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第六十八课思考题

1、失念与不正知有何不同?

2、如何区别散乱和掉举?

3、不正知的表现是什么?不正知后有什么危害?如何对治?

4、 散乱的表现是什么?散乱有什么危害?如何对治?

1、失念与不正知有何不同?

答:失念是对所观境忘失,比如要背诵经文想不起来经文内容。不正知是对所缘境出现错误认知,比如本来所缘是正开车,裤兜里电话响了急着接电话,对自己开车的行为失去专注,以为自己没开车,一只握方向盘的手就松开去拿手机结果撞车了。

2、如何区别散乱和掉举?

答:相同处:二者都是随烦恼,都能障碍禅定。

区别是:散乱是心流荡为性,贪嗔痴都有,令心不断的转换所缘在贪嗔痴三毒中随一流荡,想东想西。掉举是缘可欣事令心不平,贪分所摄,就是回忆自己之前高兴的事,想来想去心不平静。

3、不正知的表现是什么?不正知后有什么危害?如何对治?

答:不正知的表现就是经常做一件事稀里糊涂不知道在干什么 ,吃饭不知道吃饭,睡觉的时候不知道睡觉,对自己的身心行为失去察觉和管控。不正知最大的危害是容易伤人伤己,毁犯为业。

对治:用正知来对治,修一些数息观,安般念 ,像禅宗有修正念禅茶,觉知自己在喝茶,南传小乘有修一步一步慢慢走路知道自己在走路。

个人觉得还可以修作意这个心所,多提醒自己提起正念正知。

4、 散乱的表现是什么?散乱有什么危害?如何对治?

答:散乱的表现是心不寂静,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所缘杂乱无章注意力难以集中。散乱多了 ,人容易生恶慧,就是往不好的地方去想。

对治的方法 ,散乱就是修正念的一些内容,令心去专一善所缘,数息观,修皈依九想,观修佛像,念佛等等。

1、失念与不正知有何不同?

答:共同点:失念与不正知都是随烦恼,都是痴的一分。      不同点:失念是不能明记所缘的境,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是烦恼相应念一分摄。   不正知是错误的理解所观境,能障正知,毁犯为业。是烦恼相应慧一分摄。

2、如何区别散乱和掉举?

答:共同点:散乱和掉举都是随烦恼,都能障定。不同点:散乱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散乱是从其他烦恼贪、嗔、痴引出来的,令心易缘,是不断地换境,东想西想没有目标,心缘很多的境;掉举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掉举是从贪引出来的,令心易解,是缘没有动,把心的行相改掉了,是一缘多解。

3、不正知的表现是什么?不正知后有什么危害?如何对治?

答:不正知是于所观境谬解为性,把观的境搞错了,不是说故意理解错了,是因为我们三心二意或者心里东想西想造成的。    不正知能障正知,毁犯为业。    修正知正念,密护根门,正知而行对治不正知。

4 散乱的表现是什么?散乱有什么危害?如何对治?

答:散乱是令心流荡为性,令心易缘,所缘的是贪嗔痴,就是不断地换境,可能换痴,可能无所谓的乱七八糟的,没有目标的。    散乱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    散乱的对治是数息观,还有密护根门,正知而行。

1、失念与不正知有何不同?

答:失念是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散乱所依为业,对于所缘境都忘记了,也因没正念而学不了,不能铭记于心。

不正知者是于所观境,谬解为性,毁犯为业;不知自己当下在做什么,易犯错误,严重时还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到他人。

2、如何区别散乱和掉举?

答:共同点→都是随烦恼,都能障禅定

不同点→散乱所缘多个境由贪嗔痴所摄,心流荡为性没有目标。掉举忆念过去喜乐之事,由贪分所摄,心不寂静为性。

3、不正知的表现是什么?不正知后有什么危害?如何对治?

答:不正知是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表现在做事情心下在当下,不知道在干什么 ,如吃饭不知道吃饭想其它,看书时心净不下来,想其它,对自己的身心行为失去察觉和管控。最大的危害是容易伤人伤己,毁犯为业。

对治:用正知来对治,数息观,安般念 ,多修作意心所。

4、 散乱的表现是什么?散乱有什么危害?如何对治?

答:散乱是令心流荡为性,心所缘多个境,贪嗔痴都有令心起乱七八糟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干什么。

  对治→数息观,保持正知正念,密护根门。

1、失念与不正知有何不同?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此失念者,有云念一分摄,是烦恼相应念故。有云痴一分摄,瑜伽说此是痴分故,痴令念失,故名失念。有云俱一分摄,由前二文影略说故。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毁犯业者,不正知者多毁犯故,此法或云慧一分摄,是烦恼相应慧故;或云痴一分摄,瑜伽说此是痴分故;令知不正,名不正知,有云俱一分摄,由前二文影略说故。

 

2、如何区别散乱和掉举?

散乱者,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

言掉举者,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

都是烦恼心所,都是令心离开了要观的境,都会障定;

散乱是贪嗔痴分所摄,令心易缘;掉举是贪分所摄,令心易解;掉举是一缘多解,散乱是一心多缘。

 

3、不正知的表现是什么?不正知后有什么危害?如何对治?

你吃饭的时候打妄想,去想其他东西去了;你托钵在马路上走的时候,看阳燄去了,东看西看的,手上的钵都掉下去了。这就是不正知,不正知就把那些正的威仪都毁犯了。「于所观境谬解为性」,把观的境搞错了,就是不正知了。它就障碍了正知,就犯那些轨则了;

能障正知,毁犯为业;不正知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就是失去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方向,方向感没有,心收不到一个地方,没有力量,心里特别的疲倦,人特别疲累的;

修正知,正念,密护根门,作意等来对治。

 

4、 散乱的表现是什么?散乱有什么危害?如何对治?

如果装满水的水槽有个缺口,那么本来在水槽里的水就到处乱流了,这个散乱就是这样子。本来你是在专心修定或者看书,有一股劲在那里,结果散乱一来,这个心就流出去了,到处流荡了。

修定的时候,最忌的是散乱心,那你有了散乱心,根本就生不起定,正定就不能生起来。反而助长什么?恶慧。有散乱心的人,恶慧就依散乱心生起来了。

修数息观,作意等来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