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归依
引用于 清祥 在 2024年12月15日, 下午2:191,皈依因为何?答;总有二因,1,通过学习下士道,三恶趣苦等等苦,於现法速极死亡,死亡之后,於所生处亦无自在,於诸黑白业它自在转。诸白净业势力微劣,诸黑恶业至极强力,故堕恶趣,此苦从十不善业增长一切恶行,心生恐怖。2,希求解脱,深信三宝有从彼中救护堪能。我当皈依三宝。故历力勤修二因。
2,皈依镜为何?答;(如百五十颂云)佛是断除一切烦恼,解脱一切怖喂苦,一切过失永断除者,是一切希求解脱者,应皈依此,赞叹三宝恭敬三宝功德,安住圣教。理应皈依,无欺处薄伽梵,佛法及僧伽,是求解脱者依护。
3,应皈依之相为何?此中分四,佛是极调善性,以断除一切烦恼及怖喂,证得一切功德,若无此功德,如同倒者依於倒者,不能从一切怖喂中救护故。第二,自己若无断除一切过失,证得一切功德,於一切种,度所化机,并无善巧方便者,從然皈依,亦不能成办所求救故。第三,佛具大悲故,若无大慈大悲,虽趣皈依,不能救护故。第四,不以一切财而供养,不以财养为喜,以正行而修供养为喜。
1,皈依因为何?答;总有二因,1,通过学习下士道,三恶趣苦等等苦,於现法速极死亡,死亡之后,於所生处亦无自在,於诸黑白业它自在转。诸白净业势力微劣,诸黑恶业至极强力,故堕恶趣,此苦从十不善业增长一切恶行,心生恐怖。2,希求解脱,深信三宝有从彼中救护堪能。我当皈依三宝。故历力勤修二因。
2,皈依镜为何?答;(如百五十颂云)佛是断除一切烦恼,解脱一切怖喂苦,一切过失永断除者,是一切希求解脱者,应皈依此,赞叹三宝恭敬三宝功德,安住圣教。理应皈依,无欺处薄伽梵,佛法及僧伽,是求解脱者依护。
3,应皈依之相为何?此中分四,佛是极调善性,以断除一切烦恼及怖喂,证得一切功德,若无此功德,如同倒者依於倒者,不能从一切怖喂中救护故。第二,自己若无断除一切过失,证得一切功德,於一切种,度所化机,并无善巧方便者,從然皈依,亦不能成办所求救故。第三,佛具大悲故,若无大慈大悲,虽趣皈依,不能救护故。第四,不以一切财而供养,不以财养为喜,以正行而修供养为喜。
引用于 庆莲 在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7:381. 答:皈依的因有2: ①通过学习知道了生命无常,恶趣可怕,想生生世世离开恶趣;
②对三宝有信心,深伩三宝能救恶趣苦。是归投,求救。
2.:答:皈依境是佛法僧三宝,是积累福报的良田,佛是医生,法是药品,僧人是护士。佛法及僧伽能够帮助我们消除心中的烦恼和执着,是解脱者的依护,
3.答:应皈之相:①须自已解脱一切怖畏,若自未解脱一切怖畏,如自躺陷泥淖中,不能救出其他陷淖者。佛是具足功德,心非常调柔,不会起烦恼,远离了恐怖颠倒梦想。②又有令他解胱怖畏之方便善巧。佛有能力善巧方便度化弟子。③对一切行大悲,无亲疏之分。佛是你不求他,他也想度你。④佛对财供不是很高兴。你如理学习、思惟、断恶修善了。佛就很高兴,你就能得到巨大的加持。
1. 答:皈依的因有2: ①通过学习知道了生命无常,恶趣可怕,想生生世世离开恶趣;
②对三宝有信心,深伩三宝能救恶趣苦。是归投,求救。
2.:答:皈依境是佛法僧三宝,是积累福报的良田,佛是医生,法是药品,僧人是护士。佛法及僧伽能够帮助我们消除心中的烦恼和执着,是解脱者的依护,
3.答:应皈之相:①须自已解脱一切怖畏,若自未解脱一切怖畏,如自躺陷泥淖中,不能救出其他陷淖者。佛是具足功德,心非常调柔,不会起烦恼,远离了恐怖颠倒梦想。②又有令他解胱怖畏之方便善巧。佛有能力善巧方便度化弟子。③对一切行大悲,无亲疏之分。佛是你不求他,他也想度你。④佛对财供不是很高兴。你如理学习、思惟、断恶修善了。佛就很高兴,你就能得到巨大的加持。
引用于 宗玲 在 2025年2月11日, 下午10:19答1:皈依因——①对恶趣生怖畏心②深信三宝有能力救我们离苦。
答2: 皈依境——佛,法,僧三宝。
答3:皈依之相——①自己解脱一切怖畏,证到无畏的位②如何度他人出布畏,有善巧方便。③普于一切无其亲疏,大悲遍转。④普利一切有恩无恩,是应归处。
答1:皈依因——①对恶趣生怖畏心②深信三宝有能力救我们离苦。
答2: 皈依境——佛,法,僧三宝。
答3:皈依之相——①自己解脱一切怖畏,证到无畏的位②如何度他人出布畏,有善巧方便。③普于一切无其亲疏,大悲遍转。④普利一切有恩无恩,是应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