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第四十五课思考题

1、五蕴和十二处范围宽窄如何?请说出原因。

2、色和色处有何区别?

3、何为有为法、无为法?

4、结合《五蕴论》,请简单解释《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是何意?

1、五蕴和十二处范围宽窄如何?请说出原因。

十二处比五蕴要宽,因为十二处的法处包含了无为法,五蕴不摄无为法,五蕴里都是有为法。

有为法是迁流造作的,是有生灭的,无常的、刹那刹那变化的;

无为法是不迁流造作的,没有生灭的,也没有无常、刹那变化;

蕴是积聚的意思,无为法没有办法积聚,所以不在五蕴的范围内。

2、色和色处有何区别?

色是指整个色蕴,范围比色处大,色蕴包含了内色五根,外色五境还有无表色,色处只是外色五境里面的其中一个,色处只分为显色、形色、表色。

3、何为有为法、无为法?

有为法是迁流造作的,是有生灭的,无常的、刹那刹那变化的;

无为法是不迁流造作的,没有生灭的,也没有无常、刹那变化。

4、结合《五蕴论》,请简单解释《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是何意?

照见五蕴皆空,就是五蕴里并没有一个我,平常起烦恼都是五蕴因缘和合后起的烦恼,我们把这个五蕴执着为我,其实一步一步分解下来五蕴里并没有一个我,所以是照见五蕴(自性)皆空;最后我们是要成佛证得无我的空性,所以最后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就是十二处,五蕴十二处都是自性皆空了。

1、五蕴和十二处范围宽窄如何?请说出原因。

答:五蕴范围比十二处窄,因为五蕴中没有安立无为法,十二处中的法处则包含了无为法。

2、色和色处有何区别?

答:色指的是整体的色蕴,色处只是眼根所对境界,包含显色形色表色这些眼根能缘见的色法。

3、何为有为法、无为法?

答:有为法是指有生灭的,流迁造作的,具备无常性质的法。无为法是与之相违,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迁流造作的性质。

4、结合《五蕴论》,请简单解释《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是何意?

答:按照唯识宗中五蕴论的意趣,诸法因缘起,五蕴皆空并不是说五蕴没有,否定五蕴的存在,而是在甚深的禅定里通过观察修,发现五蕴中每一蕴都是依种种缘起并非独立实有的存在。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中的无并不是说 没有眼睛鼻子嘴巴 ,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的意思,而是说比如眼识,必须观待自身眼根和外境的色处才能升起,非独立实有。通过这样一样一样的观察分析,最终发现这个安立在五蕴上的我也并非独立实有 ,以此来破除我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