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依学者之相
引用于 清祥 在 2024年8月3日, 下午11:01弟子,应正住不堕党类,若堕党執,就会遮蔽不见说法者的功德,你也不能得善妙的法意。应观自心,捨如是執。虽然具足正住,若无简別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二事慧力猶非是器。故须具慧解彼二说,则能弃舍无坚实品取诸坚实。纵有此二,仍非是器。故须有广大希求心。
弟子,应正住不堕党类,若堕党執,就会遮蔽不见说法者的功德,你也不能得善妙的法意。应观自心,捨如是執。虽然具足正住,若无简別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二事慧力猶非是器。故须具慧解彼二说,则能弃舍无坚实品取诸坚实。纵有此二,仍非是器。故须有广大希求心。
引用于 辉慧然 在 2024年8月4日, 下午8:39正住 具慧 希求
正住 不堕堂类 不贪着自宗 嗔他宗
具慧 简择 善说恶说 佛法和相似佛法
希求 对求法有希求 学法有意乐
略论释中说再增加 两条,1、敬法跟法师 2、属意听法要专心。
我们学习以上几条后要观察自己具备不具备,如果不具备要励力修作以期将来能做到。
正住 具慧 希求
正住 不堕堂类 不贪着自宗 嗔他宗
具慧 简择 善说恶说 佛法和相似佛法
希求 对求法有希求 学法有意乐
略论释中说再增加 两条,1、敬法跟法师 2、属意听法要专心。
我们学习以上几条后要观察自己具备不具备,如果不具备要励力修作以期将来能做到。
引用于 庆莲 在 2024年8月12日, 下午10:41答:自己具足弟子相,再去找善知识就容易些。如果弟子不具足相,是没有办法观察、选择善知识的。
依止善知识,弟子应具备的德相:
1.正住:弟子首先要正住。即.不堕党类,心不偏见。如:喜欢这个派,不喜欢那个派。有些人相信净土法门,但密宗、南传也是佛说的。你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就觉得是佛说的,自已不喜欢的部分就觉得不是佛说的,或者贬低,是不可以的,这是谤法,就永运都不能脱离烦恼。
2.具慧:虽然正住(不堕党类),但如果不具慧,也不具足弟子相。破坏佛法最厉害的是相似佛法。辨别善说、恶说是非常难的。作为弟子要具有智慧,才能观察到哪个是善说(对的),哪个是恶说(错的),哪个是正道,哪个是似道。不是重要的就把它放下,抓住心要、重点。
3.希求:仅仅正住、具慧,还不够。弟子相还包括“希求佛法”,没有希求,就如同画中人,得不到利益。所以有求法的意乐心,才是具备能学的条件。
4.尊敬法、法师:《四百论释》里加了两条弟子相。即敬重法和能说法的法师。
5.专心:听法的时候什么都不思惟,要一心一意地听。
然而宗大师按次第摄为弟子四相:
1.于其法具大希求。(先有希求心,才去听闻)
2.听闻之时善位其意。(专心)
3.于法、法师起大敬重。
4.弃会恶说(正直住),受取善说、弃舍违缘(具慧)。
答:自己具足弟子相,再去找善知识就容易些。如果弟子不具足相,是没有办法观察、选择善知识的。
依止善知识,弟子应具备的德相:
1.正住:弟子首先要正住。即.不堕党类,心不偏见。如:喜欢这个派,不喜欢那个派。有些人相信净土法门,但密宗、南传也是佛说的。你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就觉得是佛说的,自已不喜欢的部分就觉得不是佛说的,或者贬低,是不可以的,这是谤法,就永运都不能脱离烦恼。
2.具慧:虽然正住(不堕党类),但如果不具慧,也不具足弟子相。破坏佛法最厉害的是相似佛法。辨别善说、恶说是非常难的。作为弟子要具有智慧,才能观察到哪个是善说(对的),哪个是恶说(错的),哪个是正道,哪个是似道。不是重要的就把它放下,抓住心要、重点。
3.希求:仅仅正住、具慧,还不够。弟子相还包括“希求佛法”,没有希求,就如同画中人,得不到利益。所以有求法的意乐心,才是具备能学的条件。
4.尊敬法、法师:《四百论释》里加了两条弟子相。即敬重法和能说法的法师。
5.专心:听法的时候什么都不思惟,要一心一意地听。
然而宗大师按次第摄为弟子四相:
1.于其法具大希求。(先有希求心,才去听闻)
2.听闻之时善位其意。(专心)
3.于法、法师起大敬重。
4.弃会恶说(正直住),受取善说、弃舍违缘(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