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课思考题
引用于 天涯111 在 2024年12月6日, 下午2:181、寻伺分别以何为性?
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
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
以何为业?
寻伺,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
妄想症,相思病,失眠,精神病。
如何对治恶的寻伺?
应当制止自己,克制自己,不做意,有正知正念。修善的寻伺。
2、如何修寻伺?
要产生强烈的寻伺心所,一定要修定,修定之后,透过修定得到初禅,寻伺就是最圆满,最强的寻伺。
3、如何简別寻、伺、思?请举例说明。
寻和伺的相同点都是不定心所。
寻是指名相,意言。而伺是指去分析这些名相和意言。比如,打坐的时候心里会反复想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就是寻,伺就是仔细去分析,思维皈依佛是什么,皈依法是什么,皈依僧是什么。
思就是思心所,寻伺是在思的基础上产生的。
1、寻伺分别以何为性?
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
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
以何为业?
寻伺,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
妄想症,相思病,失眠,精神病。
如何对治恶的寻伺?
应当制止自己,克制自己,不做意,有正知正念。修善的寻伺。
2、如何修寻伺?
要产生强烈的寻伺心所,一定要修定,修定之后,透过修定得到初禅,寻伺就是最圆满,最强的寻伺。
3、如何简別寻、伺、思?请举例说明。
寻和伺的相同点都是不定心所。
寻是指名相,意言。而伺是指去分析这些名相和意言。比如,打坐的时候心里会反复想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就是寻,伺就是仔细去分析,思维皈依佛是什么,皈依法是什么,皈依僧是什么。
思就是思心所,寻伺是在思的基础上产生的。
引用于 如意 在 2024年12月6日, 下午5:441、寻伺分别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恶的寻伺?
答:寻:令心粗相分别为性。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伺:令心细相分别为性。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会引发妄想症、神经病、相思病、失眠症。 要有正知正念,缘善的修寻伺。
2、如何修寻伺?
答:先听闻把名言记住,打坐的时候,再去把这些名言能不断地、不乱的挨个在心里忆念,然后再去思维名言当中的意思,很细地去思维更深层的意思。要产生强烈的寻伺心所,一定要修定,跟三摩地心所合起来,三摩地心所的力量生起来的时候,一定能得到寻伺。
3、如何简別寻、伺、思?请举例说明。
答:共同点:谓思慧差别;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不同点:寻是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伺是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 意言之后对这个东西产生了一个思,一个思维,在思维它为什么叫领纳,什么叫了别等,这个时候产生一个慧的感觉,这个时候才叫寻,它是粗的。等到你分析这些东西有没有自性,它存在不存在?成立不成立?有没有?然后有个更深的一个叫伺,寻伺就出来了。
1、寻伺分别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恶的寻伺?
答:寻:令心粗相分别为性。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伺:令心细相分别为性。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会引发妄想症、神经病、相思病、失眠症。 要有正知正念,缘善的修寻伺。
2、如何修寻伺?
答:先听闻把名言记住,打坐的时候,再去把这些名言能不断地、不乱的挨个在心里忆念,然后再去思维名言当中的意思,很细地去思维更深层的意思。要产生强烈的寻伺心所,一定要修定,跟三摩地心所合起来,三摩地心所的力量生起来的时候,一定能得到寻伺。
3、如何简別寻、伺、思?请举例说明。
答:共同点:谓思慧差别;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不同点:寻是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伺是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 意言之后对这个东西产生了一个思,一个思维,在思维它为什么叫领纳,什么叫了别等,这个时候产生一个慧的感觉,这个时候才叫寻,它是粗的。等到你分析这些东西有没有自性,它存在不存在?成立不成立?有没有?然后有个更深的一个叫伺,寻伺就出来了。
引用于 慧阳 在 2024年12月6日, 下午7:531.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
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
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心理疾病:妄想症、失眠、神经病、发疯、相思病、严重轻生、研究外道的风水打卦的容易走火入魔、身体出问题。
对治:跟随善知识系统闻思修、正知正念。
2.如何修:重复忆念、串习、打坐、修定、跟三摩地心所结合起来,得到初禅。
3.寻:是在心里粗的去分别。
伺:是在心里仔细的去分别。
思:是令心造作意业为性。
寻和伺:是思心所和慧心所结合的力量,是寻伺的体性。
比如:背书,我记起来清晰的背出来了,是寻,背书的时候,同时也在思维书里面的内容,是伺,但是这其中寻伺的产生,都需要有思心所的参与。
1.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
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
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心理疾病:妄想症、失眠、神经病、发疯、相思病、严重轻生、研究外道的风水打卦的容易走火入魔、身体出问题。
对治:跟随善知识系统闻思修、正知正念。
2.如何修:重复忆念、串习、打坐、修定、跟三摩地心所结合起来,得到初禅。
3.寻:是在心里粗的去分别。
伺:是在心里仔细的去分别。
思:是令心造作意业为性。
寻和伺:是思心所和慧心所结合的力量,是寻伺的体性。
比如:背书,我记起来清晰的背出来了,是寻,背书的时候,同时也在思维书里面的内容,是伺,但是这其中寻伺的产生,都需要有思心所的参与。
引用于 水中月 在 2024年12月6日, 下午8:491、寻伺分别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恶的寻伺?
答: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
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
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心理疾病→妄想症、神经病、相思病、失眠症
对冶→依善知识闻思修,保持正知正念。
2、如何修寻伺?
答::先听闻名言让内心铭记,打坐时在内心不断把这些名言患习,无错的忆念思维其内涵,细细地去思维更深层的意思。寻伺心所,一定要修定,跟三摩地心所合起来,三摩地心所的力量若能生起,寻伺便能生起。
3、如何简別寻、伺、思?请举例说明。
答:共同点→不定心所,都是思慧差别。
不同点→寻是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伺是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 思是思心所令心造作意业为性,属五遍行心所
1、寻伺分别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恶的寻伺?
答: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
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
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心理疾病→妄想症、神经病、相思病、失眠症
对冶→依善知识闻思修,保持正知正念。
2、如何修寻伺?
答::先听闻名言让内心铭记,打坐时在内心不断把这些名言患习,无错的忆念思维其内涵,细细地去思维更深层的意思。寻伺心所,一定要修定,跟三摩地心所合起来,三摩地心所的力量若能生起,寻伺便能生起。
3、如何简別寻、伺、思?请举例说明。
答:共同点→不定心所,都是思慧差别。
不同点→寻是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伺是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 思是思心所令心造作意业为性,属五遍行心所
引用于 觉乐 在 2024年12月9日, 下午5:021、寻伺分别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恶的寻伺?
云何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云何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妄想症,精神病,失眠,相思病,走火入魔等;
跟随善知识闻思修佛法,保持正知正念,修善的寻伺。
2、如何修寻伺?
心里先忆念这个名言(概念),然后再去寻求那个意言分别,结合三摩地心所,到最后会产生思慧跟修慧,例如地水火风,先心里忆念这几个名言,然后再通过打坐一个一个深入思维,地水火风的体性都是什么,眼睛是否能看到等,如此不断思维就会产生寻伺。
3、如何简別寻、伺、思?请举例说明。
寻、伺的共同点:都是修出来的,都是不定心所,都是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体都是是思心所跟慧心所两个合拢来的。
寻、伺、思的共同点:都是不定心所。
不同点:
云何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意言者,谓是意识,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分别粗相者,谓寻求瓶衣车乘等之粗相。
云何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细相者,谓于瓶衣等,分别细相成不成等差别之义。
云何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以俱非,令心造作意业为性。此性若有,识攀缘用即现在前,犹如磁石引铁令动,能推善不善无记心为业。
思是五遍行心所之一,寻伺的体是思心所跟慧心所两个合拢来的。
思是不用修的,寻伺是需要修出来的;
例如地水火风,思就是想到了地水火风跑去查资料什么是地水火风(令心造作意业,然后发动身语去做事),寻就是先心里忆念这几个名言,伺是通过打坐一个一个深入思维,地水火风的体性都是什么,眼睛是否能看到等,如此不断思维就会产生寻伺。
1、寻伺分别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恶的寻伺?
云何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云何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
妄想症,精神病,失眠,相思病,走火入魔等;
跟随善知识闻思修佛法,保持正知正念,修善的寻伺。
2、如何修寻伺?
心里先忆念这个名言(概念),然后再去寻求那个意言分别,结合三摩地心所,到最后会产生思慧跟修慧,例如地水火风,先心里忆念这几个名言,然后再通过打坐一个一个深入思维,地水火风的体性都是什么,眼睛是否能看到等,如此不断思维就会产生寻伺。
3、如何简別寻、伺、思?请举例说明。
寻、伺的共同点:都是修出来的,都是不定心所,都是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体都是是思心所跟慧心所两个合拢来的。
寻、伺、思的共同点:都是不定心所。
不同点:
云何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意言者,谓是意识,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分别粗相者,谓寻求瓶衣车乘等之粗相。
云何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细相者,谓于瓶衣等,分别细相成不成等差别之义。
云何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以俱非,令心造作意业为性。此性若有,识攀缘用即现在前,犹如磁石引铁令动,能推善不善无记心为业。
思是五遍行心所之一,寻伺的体是思心所跟慧心所两个合拢来的。
思是不用修的,寻伺是需要修出来的;
例如地水火风,思就是想到了地水火风跑去查资料什么是地水火风(令心造作意业,然后发动身语去做事),寻就是先心里忆念这几个名言,伺是通过打坐一个一个深入思维,地水火风的体性都是什么,眼睛是否能看到等,如此不断思维就会产生寻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