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引用于 limei 在 2024年7月7日, 下午1:13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答:(一)覆口者,如身在法会而心驰成都,或昏昏欲睡,如狮王听琵琶声而心别注,猎人扣弦而犹不闻。或听法时人定,或于座中另阅他书,均犯器口倒覆之弊。
(二)不净者,如闻《朗忍》,而发心为现世安乐。或虽为后世,但求一己之解脱,即属不净。又所闻之法,本为断烦恼,而听者发心为现世利乐,则所闻实为烦恼之助伴。又所闻虽大乘,而发心非乘,甚或心存考验说法人之善巧与否,均属不净。(三)下有漏罅,喻如闻法虽专一,发心亦纯洁。然于法会散后,即置之脑后,亦不能摄持受用。
2、如何对治三过?
答:重言谛听者,即为对治覆口。
云善思念者,即为对治不净。
云切勿忘失,即为对治漏罅。
3、您认为您有病吗?
答:我自己认为是有病的。
什么表现?
答:上面的三过都有。
如何治?
答:认真跟师父学习正去。祈求上师三宝加持违緣消灭。
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答:(一)覆口者,如身在法会而心驰成都,或昏昏欲睡,如狮王听琵琶声而心别注,猎人扣弦而犹不闻。或听法时人定,或于座中另阅他书,均犯器口倒覆之弊。
(二)不净者,如闻《朗忍》,而发心为现世安乐。或虽为后世,但求一己之解脱,即属不净。又所闻之法,本为断烦恼,而听者发心为现世利乐,则所闻实为烦恼之助伴。又所闻虽大乘,而发心非乘,甚或心存考验说法人之善巧与否,均属不净。(三)下有漏罅,喻如闻法虽专一,发心亦纯洁。然于法会散后,即置之脑后,亦不能摄持受用。
2、如何对治三过?
答:重言谛听者,即为对治覆口。
云善思念者,即为对治不净。
云切勿忘失,即为对治漏罅。
3、您认为您有病吗?
答:我自己认为是有病的。
什么表现?
答:上面的三过都有。
如何治?
答:认真跟师父学习正去。祈求上师三宝加持违緣消灭。
引用于 Lisa 在 2024年7月7日, 下午4:20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答:
听法时昏昏欲睡,无法专注,或者阅读其他的书籍会导致覆嚣;
发心不清净,如发为了现世安乐去听法,或者为了求一己之解脱而去听法会导致不净嚣;
下课后将上课是的法义忘记,没有串习,不能摄持受用会导致漏器。
2、如何对治三过?
答:
谛听对治覆嚣
善思念对治不净器
勿妄失对治漏嚣
3、您认为您有病吗?什么表现?如何治?
答:
是个覆嚣,听法时开小差,各种小动作,自我要求,必须对法和法师恭敬,一切法从恭敬中求;
是个漏器,下课后没有串习,学法如同赶场一样,缺乏思维,放慢学习的节奏,养成思考的习惯。
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答:
听法时昏昏欲睡,无法专注,或者阅读其他的书籍会导致覆嚣;
发心不清净,如发为了现世安乐去听法,或者为了求一己之解脱而去听法会导致不净嚣;
下课后将上课是的法义忘记,没有串习,不能摄持受用会导致漏器。
2、如何对治三过?
答:
谛听对治覆嚣
善思念对治不净器
勿妄失对治漏嚣
3、您认为您有病吗?什么表现?如何治?
答:
是个覆嚣,听法时开小差,各种小动作,自我要求,必须对法和法师恭敬,一切法从恭敬中求;
是个漏器,下课后没有串习,学法如同赶场一样,缺乏思维,放慢学习的节奏,养成思考的习惯。
引用于 觉乐 在 2024年7月8日, 下午1:03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跟自己的认知相关,没有想过透过听法要解决什么问题,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充满贪嗔痴三毒的病人,也没有意识到法的重要性,所以听法的时候就会出现以下三过:
(一)覆器者,如身在法会而心驰成都。或昏昏欲睡,如狮王听琵琶声而心别注,猎人扣弦而犹不闻。或听法时入定。或于座中另阅他书。均犯器口倒覆之弊。
(二)不净者,如闻《朗忍》,而发心为现世安乐。或虽为后世,但求一己之解脱,即属不净。又
所闻之法,本为断烦恼,而听者发心为现世利乐,则所闻实为烦恼之助伴。又所闻虽大乘,而发心非大乘,甚或心存考验说法人之善巧与否,均属不净。
(三)下有漏器,喻如闻法虽专一,发心亦纯洁。然于法会散后,即置之脑后,亦不能摄持受用。
2、如何对治三过?
要意识到法的重要性,为治彼三过故,经中常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对治不净,切勿忘失。
也要靠六种想来对治三过:
初、于己须如病者想
二、于说法者须如医师想
三、于教法生起药物想
四、于修行生起疗病想
五、于如来须作正士想
六、于正法眼生起久住想
3、您认为您有病吗?什么表现?如何治?
有的,三毒全部都有,不断闻思修,每天要坚持不懈听闻佛法,课后要讨论完成思考题,平常生活中时刻观察自己的内心情绪变化,不断用佛法来对治自己的烦恼。
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跟自己的认知相关,没有想过透过听法要解决什么问题,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充满贪嗔痴三毒的病人,也没有意识到法的重要性,所以听法的时候就会出现以下三过:
(一)覆器者,如身在法会而心驰成都。或昏昏欲睡,如狮王听琵琶声而心别注,猎人扣弦而犹不闻。或听法时入定。或于座中另阅他书。均犯器口倒覆之弊。
(二)不净者,如闻《朗忍》,而发心为现世安乐。或虽为后世,但求一己之解脱,即属不净。又
所闻之法,本为断烦恼,而听者发心为现世利乐,则所闻实为烦恼之助伴。又所闻虽大乘,而发心非大乘,甚或心存考验说法人之善巧与否,均属不净。
(三)下有漏器,喻如闻法虽专一,发心亦纯洁。然于法会散后,即置之脑后,亦不能摄持受用。
2、如何对治三过?
要意识到法的重要性,为治彼三过故,经中常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对治不净,切勿忘失。
也要靠六种想来对治三过:
初、于己须如病者想
二、于说法者须如医师想
三、于教法生起药物想
四、于修行生起疗病想
五、于如来须作正士想
六、于正法眼生起久住想
3、您认为您有病吗?什么表现?如何治?
引用于 觉和 在 2024年7月9日, 上午7:25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答:(一)覆器者,如身在法会而心驰成都,或昏昏欲睡,如狮王听琵琶声而心别注,猎人扣弦而犹不闻。或于座中另阅他书、看手机微信、刷短视频、不断打接电话等,再大的法雨都装不进去,均犯覆器之弊。
(二)不净器者,如闻《广论》,而发心为求现世安乐,或只求一己之解脱,或带着分别心来挑毛病的,或者来抄袭为谋利益的,均属不净器。
(三)漏器,喻如闻法虽专一,发心亦纯洁。然于法会散后,即置之脑后,没有进一步思惟,不能深刻理解运用的,故不能摄持受用。
2、如何对治三过?
答: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谛听,能断覆器之过;
善思之,能断漏器之过;
善念之。能断不净器之过。
3、您认为您有病吗?
答:我认为自己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听法的时候不能一心一意,常常妄念纷飞,口念发起殊胜菩提心,生活中一遇到镜像时把听的法都抛之脑后,烦恼五毒俱全。
如何治?
答:以殷重的信敬心跟师父学习《广论》,时时忆念师父的功德,精进修习,祈求上师三宝加持违緣消灭。
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答:(一)覆器者,如身在法会而心驰成都,或昏昏欲睡,如狮王听琵琶声而心别注,猎人扣弦而犹不闻。或于座中另阅他书、看手机微信、刷短视频、不断打接电话等,再大的法雨都装不进去,均犯覆器之弊。
(二)不净器者,如闻《广论》,而发心为求现世安乐,或只求一己之解脱,或带着分别心来挑毛病的,或者来抄袭为谋利益的,均属不净器。
(三)漏器,喻如闻法虽专一,发心亦纯洁。然于法会散后,即置之脑后,没有进一步思惟,不能深刻理解运用的,故不能摄持受用。
2、如何对治三过?
答: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谛听,能断覆器之过;
善思之,能断漏器之过;
善念之。能断不净器之过。
3、您认为您有病吗?
答:我认为自己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听法的时候不能一心一意,常常妄念纷飞,口念发起殊胜菩提心,生活中一遇到镜像时把听的法都抛之脑后,烦恼五毒俱全。
如何治?
答:以殷重的信敬心跟师父学习《广论》,时时忆念师父的功德,精进修习,祈求上师三宝加持违緣消灭。
引用于 觉瑜 在 2024年7月10日, 上午10:38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产生三过的根源是无明,无信心。
(一)覆器者,如身在法会而心驰成都,或昏昏欲睡,如狮王听琵琶声而心别注,猎人扣弦而犹不闻。或听法时入定,或于座中另阅他书,均犯器口倒覆之弊。
(二)不净器者,闻法时发心为现世安乐,或虽为后世,但求一己之解脱,即属不净。又所闻之法,本为断烦恼,而听者发心为现世利乐,则所闻实为烦恼之助伴。又所闻虽大乘,而发心非大乘,甚或心存考验说法人之善巧与否,均属不净。
(三)漏器者,喻如闻法虽专一,发心亦纯洁,然于法会散后,即置之脑后,没有进一步思惟,不能深刻理解运用的,故不能摄持受用。
2. 如何对治三过?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谛听,能断覆器之过。
善思之,能断漏器之过。
善念之,能断不净器之过。
3. 您认为您有病吗?什么表现?如何治?
我有贪嗔痴的病。贪的表现是:虽然我从小物欲不强烈,衣着朴素,饮食清淡,但还是有贪的病,比如喜欢听别人的赞美和认可,喜欢舒适的环境。嗔的表现是:当别人误解、无中生有、说妄语时,我会恼怒。痴的表现是:还是会执着过去,妄想未来,还是不能看破一切皆为虚幻。
如何治:要敢于发心,发出离心、空性正见、菩提心。须精进闻思修、戒定慧,事上练,心上磨,每天坚持。
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产生三过的根源是无明,无信心。
(一)覆器者,如身在法会而心驰成都,或昏昏欲睡,如狮王听琵琶声而心别注,猎人扣弦而犹不闻。或听法时入定,或于座中另阅他书,均犯器口倒覆之弊。
(二)不净器者,闻法时发心为现世安乐,或虽为后世,但求一己之解脱,即属不净。又所闻之法,本为断烦恼,而听者发心为现世利乐,则所闻实为烦恼之助伴。又所闻虽大乘,而发心非大乘,甚或心存考验说法人之善巧与否,均属不净。
(三)漏器者,喻如闻法虽专一,发心亦纯洁,然于法会散后,即置之脑后,没有进一步思惟,不能深刻理解运用的,故不能摄持受用。
2. 如何对治三过?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谛听,能断覆器之过。
善思之,能断漏器之过。
善念之,能断不净器之过。
3. 您认为您有病吗?什么表现?如何治?
我有贪嗔痴的病。贪的表现是:虽然我从小物欲不强烈,衣着朴素,饮食清淡,但还是有贪的病,比如喜欢听别人的赞美和认可,喜欢舒适的环境。嗔的表现是:当别人误解、无中生有、说妄语时,我会恼怒。痴的表现是:还是会执着过去,妄想未来,还是不能看破一切皆为虚幻。
如何治:要敢于发心,发出离心、空性正见、菩提心。须精进闻思修、戒定慧,事上练,心上磨,每天坚持。
引用于 帅雅馨 在 2024年7月10日, 下午4:36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覆器是到现场来听课心不在焉、昏昏欲睡(身心粗重)或者是心很乱而做其它的事。
不净器是来听课的动机不好,不是来学习的。或者为了后世,但只是为了自己现世安乐,没有为利益一切众生
漏器是听完课之后,书本一合也不复习,也不思维,也不讨论,过了几天就全部忘记了。
2、如何对治三过?
依六种想对治三过
1、先要想自己是病人,我的烦恼很厉害,烦恼很重
2、自己有病,一定要治病,治病靠什么?靠医师。
3、把善知识看作是医生想,把善知识讲的法,要看作药品一样。
4、听闻之后,回去按时去修一个月,半个月。起了疗病想,天天去修。
5、我们对佛说的任何法,要做正士想。佛不说假话。
6、我们要把佛法看成自己的眼目一样,要生久住想,就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去保护佛法。
认真听闻对治覆器
思维、讨论、串习勿忘失对治漏器
意乐动机要好对治不净器
3、您认为您有病吗?什么表现?如何治?
如果认为自己不是病人,是不会去找医生,更不会生起吃药的心,然而自己已经快病入膏肓,病痛袭身,生极大苦,就立即想要依靠医生,唯有医生(善知识)能救我,医生让我吃什么药就吃什么药,要吃三个疗程,自己决不敢只吃两个疗程,非常听话,依医生的话去做。
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覆器是到现场来听课心不在焉、昏昏欲睡(身心粗重)或者是心很乱而做其它的事。
不净器是来听课的动机不好,不是来学习的。或者为了后世,但只是为了自己现世安乐,没有为利益一切众生
漏器是听完课之后,书本一合也不复习,也不思维,也不讨论,过了几天就全部忘记了。
2、如何对治三过?
依六种想对治三过
1、先要想自己是病人,我的烦恼很厉害,烦恼很重
2、自己有病,一定要治病,治病靠什么?靠医师。
3、把善知识看作是医生想,把善知识讲的法,要看作药品一样。
4、听闻之后,回去按时去修一个月,半个月。起了疗病想,天天去修。
5、我们对佛说的任何法,要做正士想。佛不说假话。
6、我们要把佛法看成自己的眼目一样,要生久住想,就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去保护佛法。
认真听闻对治覆器
思维、讨论、串习勿忘失对治漏器
意乐动机要好对治不净器
3、您认为您有病吗?什么表现?如何治?
如果认为自己不是病人,是不会去找医生,更不会生起吃药的心,然而自己已经快病入膏肓,病痛袭身,生极大苦,就立即想要依靠医生,唯有医生(善知识)能救我,医生让我吃什么药就吃什么药,要吃三个疗程,自己决不敢只吃两个疗程,非常听话,依医生的话去做。
引用于 觉和 在 2024年7月11日, 下午12:27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主要是听者不认为自己有病,或者认为自己的病比较轻产生的。这样的心态意识会使得来听法的时候是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或者随便听听的心态。所以听法的时候睡着了或者三心二意(覆器),听完了就完了(漏器),或者拿别的讲法做比较妄加评论一番(不净器)。
2.如何对治三过?
首先要知道自己有病(贪嗔痴),而且病得很重(被烦恼缠缚),病了很久(很多世),而且找不到好的医生(善知识)和好的药品(对治贪嗔痴烦恼的路径和方法)医治好我们的病(免堕三涂)。
我们好不容易遇到正法与善知识,是莫大的幸运,错过这样的机缘就没机会了或者又得等很久。
所以,我们要把心态转变过来,把习气调伏过来,认真听,专注听,虚心听闻,听之前要预习,听了之后还要复习,复习完了,还要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精进修习,灭罪修慧。
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主要是听者不认为自己有病,或者认为自己的病比较轻产生的。这样的心态意识会使得来听法的时候是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或者随便听听的心态。所以听法的时候睡着了或者三心二意(覆器),听完了就完了(漏器),或者拿别的讲法做比较妄加评论一番(不净器)。
2.如何对治三过?
首先要知道自己有病(贪嗔痴),而且病得很重(被烦恼缠缚),病了很久(很多世),而且找不到好的医生(善知识)和好的药品(对治贪嗔痴烦恼的路径和方法)医治好我们的病(免堕三涂)。
我们好不容易遇到正法与善知识,是莫大的幸运,错过这样的机缘就没机会了或者又得等很久。
所以,我们要把心态转变过来,把习气调伏过来,认真听,专注听,虚心听闻,听之前要预习,听了之后还要复习,复习完了,还要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精进修习,灭罪修慧。
引用于 慧根 在 2024年7月11日, 下午5:26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覆器是听而不闻,听法的时候,心不在焉、昏昏欲睡、三心二意等。
不净器是来学习佛法,动机不好,不是来学习的,观善知识的过失等。
漏器是学了后不修,课后不讨论不答题,课前不预习,学完就忘等。
2、如何对治三过?
依六种想对治三过,一于己如病者想,二于说法者如医师想,三于教法生起药物想,四于修行生起疗病想,五于如来作正士想,六于正法眼生起久住想。
3、您认为您有病吗?什么表现?如何治?
答:我认为我有病,贪嗔痴重疾。比如贪烦恼,贪著世间八风,只喜欢听称赞自己的,不喜欢听批评讥讽自己的,听到赞扬就欢喜,听到批评就生气愤愤不平甚至愤怒,产生嗔心恨心,让自己一直不舍怀恨在心。对治:思维无常,修四无量心。
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覆器是听而不闻,听法的时候,心不在焉、昏昏欲睡、三心二意等。
不净器是来学习佛法,动机不好,不是来学习的,观善知识的过失等。
漏器是学了后不修,课后不讨论不答题,课前不预习,学完就忘等。
2、如何对治三过?
依六种想对治三过,一于己如病者想,二于说法者如医师想,三于教法生起药物想,四于修行生起疗病想,五于如来作正士想,六于正法眼生起久住想。
3、您认为您有病吗?什么表现?如何治?
答:我认为我有病,贪嗔痴重疾。比如贪烦恼,贪著世间八风,只喜欢听称赞自己的,不喜欢听批评讥讽自己的,听到赞扬就欢喜,听到批评就生气愤愤不平甚至愤怒,产生嗔心恨心,让自己一直不舍怀恨在心。对治:思维无常,修四无量心。
引用于 邓艳华 在 2024年7月12日, 上午8:58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答: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的状态下去学习听课或者做事情,三过就容易产生。
2、如何对治三过?
答:依六种想对治三过。
一、于己如病者想,
二、于说法者如医师想。
三、于教法生起药物想。
四、于修行生起疗病想。
五、于如来作正士想。
六、于正法眼生起久住想。
3、您认为您有病吗?什么表现?如何治?
答:烦恼病。
如对于可贪境,便生贪病,贪之不得,心即不快,嗔痴亦随之而起,皆由于业果不明所致。又凡心生不安,即痴烦恼之现行相。
依六种想中,把自己当成病人(三毒)想,生病了就一定要去找医生(善知识)看病,按照医生开的药(传的佛法),按医嘱要求去做,殷重精进去做。
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答: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的状态下去学习听课或者做事情,三过就容易产生。
2、如何对治三过?
答:依六种想对治三过。
一、于己如病者想,
二、于说法者如医师想。
三、于教法生起药物想。
四、于修行生起疗病想。
五、于如来作正士想。
六、于正法眼生起久住想。
3、您认为您有病吗?什么表现?如何治?
答:烦恼病。
如对于可贪境,便生贪病,贪之不得,心即不快,嗔痴亦随之而起,皆由于业果不明所致。又凡心生不安,即痴烦恼之现行相。
依六种想中,把自己当成病人(三毒)想,生病了就一定要去找医生(善知识)看病,按照医生开的药(传的佛法),按医嘱要求去做,殷重精进去做。
引用于 慧静 在 2024年7月24日, 下午6:40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一)器覆,听法之前的动机不对,如没有认为到自己是病人,需要来求法药,而是觉得与自己无关,没事就来听听吧,如身在法会而心驰成都,或昏昏欲睡,如狮王听琵琶声而心别注,猎人扣弦而犹不闻。或听法时入定。或于座中另阅他书。均犯器口倒覆之弊。
(二)器不净,如闻《朗忍》,而发心为现世安乐。或虽为后世,但求一己之解脱,即属不净。又所闻之法,本为断烦恼,而听者发心为现世利乐,则所闻实为烦恼之助伴。又所闻虽大乘,而发心非大乘,甚或心存考验说法人之善巧与否,均属不净。
(三)器漏,喻如闻法虽专一,发心亦纯洁。然于法会散后,即置之脑后,亦不能摄持受用。就把佛法当知识学,觉得我差不多知道,没有用法去关照自己的心,对治自己的烦恼,人法两张皮很快就忘了。
2、如何对治三过?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对治不净,切勿忘失。
殷重而听对治覆口,善思念之,对治不净,切勿忘失对治漏器。
3您认为您有病吗?什么表现?如何治?
有,正因为烦恼病重,才起惑造业,轮转三有。
如:贪,贪着身体贪着孩子,吃饭睡觉总怕亏着自己,饿一顿都难受,少睡会也难受,。对治修白骨观。
如恶作,总是对所思所做产生追悔,产生极大的精神内耗,身心都出现问题。对治:保持正知正念,增强胜解心,做事前对业果如理取舍,已经做了的事,就生起承担心。
1、三过是如何产生的?
(一)器覆,听法之前的动机不对,如没有认为到自己是病人,需要来求法药,而是觉得与自己无关,没事就来听听吧,如身在法会而心驰成都,或昏昏欲睡,如狮王听琵琶声而心别注,猎人扣弦而犹不闻。或听法时入定。或于座中另阅他书。均犯器口倒覆之弊。
(二)器不净,如闻《朗忍》,而发心为现世安乐。或虽为后世,但求一己之解脱,即属不净。又所闻之法,本为断烦恼,而听者发心为现世利乐,则所闻实为烦恼之助伴。又所闻虽大乘,而发心非大乘,甚或心存考验说法人之善巧与否,均属不净。
(三)器漏,喻如闻法虽专一,发心亦纯洁。然于法会散后,即置之脑后,亦不能摄持受用。就把佛法当知识学,觉得我差不多知道,没有用法去关照自己的心,对治自己的烦恼,人法两张皮很快就忘了。
2、如何对治三过?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对治不净,切勿忘失。
殷重而听对治覆口,善思念之,对治不净,切勿忘失对治漏器。
3您认为您有病吗?什么表现?如何治?
有,正因为烦恼病重,才起惑造业,轮转三有。
如:贪,贪着身体贪着孩子,吃饭睡觉总怕亏着自己,饿一顿都难受,少睡会也难受,。对治修白骨观。
如恶作,总是对所思所做产生追悔,产生极大的精神内耗,身心都出现问题。对治:保持正知正念,增强胜解心,做事前对业果如理取舍,已经做了的事,就生起承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