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1、大乘什么意思?

大乘是用来区分小乘的,解释大乘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说:1,以法来判定大小乘,从修法上来说,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般若度)四摄(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是大乘。

2,从见解上来说,诸法无我是大乘,人无我是小乘。

总的来说就是,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的是大乘,只度自己和自己相关的是小乘。

冬去春又来 对这个帖子回复。
冬去春又来

大乘是发菩提心,所有一切众生,不管是怨是亲,不管有没有关系,远的近的,都要度完,一个不留。发菩提心就是大乘。

大乘是相对于小乘来说的 ,佛教里分大小乘,小乘是以自我解脱为目的,没有发度众生的愿。大乘则是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出生死。大小乘的简别是在心上,跟经纶没关系。

乘是运载,交通工具的意思,大乘就是大的交通工具,在佛教里面,主要是说普渡众生的修行方法。四摄六度,以菩提心去度众生。

大:广大 崇高 无量 之义.

乘:运载之义.

大乘:能够运载,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海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运载工具.

大乘是一种佛教派别区别于小乘,小乘以自了为目的,不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大乘是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不管冤亲有无关系远近等等,都要度完.大小乘区别主要在于发菩提心.

大乘包括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强调自利利他利益一切众生,提倡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修定智慧)为主的菩萨道.

答:大乘是简别小乘,大乘不是以是否大乘法来区分,而是以发心区分;

只为自己个人求解脱的,是小乘;发菩提心,救度一切众生,是大乘;

讲人无我的是小乘,讲法无我的是大乘;

大乘,有简小(区别于小乘)、运载(不仅仅令少数人得度)二义。

 

分法:

 

1. 以法判大小乘,

比如六度四摄是大乘法。

 

2. 以心判大小乘:

(1)心是大乘,修的法就是大乘。心是小乘,修大乘法也是小乘。

(2)心是大乘,如果一直修小乘法,也不一定能成佛。故必须学大乘法,比如六度四摄。

 

3. 以法性(见解)判大小乘:

诸法无我是大乘,人无我是小乘。

大乘是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无论是冤亲还是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都需要度完,有这个发心的就是大乘。

大乘是简别小乘的。

1、以发心判断:发菩提心,愿度一切如母有情为大乘。自度者,未发愿度一切如母有情者为小乘。

2、从见解判断持诸法无我见为大乘,持人无我为小乘。

大乘是简别小乘的,乘有运载之义。

有依法来判别大小乘的:比如六度四摄是大乘法。

有依发心来判别大小乘的:发菩提心的就是大乘,只求自己解脱的出离心就是小乘。

有依见解判别大小乘的:讲诸法无我是大乘,讲人无我是小乘。

 

乘有运载之意,大乘是为了区别于小乘。

有两种判法:

一、以法来判大小乘:讲人无我的是小乘,讲诸法无我的是大乘。

二、以发心来判大小乘:只发心自利是小乘,发了菩提心利一切有情是大乘,但发了菩提心只修小乘的法也是不一定能成佛的,只有发菩提心又修大乘法(六度四摄)才能成佛。

乘字义为运载之意,大乘小乘字面理解为:运载所容大为大乘,运载所容小为小乘。

容器可理解为发心:不仅只是想到自利,还发心利益一方众生,或是十方众生或是无量无边众生的心量。

所学的法也是能够对应能让众生得利益,就是提升个人能力,透过学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是发心还不行,还需提高个人能力,能帮助更多众生的智慧方法

以法的特性来判:讲诸法无我的为大乘

以心来判:修法的心是大乘的心(发菩提心)那么修的就是大乘

大乘是来鉴别小乘

一、以菩提心来判大小乘

二、以法来判大小乘

三、以见解来判:讲诸法无我是大乘;讲人无我是小乘法

大是广大、无量之义,乘是运载的意思。大乘就是发菩提心利益一切众生,行持六度四摄,将无量众生运载到涅槃彼岸。见解上认为诸法无我。

一是从发心来分:发菩提心,所有一切众生,不管冤亲,跟我有没有关系,远的近的,都要度完,一个也不留,发这个心的就是大乘。

一是从见解来看:承认法无我的是大乘,承认人无我的是小乘。

答:大乘是简别小乘,大乘不是以是否大乘法来区分,而是以发心区分;

 

只为自己个人求解脱的,是小乘;发菩提心,救度一切众生,是大乘;

 

讲人无我的是小乘,讲法无我的是大乘;

大小乘区别,从心来说,是菩提心发起是大乘,希求自利解脱是小乘。依见来判别,诸法无我是大乘,人无我是小乘。那么《大乘五蕴论》的“大乘”以造论观点来判别,世亲菩萨先造《俱舍》是根本乘以有部的观点,后以唯识的观点造了五蕴论,所以称《大乘五蕴论》。

 

大者,有七义。缘大,缘广大教法;行大,面向众生行广大行,自利利他;智大,了知二种无我;证大,能证无量功德;巧大,能善巧引导众生;事大,成就大菩提,了知大事因缘;乘者,运载之意,修之能够断诸烦恼,将众生运载到解脱成佛的彼岸。

因此,大乘有二义,1,这是一种解脱成佛的教法;2是指一种佛法教派。大小乘可以以见来判,如只讲人无我的,是小乘;人无我法无我都说的,是大乘;也可以以心来判,能发菩提心的是大乘,不能则是小乘。

是否发菩提心是判断大乘小乘的标准,大乘是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自利利他。行六度(1.布施度;2.持戒度;3.忍辱度;4.精进度;5.禅定度;6.般若度。)四摄。(1.布施摄;2.爱语摄;3.利行摄;4.同事摄。)

修证人无我的是小乘,修证诸法无我的是大乘。

修证人无我的是小乘,小乘是以自了为目的。

修证诸法无我的是大乘,大乘是发菩提心所有一切众生,不管是怨亲,有没有关系,都要度完,一个不留。

大小乘都在心上,不在经论上,大乘人去看是大乘,小乘人看也就变成小乘了。

6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