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课思考题
引用于 觉乐 在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3:351、识、意、心三者是何关系?
心、意、识都是一个,一体异名,体都是一个东西,有的时候叫心,有的时候叫识,有的时候叫意。积集叫心,思量叫意,了别叫识。
2、最胜心是哪个?有哪四个理由说明是它是最胜心?
最胜的心,就是最胜的能够采集的,就是阿赖耶识;
四个理由:
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
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
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
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
3、最胜意是哪个?为何是最胜意?
第七识-----末那识;
缘阿赖耶识为境界的那个识,就是末那识。末那识不缘外的,只对内的,它就缘那个阿赖耶识,什么都不管,只把阿赖耶识抱住,认为是我爱、我见、我慢、我痴,跟它相应,就这个是“我”,其他的它不管。
“谓缘阿赖耶识为境,恒与我痴、我见、我慢、及我爱等相应之识”,这个是第七识,思量名意,它专是想到阿赖耶识是“我”,然后,它的心所法——的我爱、我慢、我痴、我见,都相应把这个阿赖耶执到。执到是“我”之后:“我痴”,认为这是我;“我见”,这是我,碰不得;“我慢”,贡高;最后,“我爱”,爱自己。这个是坏的东西都包完了,这四个“我”,是最坏的东西,一切烦恼从这四个东西发展出来的。
4、阿赖耶识为何又名阿陀那识?
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
“即此亦名阿陀那识”,因为“缘身为境界”,有一个名字叫阿陀那识。阿陀那识是执藏,“能执持身故”。
摄藏,就是执持自己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就阿赖耶识执住的。
5、识蕴包括哪些?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加上第七个染污意,就是末那识,再加上第八个阿赖耶识,这八个东西加起来,叫识蕴。
1、识、意、心三者是何关系?
心、意、识都是一个,一体异名,体都是一个东西,有的时候叫心,有的时候叫识,有的时候叫意。积集叫心,思量叫意,了别叫识。
2、最胜心是哪个?有哪四个理由说明是它是最胜心?
最胜的心,就是最胜的能够采集的,就是阿赖耶识;
四个理由:
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
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
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
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
3、最胜意是哪个?为何是最胜意?
第七识-----末那识;
缘阿赖耶识为境界的那个识,就是末那识。末那识不缘外的,只对内的,它就缘那个阿赖耶识,什么都不管,只把阿赖耶识抱住,认为是我爱、我见、我慢、我痴,跟它相应,就这个是“我”,其他的它不管。
“谓缘阿赖耶识为境,恒与我痴、我见、我慢、及我爱等相应之识”,这个是第七识,思量名意,它专是想到阿赖耶识是“我”,然后,它的心所法——的我爱、我慢、我痴、我见,都相应把这个阿赖耶执到。执到是“我”之后:“我痴”,认为这是我;“我见”,这是我,碰不得;“我慢”,贡高;最后,“我爱”,爱自己。这个是坏的东西都包完了,这四个“我”,是最坏的东西,一切烦恼从这四个东西发展出来的。
4、阿赖耶识为何又名阿陀那识?
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
“即此亦名阿陀那识”,因为“缘身为境界”,有一个名字叫阿陀那识。阿陀那识是执藏,“能执持身故”。
摄藏,就是执持自己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就阿赖耶识执住的。
5、识蕴包括哪些?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加上第七个染污意,就是末那识,再加上第八个阿赖耶识,这八个东西加起来,叫识蕴。
引用于 天涯111 在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5:071、识、意、心三者是何关系?
答:心、意、识都是一个,一体异名,体都是一个东西,有的时候叫心,有的时候叫识,有的时候叫意。为什么叫心?“能采集故”,从它能够积集的、采集的这个意义来说,叫心。
积集叫心,思量叫意,了别叫识。
积集,积拢来、集起来,叫心。
思量,心里边思量,思,思想的思,量就是质量的量,思量叫意。
了别叫识。
2、最胜心是哪个?有哪四个理由说明是它是最胜心?
答:最胜心是阿赖耶识。
第一个理由,此(阿赖耶识)能采集诸行种子故。
第二个,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
第三个,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
第四个,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
3、最胜意是哪个?为何是最胜意?
答:最胜意是指第七识,末那识。
谓缘藏识为境之识,就是缘阿赖耶识,藏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也翻成藏,阿赖耶识就是藏识,缘就是执着的意思。
缘阿赖耶识为境之识,它的特点主要是缘藏识,它不缘其它的。在缘阿赖耶识的时候,染污意它同时跟几个烦恼----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就是染污意跟着这四个烦恼同时生起,同时加强了阿赖耶识执著为“我”。
4、阿赖耶识为何又名阿陀那识?
答:又此亦名阿陀那识,为什么叫阿陀那识?执持身故。阿陀那识可以执持你的身体,使身体不坏,如果阿陀那识离开你的身体,身体就会腐烂,就会坏掉。
5、识蕴包括哪些?
答:识蕴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1、识、意、心三者是何关系?
答:心、意、识都是一个,一体异名,体都是一个东西,有的时候叫心,有的时候叫识,有的时候叫意。为什么叫心?“能采集故”,从它能够积集的、采集的这个意义来说,叫心。
积集叫心,思量叫意,了别叫识。
积集,积拢来、集起来,叫心。
思量,心里边思量,思,思想的思,量就是质量的量,思量叫意。
了别叫识。
2、最胜心是哪个?有哪四个理由说明是它是最胜心?
答:最胜心是阿赖耶识。
第一个理由,此(阿赖耶识)能采集诸行种子故。
第二个,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
第三个,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
第四个,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
3、最胜意是哪个?为何是最胜意?
答:最胜意是指第七识,末那识。
谓缘藏识为境之识,就是缘阿赖耶识,藏识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也翻成藏,阿赖耶识就是藏识,缘就是执着的意思。
缘阿赖耶识为境之识,它的特点主要是缘藏识,它不缘其它的。在缘阿赖耶识的时候,染污意它同时跟几个烦恼----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就是染污意跟着这四个烦恼同时生起,同时加强了阿赖耶识执著为“我”。
4、阿赖耶识为何又名阿陀那识?
答:又此亦名阿陀那识,为什么叫阿陀那识?执持身故。阿陀那识可以执持你的身体,使身体不坏,如果阿陀那识离开你的身体,身体就会腐烂,就会坏掉。
5、识蕴包括哪些?
答:识蕴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引用于 慧阳 在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6:421.都是识蕴,也叫心,能收集、采集的。也叫意,思量。也叫识,了别。
2.最胜心:阿赖耶识。
一、能采集诸行种子故。
二、又此形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流转。
三、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
四、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
3.最胜意:第七识末那识。
只缘阿赖耶识的见分执著为我,末那识不缘外的,只缘内的,只把阿赖耶识抱住,认为是我爱、我见、我慢、我痴、跟它相应,这四个我是最坏的,一切的烦恼都是从这四个东西发展出来的,直到证了阿罗汉果或者入了灭尽定,第七识才会灭掉了。
4.阿赖耶识又名阿陀那识,阿陀那识是执藏,能执持身故,因为有阿陀那识的摄持,让身不坏,也是阿赖耶识的功能。
5.识蕴:包含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1.都是识蕴,也叫心,能收集、采集的。也叫意,思量。也叫识,了别。
2.最胜心:阿赖耶识。
一、能采集诸行种子故。
二、又此形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流转。
三、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
四、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识,执持身故。
3.最胜意:第七识末那识。
只缘阿赖耶识的见分执著为我,末那识不缘外的,只缘内的,只把阿赖耶识抱住,认为是我爱、我见、我慢、我痴、跟它相应,这四个我是最坏的,一切的烦恼都是从这四个东西发展出来的,直到证了阿罗汉果或者入了灭尽定,第七识才会灭掉了。
4.阿赖耶识又名阿陀那识,阿陀那识是执藏,能执持身故,因为有阿陀那识的摄持,让身不坏,也是阿赖耶识的功能。
5.识蕴:包含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引用于 如意 在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6:521、识、意、心三者是何关系?
答:心、意、识三者是一体异名。积集叫心,思量叫意,了别叫识。
2、最胜心是哪个?有哪四个理由说明是它是最胜心?
答:最胜心是第八阿赖耶识。 四个理由: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
3、最胜意是哪个?为何是最胜意?
答:最胜意是第七是末那识。 因为末那识不缘外的只对内的,它就缘阿赖耶识,什么都不管,只把阿赖耶识抱住,从凡夫一直没有证到阿罗汉或者没有成佛之前,它一直相续随转,不离开阿赖耶识。
4、阿赖耶识为何又名阿陀那识?
答:因为阿赖耶识也缘自己的身,然后执着这个身就是我,阿陀那识是执住身不让它变坏,所以这也是阿赖耶识的功能。
5、识蕴包括哪些?
答:识蕴包括:六转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及染污意第七末那识,再加上第八阿赖耶识。
1、识、意、心三者是何关系?
答:心、意、识三者是一体异名。积集叫心,思量叫意,了别叫识。
2、最胜心是哪个?有哪四个理由说明是它是最胜心?
答:最胜心是第八阿赖耶识。 四个理由:此能采集诸行种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又由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
3、最胜意是哪个?为何是最胜意?
答:最胜意是第七是末那识。 因为末那识不缘外的只对内的,它就缘阿赖耶识,什么都不管,只把阿赖耶识抱住,从凡夫一直没有证到阿罗汉或者没有成佛之前,它一直相续随转,不离开阿赖耶识。
4、阿赖耶识为何又名阿陀那识?
答:因为阿赖耶识也缘自己的身,然后执着这个身就是我,阿陀那识是执住身不让它变坏,所以这也是阿赖耶识的功能。
5、识蕴包括哪些?
答:识蕴包括:六转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及染污意第七末那识,再加上第八阿赖耶识。
引用于 水中月 在 2024年12月15日, 下午2:541、识、意、心三者是何关系?
答:积集叫心,思量叫意,了别叫识。
积集,积拢来、集起来,叫心。
思量,心里边思量,思,思想的思,量就是质量的量,思量叫意。
2、最胜心是哪个?有哪四个理由说明是它是最胜心?
答:最胜心是阿赖耶识。
①阿赖耶识能采集诸行种子②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
③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
④阿赖耶识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
3、最胜意是哪个?为何是最胜意?
答:最胜意是末那识。
缘阿赖耶识为境界的那个识,就是末那识。末那识不缘外的,只对内的,它就缘那个阿赖耶识,什么都不管,只把阿赖耶识抱住,认为是我爱、我见、我慢、我痴,跟它相应,就这个是“我”,其他的它不管。
4、阿赖耶识为何又名阿陀那识?
答:阿赖耶识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
即此亦名阿陀那识,因为“缘身为境界”,有一个名字叫阿陀那识。阿陀那识是执藏,“能执持身故”。
摄藏,就是执持自己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就阿赖耶识执住的。能执持身故,因为有阿陀那识的摄持,让身不坏,也是阿赖耶识的功能。
5、识蕴包括哪些?
答:识蕴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加上第七个染污意(末那识),再加上第八个阿赖耶识。
1、识、意、心三者是何关系?
答:积集叫心,思量叫意,了别叫识。
积集,积拢来、集起来,叫心。
思量,心里边思量,思,思想的思,量就是质量的量,思量叫意。
2、最胜心是哪个?有哪四个理由说明是它是最胜心?
答:最胜心是阿赖耶识。
①阿赖耶识能采集诸行种子②又此行相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转故
③此识从灭尽定、无想定、无想天起者,了别境界转识复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生起。又令生死流转回还故
④阿赖耶识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
3、最胜意是哪个?为何是最胜意?
答:最胜意是末那识。
缘阿赖耶识为境界的那个识,就是末那识。末那识不缘外的,只对内的,它就缘那个阿赖耶识,什么都不管,只把阿赖耶识抱住,认为是我爱、我见、我慢、我痴,跟它相应,就这个是“我”,其他的它不管。
4、阿赖耶识为何又名阿陀那识?
答:阿赖耶识谓能摄藏一切种子,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
即此亦名阿陀那识,因为“缘身为境界”,有一个名字叫阿陀那识。阿陀那识是执藏,“能执持身故”。
摄藏,就是执持自己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就阿赖耶识执住的。能执持身故,因为有阿陀那识的摄持,让身不坏,也是阿赖耶识的功能。
5、识蕴包括哪些?
答:识蕴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加上第七个染污意(末那识),再加上第八个阿赖耶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