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导航 - 你在这里:法镜学修唯识: 百法第八课思考题
创建帖子和主题。

第八课思考题

1、五位是指的哪五位?

2、请分别解释百法的“法”、心法的“法”的意思?什么是佛法?

3、心法者,总有六义,为哪六义?

4、心意识三者有何差别?

 

1、五位是指的哪五位?

答:五位百法中的五位是说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无为法五位。

2、请分别解释百法的“法”、心法的“法”的意思?什么是佛法?

答:首先法的话它的定义《俱舍论》里说“轨生物解,能持自性”,法的特点必须是存在的,并且按照一定规则特点能持续保持自己的性质,人们透过这些规则特性可以认识此法。那这里百法的法,就是指一切法,即把一切法归纳涵盖入一百种代表里。心法的法,则是指具备心这一类规则特点的法。

佛法是佛为了利益众生把自己成佛后证得的圆满的道谛与灭谛以佛口宣说出来,即佛所讲的三藏十二部的证教二法,其特点是能帮助众生增加福慧断灭烦恼。

3、心法者,总有六义,为哪六义?

答:一、集起名心,唯属第八,集诸种子起现行故。二、积集名心,属前七转识,能熏积集诸法种故;或集起属前七转,现行共集熏起种故;或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

三、缘虑名心,俱能缘虑自分境故。四、或名为识,了别义故。五、或名为意,等无间故。

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

4、心意识三者有何差别?

答:心、意、识只是心的三种不同的名字,如叫心的时候,突出其能够聚集种子和令种子显行的功能,比如第八识阿赖耶识可称心王,前七识亦有采集种子的功能也能叫心王心。第六识有能缘虑自分境的缘故也可以叫心。而称识的时候是突出了别这个功能。称为意的原因,是以无间灭意安立为意根的缘故。也可以说这些区分是名相上对于心不同功能的称呼。

1、五位是指的哪五位?

答:五位→①心法②心所有法③色法④心不相应行法⑤无为法。

2、请分别解释百法的“法”、心法的“法”的意思?什么是佛法?

答:百法的法→五位法

心法的法→六义法

佛法→能对治烦恼,利益有情出苦海解脱能成佛的法

3、心法者,总有六义,为哪六义?

答:一、[集起名心,唯属第八,集诸种子起现行故。是把很多东西集聚在一起了]。本来说东一个东西,西一个东西,最后把东南西北的各种东西聚集在一起的这个东西名心。其实说的也就是第八识,使集起的种子起现行

二、[积集名心,属前七转识,能熏积集诸法种故;或集起属前七转,现行共集熏起种故;或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七个转识现行的时候,共同集起来熏,熏起来种子,把种子给熏起来,让种子起现行。

三、[缘虑名心,俱能缘虑自分境故]缘与自心相应的境去思维,

四、[或名为识,了别义故]用识能够了别一切法的差別。

五、[或名为意,等无间故]前一个识灭掉之后生起后边一个识,一个挨一个,中间没有断开,等无间

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斯皆心分也]

4、心意识三者有何差别?

答:相同点→都是识蕴

不同点:心能产生功能有积集义,思维思量时叫意,了別时叫识

 

、五位是指的哪五位?

答: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 四者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2、请分别解释百法的“法”、心法的“法”的意思?什么是佛法?

答:法的特点“轨生物解,能持自性”,法有一定的规律,它能保持几千年、上万年自己的体性,然后按照这个规律,我们能理解到这个东西。法是必须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不能被称为法。    百法的“法”,法实际上是无量的,《瑜伽师地论》把宇宙的无量的法归纳成六百六十个,又把它略成五大类:心王八、心所五十一、色法十一、心不相应行二十四,无为法六,一共一百个法。    心法的“法”,心它必须是存在的,这里是解释心的特点,对于心这个法,解释它有六个意思。    佛法肯定是法,但法不一定是佛法。佛法是从法里简别出来的,能对治烦恼的就是佛法,不能对治烦恼的不是佛法。

3、心法者,总有六义,为哪六义?

答:一、集起名心,第八阿赖耶识把种子集起来,産生现行。二、积集名心,就是前面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跟末那识,这七个识把一切法熏成种子,熏在阿赖耶识里边。 三、缘虑名心,七个识都能够考虑问题,缘境作思虑的用。四、或名为识,心也叫识,能够分别地知道一切法,并且能够了别它们之间的差别。五、或名为意,心也可以叫意,无间灭意,前面的识灭掉了,中间时间没有隔开又生起后面的识。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第八阿赖耶识,它的心的积集的意义特别大,所以叫心。第七末那识叫意,它思虑、思量的意思特别强。前六个识了别的作用强,叫识。它们都是心的一分,都属于心王。

4、心意识三者有何差别?

答:心、意、识都是心的这一类,一体异名,从了别的作用说它叫识,从思量的作用说它叫意,从积集的功能说它叫心。

1、五位是指的哪五位?

答,五位是指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2、请分别解释百法的“法”、心法的“法”的意思?什么是佛法?

答:法就是它有一定的规律,然后按照这个规律,他能理解到这个东西,成千上万年能保持他的特性,不舍自体。

百法的法,就是指一百个持有这种特性的法。

心法的法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八个法,同样持有他各自的特性。

佛法是能对治烦恼的法。

3、心法者,总有六义,为哪六义?

答:心法者,总有六义:一、集起名心,唯属第八,集诸种子起现行故。二、积集名心,属前七转识,能熏积集诸法种故;或集起属前七转,现行共集熏起种故;或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三、缘虑名心,俱能缘虑自分境故。四、或名为识,了别义故。五、或名为意,等无间故。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斯皆心分也。

4、心意识三者有何差别?

答:心意识相同点都属于心法。

不同点:第八名心,第八阿赖耶识叫心,也是藏识。第七名意,第七个叫意,染污意,就是思量的意思,也是末那识。前六名识,前六个眼,耳,鼻,舌,身,意叫识,能了别诸相。

1、五位是指的哪五位?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2、请分别解释百法的“法”、心法的“法”的意思?什么是佛法?

法,《俱舍论》里说得很清楚,“轨生物解,能持自性”,这是法的特点。能持它的自性,它就是不舍自体,这个叫法,它是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不能被称为法。

百法指的是一百个法,是带数释,这一百个法分成了五位,包括了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心法指的是六义,有六个意思,也指心王八个识;

佛法是能对治烦恼的,就是佛法。

 

3、心法者,总有六义,为哪六义?

一、集起名心,唯属第八,集诸种子起现行故。

二、积集名心,属前七转识,能熏积集诸法种故;或集起属前七转现行,共集熏起种故;或积集名心属于第八含藏,积集诸法种故。

三、缘虑名心,俱能缘虑自分境故。

四、或名为识,了别义故。

五、或名为意,等无间故。

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斯皆心分也。

 

4、心意识三者有何差别?

同一个体,只是心的作用不一样,积集叫心,思量叫意,了别叫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