。从修行的根本处:心,着手,找到烦恼痛苦的根源,帮助我们更好地修行。愿努力尽己所能认真听课,与师兄们一起探讨法义,从而提升对整个佛法的理解和认知。
唯识四组 徐玲芬师兄
答1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唯识说内心也,唯遮外境,不遣相应。
2学修唯识目的是,修行者应注重自己心识,不要被外境所迷惑,祈愿三宝加持,师父加被。感恩师父!
唯识四组慧根
1唯识何意:一切法唯识所现。唯:遮诠;遮无外境显有内识。识:心识,识是自境明显而非物质,作用是了别;心、意、识同体,心积集、意思量、识了别。唯识建立唯有不离识的境界,外境的显现是心识所变现的,离开心识的外境是没有的。
2唯识学习的目的和愿:断烦恼习气,破虚妄我执,断恶修善,次第通达人无我法无我空性慧之资粮。发愿:挚诚皈依三宝,法之究竟,精进闻思修,依止善知识,善友常依,共证菩提!愿菩提路上无明消除,智慧增长,违缘消灭,顺缘增长!顶礼三宝,感恩师父慈悲!
唯识四组 静心师兄
1、唯识何意?一切唯心造。一切法里面只有心法(识)是实有的,其他的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法都是依识而安立的。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了解唯识宗对人无我法无我无的认知,为学习通达应成中观派中观见打下基础。
愿在师父的慈悲教授下,能应用唯识的道理对治烦恼,证悟空性直至成佛。
唯识四组 张英师兄
1、唯识何意?
一切外境唯是心识的显现。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提高自己对“心识”的悟性,进一步清楚“唯识”在四部宗义中的重要地位,明了历史上由有部、经部到中观(自续、应承)过程中唯识的核心作用,为止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当下生活中提高警觉性,学会以心转念,断烦恼。
愿:在师父慈悲智慧的教导下,获得“唯实”心要义,并渐次解脱,直至成佛。
引用于 妙悟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上午11:181、唯识何意?
答:唯识无实境,一切外境都是我们心识的变现,没有真实的外境。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答:学修唯识的目的是为了能把《唯识二十论》学好,真正的理解一切外境都是我们心识的变现,不被外境所转,断除贪嗔痴烦恼。愿通达法义,早日证得人无我和法无我。
1、唯识何意?
答:唯识无实境,一切外境都是我们心识的变现,没有真实的外境。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答:学修唯识的目的是为了能把《唯识二十论》学好,真正的理解一切外境都是我们心识的变现,不被外境所转,断除贪嗔痴烦恼。
愿通达法义,早日证得人无我和法无我。
引用于 小景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上午11:20答:唯是第一性之含义,识是指补特伽罗的心识,此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法相术语词汇,以唯字遮外境实有,凸显心识。按瑜伽派随教行的理论看来,以补特伽罗自体心识为依,万事万物都是通过第八识的种子所变现升起,除阿赖耶识外,皆非独立实有之存在,所以称为唯识。
答:佛之思想广袤如海,解脱之路有三主要道,其中不得空正见难出三有之狱。唯识作为大乘二宗之一,以严密的逻辑剖析我们自体心识的性状与作用规律,盖因此心可缘无为法,余则不能。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常人学佛难有机会聆听佛法最精华的般若阐述,如今蒙受三宝加持,善知识慈悲发心利益众生,可以有一个对于佛说无我的进一步认识,对于大乘如何安立人无我,又别于小乘安立出法无我,有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珍贵难得,能够帮助学人进一步破除我执和对治烦恼,令心得清净,弟子感恩三宝庇佑,感恩善知识发心传授,今此对三宝发愿学习唯识论典,种一些智慧种子,以此学习作为殊胜缘起,愿后生及后世中渐次趣入佛之密意。愿三宝隆恩垂荫,令弟子内外密障碍消除,修学之心坚固,修好依师法,相信恩师功德巍巍有调伏弟子教化弟子的能力,按照师长布置功课好好完成学习不要半途而废。
答:唯是第一性之含义,识是指补特伽罗的心识,此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法相术语词汇,以唯字遮外境实有,凸显心识。按瑜伽派随教行的理论看来,以补特伽罗自体心识为依,万事万物都是通过第八识的种子所变现升起,除阿赖耶识外,皆非独立实有之存在,所以称为唯识。
答:佛之思想广袤如海,解脱之路有三主要道,其中不得空正见难出三有之狱。唯识作为大乘二宗之一,以严密的逻辑剖析我们自体心识的性状与作用规律,盖因此心可缘无为法,余则不能。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常人学佛难有机会聆听佛法最精华的般若阐述,如今蒙受三宝加持,善知识慈悲发心利益众生,可以有一个对于佛说无我的进一步认识,对于大乘如何安立人无我,又别于小乘安立出法无我,有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珍贵难得,能够帮助学人进一步破除我执和对治烦恼,令心得清净,弟子感恩三宝庇佑,感恩善知识发心传授,今此对三宝发愿学习唯识论典,种一些智慧种子,以此学习作为殊胜缘起,愿后生及后世中渐次趣入佛之密意。愿三宝隆恩垂荫,令弟子内外密障碍消除,修学之心坚固,修好依师法,相信恩师功德巍巍有调伏弟子教化弟子的能力,按照师长布置功课好好完成学习不要半途而废。
引用于 宥德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上午11:301、唯识何意?
一切法里面只有心法(识)是实有的,其他的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法都是依识而安立的。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理解唯识宗对无我,特别是法无我的认知,为后续通达中观(应成)正见奠定基础。
愿在师父的慈悲教授下,能应用唯识的道理调整自己的心相续,灭除粗重的烦恼;薰习正法种子,不断增上,直至成佛。
1、唯识何意?
一切法里面只有心法(识)是实有的,其他的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法都是依识而安立的。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理解唯识宗对无我,特别是法无我的认知,为后续通达中观(应成)正见奠定基础。
愿在师父的慈悲教授下,能应用唯识的道理调整自己的心相续,灭除粗重的烦恼;薰习正法种子,不断增上,直至成佛。
引用于 阿兰若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12:041、唯识何意?
唯识:是说不离识的境有,离识的境是没有。并不是不承认有境,而是不承认有离识的境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想通过学习唯识多一把对付烦恼的武器。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通过认识唯识。能够在唯识的海洋里找到解决烦恼的答案。通过学习唯识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
这是我的目的也是愿望
1、唯识何意?
唯识:是说不离识的境有,离识的境是没有。并不是不承认有境,而是不承认有离识的境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想通过学习唯识多一把对付烦恼的武器。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通过认识唯识。能够在唯识的海洋里找到解决烦恼的答案。通过学习唯识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
这是我的目的也是愿望
引用于 慧悦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1:031、“唯”是独义、仅有义、不离义、简持义。“识”是心识。“唯识”是指一切诸法都由有情心识之所建立,无有离识之境。
2、学修唯识首先可以透由了解身心世界的运作模式,认识到诸多烦恼的真实面目,进而了解心和烦恼的关系并非一体,烦恼不是我。其次,通过对治烦恼,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能够转识成智。最后胜义是中观、世俗是唯识。通过唯识的学习可以为树立中观正见打下好的基础。愿能在诸佛菩萨的护佑和加持下,圆满学习和通达所学经论。为利有情愿成佛。
1、“唯”是独义、仅有义、不离义、简持义。“识”是心识。“唯识”是指一切诸法都由有情心识之所建立,无有离识之境。
2、学修唯识首先可以透由了解身心世界的运作模式,认识到诸多烦恼的真实面目,进而了解心和烦恼的关系并非一体,烦恼不是我。其次,通过对治烦恼,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能够转识成智。最后胜义是中观、世俗是唯识。通过唯识的学习可以为树立中观正见打下好的基础。愿能在诸佛菩萨的护佑和加持下,圆满学习和通达所学经论。为利有情愿成佛。
引用于 华菁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2:381、答: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万法皆是识的变现。世间万物,因相、见二分而显现,而相、见二分又皆为心识所变现,离此心识即无世间万物之存在,此所以成其万法唯识之义。
2、答:凡学佛人之正见,在大小乘四宗之内,必属于一宗,就是在婆沙、经部、唯识、中观四宗的知见,必须得到一种。唯识是其中一种,师父按次第为我们设计了课程,在教我们辨清四宗的同时,也使我们建立正确的知见。弟子要珍惜暇满,愿在师父的谆谆教诲下,逐步通达佛典教理,为最终证得菩提,积极积累定道资粮。
1、答: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万法皆是识的变现。世间万物,因相、见二分而显现,而相、见二分又皆为心识所变现,离此心识即无世间万物之存在,此所以成其万法唯识之义。
2、答:凡学佛人之正见,在大小乘四宗之内,必属于一宗,就是在婆沙、经部、唯识、中观四宗的知见,必须得到一种。唯识是其中一种,师父按次第为我们设计了课程,在教我们辨清四宗的同时,也使我们建立正确的知见。弟子要珍惜暇满,愿在师父的谆谆教诲下,逐步通达佛典教理,为最终证得菩提,积极积累定道资粮。
引用于 修正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2:48答1:唯识主张一切诸法无有实体,都是由有情心识所建立,离识变现之外,无有任何实在,所以称为唯识。
答2:学习是为了了解什么是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因为不理解它的基础;学习唯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修行,断人我执、断法我执。
祈愿三宝加持,师父慈悲给我们讲授唯识,通过学习唯识,早日增长智慧,断无明烦恼,愿自他有情早日明理,积聚资粮,成无上道。
答1:唯识主张一切诸法无有实体,都是由有情心识所建立,离识变现之外,无有任何实在,所以称为唯识。
答2:学习是为了了解什么是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因为不理解它的基础;学习唯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修行,断人我执、断法我执。
祈愿三宝加持,师父慈悲给我们讲授唯识,通过学习唯识,早日增长智慧,断无明烦恼,愿自他有情早日明理,积聚资粮,成无上道。
引用于 Lisa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2:501、唯识何意?
答:
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
心、心所,唯遮外境,不遺相應,內識生時似外境現
如有眩翳見發䋲等,此中都無少分實義。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答:
從教理上破解我們追求的色、聲、香、味、觸,其實都是我們心的顯現
從理上通達后找到煩惱的根
再從根上努力一一對治煩惱
1、唯识何意?
答:
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
心、心所,唯遮外境,不遺相應,內識生時似外境現
如有眩翳見發䋲等,此中都無少分實義。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答:
從教理上破解我們追求的色、聲、香、味、觸,其實都是我們心的顯現
從理上通達后找到煩惱的根
再從根上努力一一對治煩惱
引用于 宗乡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3:041、唯识何意?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没有离识之外的外境。如世尊言,一切罪中,意罚为大也。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无明大梦中惛睡,不能得醒。愿跟随师父,通过学习唯识,能破那么一点法我执,人我执,并尽可能带动有缘的人一起前进。
1、唯识何意?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没有离识之外的外境。如世尊言,一切罪中,意罚为大也。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无明大梦中惛睡,不能得醒。愿跟随师父,通过学习唯识,能破那么一点法我执,人我执,并尽可能带动有缘的人一起前进。
引用于 海慧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4:351,唯识何意?
答:唯者“独”有简别之义,如只有“识”没有其它东西。
识者:有了别诠辨之义。
故唯识:唯有内心,无心外境。就是只有内心的识,并没有心外的境。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答:学修目的是为了把唯识中所有的内容学懂学通。就能了知外面所有好的与不好的境,皆是自己的心识与自所造业力所变现的,如是就不会被外界的各种显现迷惑,破除人我执和法执。
祈愿上师三宝加持,早日断除我执与法执,从此不被烦恼所左右。增长诸佛菩萨的智慧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1,唯识何意?
答:唯者“独”有简别之义,如只有“识”没有其它东西。
识者:有了别诠辨之义。
故唯识:唯有内心,无心外境。就是只有内心的识,并没有心外的境。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答:学修目的是为了把唯识中所有的内容学懂学通。就能了知外面所有好的与不好的境,皆是自己的心识与自所造业力所变现的,如是就不会被外界的各种显现迷惑,破除人我执和法执。
祈愿上师三宝加持,早日断除我执与法执,从此不被烦恼所左右。增长诸佛菩萨的智慧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引用于 慧帆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4:481、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万法皆是识的变现,离识无外境。
2、成佛三主要道:出离心、空性正见、菩提心。
学唯识是为了树立空性正见,为学广论的毗婆舍那打基础,为成佛积累资粮。谢谢师父!跟着师父很快就学到中观,很欢喜,一步一步跟着师父向前走,愿望越走越稳越走越快……
1、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万法皆是识的变现,离识无外境。
2、成佛三主要道:出离心、空性正见、菩提心。
学唯识是为了树立空性正见,为学广论的毗婆舍那打基础,为成佛积累资粮。谢谢师父!跟着师父很快就学到中观,很欢喜,一步一步跟着师父向前走,愿望越走越稳越走越快……
引用于 慧文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5:051、唯识何意?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
2、学习唯识的目的与愿
破除我执,灭除烦恼,正见空性,直至成佛。
1、唯识何意?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
2、学习唯识的目的与愿
破除我执,灭除烦恼,正见空性,直至成佛。
引用于 静心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5:131、唯识何意?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
2、学习唯识的目的与愿
破除我执法执,灭除烦恼,证悟空性,直至成佛。
1、唯识何意?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
2、学习唯识的目的与愿
破除我执法执,灭除烦恼,证悟空性,直至成佛。
引用于 觉和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5:16唯识四组觉和
1、唯识何意?
答: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翳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即于此义有设难言。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答:学修唯识的目的为了破我执而证人无我、法无我,破法执而悟无法可说,从而断尽烦恼。转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成五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大圆镜智、法界体性智),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缘,心生智慧、得到解脱。
愿能跟随十德善知识通达唯识,传播唯识,兴盛唯识,共修共证菩提。
唯识四组觉和
1、唯识何意?
答: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翳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即于此义有设难言。
2、学修唯识目的与愿?
答:学修唯识的目的为了破我执而证人无我、法无我,破法执而悟无法可说,从而断尽烦恼。转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成五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大圆镜智、法界体性智),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缘,心生智慧、得到解脱。
愿能跟随十德善知识通达唯识,传播唯识,兴盛唯识,共修共证菩提。
引用于 雪蘭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5:281、唯识何意?
答:唯识指的是心法,识、心、意、了别同义,特点是遮除外境,万法唯心造,一切的外境都是心识影像。
2、学习唯识的目的与愿
答:学习唯识的目的,为了破除法无我,人无我;祈愿诸佛菩萨、师父慈悲加持,开启智慧,早日通达人无我,法无我的真谛,愿法界一切如母有情,都能够闻到佛法,遇到善知识,勤修福慧,得证菩提。
1、唯识何意?
答:唯识指的是心法,识、心、意、了别同义,特点是遮除外境,万法唯心造,一切的外境都是心识影像。
2、学习唯识的目的与愿
答:学习唯识的目的,为了破除法无我,人无我;祈愿诸佛菩萨、师父慈悲加持,开启智慧,早日通达人无我,法无我的真谛,愿法界一切如母有情,都能够闻到佛法,遇到善知识,勤修福慧,得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