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引用于 吴莹 在 2024年3月5日, 下午9:42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我们把太阳取名叫太阳,就不能说它是火把。现在都习惯它叫太阳,所以叫共许。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把绳子说是蛇。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我不是我,是名言安立的。比如电脑,由很多零部件组成,哪里都找不到脑,只是名言 安立。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会想什么就有什么了。把自己想的都当成了真的
5.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如能這樣,便能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所以一些大德說:「若知緣起之扼要,空性之義便剎那出現。」
6. 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一切法唯名言安立有的一切善惡作用是合理的,與尋求所安立事時,各各法無微塵許自性有,如果這樣的話,你便能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這就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我们把太阳取名叫太阳,就不能说它是火把。现在都习惯它叫太阳,所以叫共许。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把绳子说是蛇。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我不是我,是名言安立的。比如电脑,由很多零部件组成,哪里都找不到脑,只是名言 安立。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会想什么就有什么了。把自己想的都当成了真的
5.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如能這樣,便能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所以一些大德說:「若知緣起之扼要,空性之義便剎那出現。」
6. 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一切法唯名言安立有的一切善惡作用是合理的,與尋求所安立事時,各各法無微塵許自性有,如果這樣的話,你便能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這就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
引用于 Lisa 在 2024年3月5日, 下午10:00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
一切法的安立都要觀待安立所依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就會被其它名言量所妨難。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
烏龜,兔子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車有自性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
墮常邊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
【現相緣起不虛妄,離執空性二了解,何時見為相違者,尚未通達佛密意】
所謂空是指自性空,自性空是觀待緣起而安立的,二者相辅相成。
如【芽有法,無自性,緣起故】,芽是否有是需要觀待有沒有足夠的陽光、水份等等這些條件,如果合適的條件種子就會發芽,否則就不會發芽;另外,如果种子不是自性空,那种子就只能是种子,不可能长芽。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
【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
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即是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
一切法的安立都要觀待安立所依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就會被其它名言量所妨難。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
烏龜,兔子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車有自性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
墮常邊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
【現相緣起不虛妄,離執空性二了解,何時見為相違者,尚未通達佛密意】
所謂空是指自性空,自性空是觀待緣起而安立的,二者相辅相成。
如【芽有法,無自性,緣起故】,芽是否有是需要觀待有沒有足夠的陽光、水份等等這些條件,如果合適的條件種子就會發芽,否則就不會發芽;另外,如果种子不是自性空,那种子就只能是种子,不可能长芽。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
【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
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即是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
引用于 慧悦 在 2024年3月5日, 下午10:03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约定俗成,世俗共许,如名言猫,所有人共许是猫这种动物而不是其他的动物。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比如我們站在遠處看一個稻草人,旁人告知「那是個人」,我們都相信了,後來有人去實地察看,確定是個稻草人後,回來對我們說「那衹是個稻草人」,這樣我們以前認定稻草人為人的感覺就完全消失了。這就表明此不是合格的安立所依。“稻草人”这个名言就不为“人”这个名言所妨难。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有自性的杯子。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成实。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惡作用是合理的,與尋求所安立事時,各各法無微塵許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輪流替換,而能同時安立。 如能這樣,便能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所以一些大德說:「若知緣起之扼要,空性之義便剎那出現。」。如果這樣的話,你便能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這才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也是龍猛的不共密意。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约定俗成,世俗共许,如名言猫,所有人共许是猫这种动物而不是其他的动物。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比如我們站在遠處看一個稻草人,旁人告知「那是個人」,我們都相信了,後來有人去實地察看,確定是個稻草人後,回來對我們說「那衹是個稻草人」,這樣我們以前認定稻草人為人的感覺就完全消失了。這就表明此不是合格的安立所依。“稻草人”这个名言就不为“人”这个名言所妨难。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有自性的杯子。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成实。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惡作用是合理的,與尋求所安立事時,各各法無微塵許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輪流替換,而能同時安立。 如能這樣,便能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所以一些大德說:「若知緣起之扼要,空性之義便剎那出現。」。如果這樣的話,你便能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這才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也是龍猛的不共密意。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引用于 曲肱乐云 在 2024年3月5日, 下午11:041、 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名言识指有情,有情所共许的意思是,所有人都承许那个东西,不会对之产生歧义。
2、 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就是对某物的名言判断是无误的,不会受到其他名言量所妨难,从而对此物判断发生改变。
3、 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名言安立是有,它不被胜义是自性无所妨难。桌子自性是无的,胜义是无的,但不妨碍桌子名言是有。
4、 “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如果一切法从自己这边而有,那就不需要观待安立所依的聚合,那就是有自性了,果真那样众生就不能成佛了。
5、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缘起法从名言而立的因缘所生法,是各种因缘和合而假名安立的,是不断变化的,不是实有的,所以空的是该法的自性,两者是等同的,缘起的同时即无自性,无自性有才能安立缘起,可以在同一事物上安立,所以缘起与空性不相违。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缘起与空性相辅相成,互不矛盾。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恶作用是合理的,与所安立事的时候,各各法无尘许自性有的空性之间,是同时安立,也就是安立在同一事物上,缘起的当下就是性空,从性空现为缘起,两者互补相违。
1、 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名言识指有情,有情所共许的意思是,所有人都承许那个东西,不会对之产生歧义。
2、 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就是对某物的名言判断是无误的,不会受到其他名言量所妨难,从而对此物判断发生改变。
3、 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名言安立是有,它不被胜义是自性无所妨难。桌子自性是无的,胜义是无的,但不妨碍桌子名言是有。
4、 “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如果一切法从自己这边而有,那就不需要观待安立所依的聚合,那就是有自性了,果真那样众生就不能成佛了。
5、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缘起法从名言而立的因缘所生法,是各种因缘和合而假名安立的,是不断变化的,不是实有的,所以空的是该法的自性,两者是等同的,缘起的同时即无自性,无自性有才能安立缘起,可以在同一事物上安立,所以缘起与空性不相违。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缘起与空性相辅相成,互不矛盾。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恶作用是合理的,与所安立事的时候,各各法无尘许自性有的空性之间,是同时安立,也就是安立在同一事物上,缘起的当下就是性空,从性空现为缘起,两者互补相违。
引用于 文蘭 在 2024年3月6日, 上午2:501,即凡夫之意识、思想共同认许的。也就是说安立名言首先要大家共许、认同的。
2,没有一个其他名言量可以把它阻碍住。虽然是大家所共许,但是其他的一些名言量提出它的矛盾之处,能推翻前面那个共许。就是不正确的安立。例如我们在旷野里远远看到一个人,光线不好,大家意识都认为看到远处有一个人站在那里(共许),结果有一个从那边走过来,大家问他那个人站在那里做什么呢?一动也不动的。这人说,那个根本不是人,而是稻草人。这是他亲眼看到的。大家知道后,这个"人"的安立就取消、推翻了。(若推不翻的,才是真正的假名安立)
3,当观察一切法空的时候,也不会防碍、不会有矛盾。
4、一切缘起被破坏掉了(麦种即使种在地下,它还是麦,不会长出芽来的);整个因果体系也被破坏掉了(人死后还是人,地狱的众生永远在地狱等)凡夫就只能是凡夫,永远成不了佛。
5、缘起: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虽然是有,但不是自性有,离开因缘条件的话,是不存在的。
空:没有是没有它的自性,不变、不依因缘的、自己能够独立成立的,这个自性是没有的。并非名言的现象、示现的现象都没有。
所以,缘起与空不相违。
6当下能同时见到空和缘起在同一事情(法)上。比如见到一朵花,知道它是缘起,当下也知道它是自性空的。
1,即凡夫之意识、思想共同认许的。也就是说安立名言首先要大家共许、认同的。
2,没有一个其他名言量可以把它阻碍住。虽然是大家所共许,但是其他的一些名言量提出它的矛盾之处,能推翻前面那个共许。就是不正确的安立。例如我们在旷野里远远看到一个人,光线不好,大家意识都认为看到远处有一个人站在那里(共许),结果有一个从那边走过来,大家问他那个人站在那里做什么呢?一动也不动的。这人说,那个根本不是人,而是稻草人。这是他亲眼看到的。大家知道后,这个"人"的安立就取消、推翻了。(若推不翻的,才是真正的假名安立)
3,当观察一切法空的时候,也不会防碍、不会有矛盾。
4、一切缘起被破坏掉了(麦种即使种在地下,它还是麦,不会长出芽来的);整个因果体系也被破坏掉了(人死后还是人,地狱的众生永远在地狱等)凡夫就只能是凡夫,永远成不了佛。
5、缘起: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虽然是有,但不是自性有,离开因缘条件的话,是不存在的。
空:没有是没有它的自性,不变、不依因缘的、自己能够独立成立的,这个自性是没有的。并非名言的现象、示现的现象都没有。
所以,缘起与空不相违。
6当下能同时见到空和缘起在同一事情(法)上。比如见到一朵花,知道它是缘起,当下也知道它是自性空的。
引用于 慧盛 在 2024年3月6日, 上午11:06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大家共许,没有异议的。比如晚上看到天上有个圆圆似银盘的,是月亮,大家对这个名字共许没有异议。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晚上看到绳以为是蛇,看清楚后发现是绳,绳不为蛇的名言所妨难。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绿豆有自性。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那就不需要觀待安立所依的聚合(缘起)。緣起是指依他而起或依他而生,故絕無從自己這邊自然而有之理。
比如绿豆芽不需要从绿豆长出来,也不需要阳光、水等,直接就是绿豆芽。人不需要长大、凡夫也没有办法成佛了。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缘起有自性空。比如绿豆,因为自性空,所有可以通过阳光、水等因缘和合,可以长出绿豆芽。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緣起與空二者必然相輔相成而現。一切法都是依靠安立所依與能安立而有的,除此之外,不觀待這些條件,而是從自己這方面自然而有的,連微塵許都沒有。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大家共许,没有异议的。比如晚上看到天上有个圆圆似银盘的,是月亮,大家对这个名字共许没有异议。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晚上看到绳以为是蛇,看清楚后发现是绳,绳不为蛇的名言所妨难。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绿豆有自性。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那就不需要觀待安立所依的聚合(缘起)。緣起是指依他而起或依他而生,故絕無從自己這邊自然而有之理。
比如绿豆芽不需要从绿豆长出来,也不需要阳光、水等,直接就是绿豆芽。人不需要长大、凡夫也没有办法成佛了。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缘起有自性空。比如绿豆,因为自性空,所有可以通过阳光、水等因缘和合,可以长出绿豆芽。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緣起與空二者必然相輔相成而現。一切法都是依靠安立所依與能安立而有的,除此之外,不觀待這些條件,而是從自己這方面自然而有的,連微塵許都沒有。
引用于 邓艳华 在 2024年3月6日, 上午11:21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就是安立的名言有一个合格的安立所依,是有情都认可的。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例如:远处看到的稻草人确认后是稻草人。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我}也是一样,從身心二者這邊成立過來的我是沒有的,這只不過是以名言分別,於安立所依聚合安立名言而顯現為有罷了。這個立名的過程是這樣的,那邊有安立所依,這邊以能安立的分別與名言二者去安立,僅此而已。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那就不需要观待安立所依的聚合,而必须从各自这边成立过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切法都要观待安立所依聚合才能成立。所依无自己这边有,无自性有,无实有。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惡作用是合理的,與尋求所安立事時,各各法無微塵許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輪流替換,而能同時安立。 如能這樣,便能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所以一些大德說:「若知緣起之扼要,空性之義便剎那出現。」。如果這樣的話,你便能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這才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也是龍猛的不共密意。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也可以理解《根本慧论》中所说:【以有空意故,一切法的成。】以及【心经】中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即是缘起即空,空即缘起之意。如果同样配以【我即是空,空即是我】亦易理解。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就是安立的名言有一个合格的安立所依,是有情都认可的。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例如:远处看到的稻草人确认后是稻草人。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我}也是一样,從身心二者這邊成立過來的我是沒有的,這只不過是以名言分別,於安立所依聚合安立名言而顯現為有罷了。這個立名的過程是這樣的,那邊有安立所依,這邊以能安立的分別與名言二者去安立,僅此而已。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那就不需要观待安立所依的聚合,而必须从各自这边成立过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切法都要观待安立所依聚合才能成立。所依无自己这边有,无自性有,无实有。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惡作用是合理的,與尋求所安立事時,各各法無微塵許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輪流替換,而能同時安立。 如能這樣,便能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所以一些大德說:「若知緣起之扼要,空性之義便剎那出現。」。如果這樣的話,你便能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這才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也是龍猛的不共密意。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也可以理解《根本慧论》中所说:【以有空意故,一切法的成。】以及【心经】中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即是缘起即空,空即缘起之意。如果同样配以【我即是空,空即是我】亦易理解。
引用于 华菁 在 2024年3月6日, 下午2:39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此名言安立為大家所共許,約定俗成的名稱,如太陽、月亮等。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如將稻草人認為是人,把花绳認為是蛇,指鹿為馬等。此都不是合格的安立所依。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一切法都要觀待安立所依聚合才能成立。所以無自己這邊有,無自性有,無實有。如孩子如認為是自己這邊有,自性有,那就不可能長大,假設麥種是自性有的,那麼麥種就絕不會變成麥芽;名言的「我」也不過是由我的分別安立的。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有眾多過失,會墮入常邊。若樂趣是自性有的,那麼樂趣有情也就不會墮入地獄;若有情是自性有的,那麼有情也就不可能成佛等等。
-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現相緣起不虛妄,離執空性二瞭解,何時見為相違者,尚未通達佛密意。
現相緣起與空無自性二者,能在同一事物上現見。了知因(業)果不錯亂而生的無欺緣起,與一切法無微塵許自性有的離執空性這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如修習令正見觀察圓滿,緣起與空二者必然相輔相成而現。
- 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能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就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也是龍猛的不共密意。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此名言安立為大家所共許,約定俗成的名稱,如太陽、月亮等。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如將稻草人認為是人,把花绳認為是蛇,指鹿為馬等。此都不是合格的安立所依。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一切法都要觀待安立所依聚合才能成立。所以無自己這邊有,無自性有,無實有。如孩子如認為是自己這邊有,自性有,那就不可能長大,假設麥種是自性有的,那麼麥種就絕不會變成麥芽;名言的「我」也不過是由我的分別安立的。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有眾多過失,會墮入常邊。若樂趣是自性有的,那麼樂趣有情也就不會墮入地獄;若有情是自性有的,那麼有情也就不可能成佛等等。
-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現相緣起不虛妄,離執空性二瞭解,何時見為相違者,尚未通達佛密意。
現相緣起與空無自性二者,能在同一事物上現見。了知因(業)果不錯亂而生的無欺緣起,與一切法無微塵許自性有的離執空性這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如修習令正見觀察圓滿,緣起與空二者必然相輔相成而現。
- 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能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就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也是龍猛的不共密意。
引用于 慧根 在 2024年3月6日, 下午2:54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安立的名言首先是实际存在的,大家共许的,名言的目的是用于了别区别。比如太阳、月亮等等。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茶杯.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我有自性.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那么一切法都有自性,一切法都是实有;比如麦种就不会变成麦芽,儿童就不会长成成人,乐趣有情就不会堕入地狱,有情也不可能成佛。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缘起性空,缘起即空,空即缘起。缘起是指一切法都是名言安立,都是依他起或依他而生,无自性,因缘和合而生。性空是自性空,一切法无自性。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是: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意为: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恶作用是合理的,与寻求所安立事时,各各法无微尘许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轮流替换,而能同时安立。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别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甫见之下,便能通达实执之所执境从来没有。然后能空现为缘起,缘起现为空。所以一些大德说:若知缘起之扼要,空性之义便刹那出现。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安立的名言首先是实际存在的,大家共许的,名言的目的是用于了别区别。比如太阳、月亮等等。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茶杯.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我有自性.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那么一切法都有自性,一切法都是实有;比如麦种就不会变成麦芽,儿童就不会长成成人,乐趣有情就不会堕入地狱,有情也不可能成佛。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缘起性空,缘起即空,空即缘起。缘起是指一切法都是名言安立,都是依他起或依他而生,无自性,因缘和合而生。性空是自性空,一切法无自性。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是: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意为: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恶作用是合理的,与寻求所安立事时,各各法无微尘许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轮流替换,而能同时安立。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别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甫见之下,便能通达实执之所执境从来没有。然后能空现为缘起,缘起现为空。所以一些大德说:若知缘起之扼要,空性之义便刹那出现。
引用于 清静 在 2024年3月6日, 下午3:19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识,指有情。名言识所共许,是说有情所共许的,即世俗名言所共许的名字,都不反对。一说到某个名字,大家都知道。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不为其它名言量所妨难,是说给某个东西所起的名字,不会被叫同样名字的其它东西所破。即给某个东西所起的名字,不会认为是另外的东西。如给能驮着人奔跑的四条腿大牲畜起个名字叫马,不会被认为是驴或牛。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为观察胜义的正理所妨难,是说所起的名字有自性,被胜义说的无自性所破。 举例:如果说实有的我,就会被胜义无自性所破。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一切法都是因缘合和而有,如果认为是从自己这边有,就会执著为实有、有自性。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缘起,是指依条件而生,或依条件而起。空性,是指依条件而起的事物并无自性,不是实有的。了知缘起义就是空性,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二者就不相违了。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一切法都是因缘合和而有,名言安立有与空性不矛盾。缘起之义就是无实,无实之义即能引发缘起。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识,指有情。名言识所共许,是说有情所共许的,即世俗名言所共许的名字,都不反对。一说到某个名字,大家都知道。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不为其它名言量所妨难,是说给某个东西所起的名字,不会被叫同样名字的其它东西所破。即给某个东西所起的名字,不会认为是另外的东西。如给能驮着人奔跑的四条腿大牲畜起个名字叫马,不会被认为是驴或牛。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为观察胜义的正理所妨难,是说所起的名字有自性,被胜义说的无自性所破。 举例:如果说实有的我,就会被胜义无自性所破。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一切法都是因缘合和而有,如果认为是从自己这边有,就会执著为实有、有自性。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缘起,是指依条件而生,或依条件而起。空性,是指依条件而起的事物并无自性,不是实有的。了知缘起义就是空性,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二者就不相违了。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一切法都是因缘合和而有,名言安立有与空性不矛盾。缘起之义就是无实,无实之义即能引发缘起。
引用于 宗乡 在 2024年3月6日, 下午4:26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名言识所共许即是在一定范围内约定俗成的名称。比如前方有一只狗,它已经名言共许为“狗”,如果硬要给它取名猫,或象或树,就得不到大家公认,非名言所共许。名言共许有存在范围,比如汉语区叫杯子,英语区则叫cup。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正常大家共许的名言都不会被其他名言量所妨难。能被其他名言所妨难的,如山上造一个巨大球形的灯,可以照亮半个城市。于是有人给它取名月亮。这马上与天上真正的月亮产生妨难。如果取名“人造月亮”则可以。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比如我,凡夫认为这个我是那么的明显,那么的坚固,但从胜义观察,则从任何一个地方也找不到这个我。车从直接观察,感觉好象前方本自可以成立一个车,但什么是车?车轮、车胎、方向盘、发动机等都不是车。这些都是为正理观察所妨难的例子。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若一个人自性不能成佛,那他无论怎么努力也不会成佛;若一个人自性可以成佛,那他无论怎么懈怠也会成佛;杯子也不需要任何因缘条件,自己就能成为杯子;诸如此类,若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则成自性有,世界就会乱套。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虽是自性无,但不是毕竟无;虽是名言中有,但不是自性有。若能如此理解,则缘起与性空必不相违也。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一切法唯名言安立有的一切善恶作用是合理的,在寻求所安立事时,各各法无微尘许自性有。若能如此,便能通达缘起之义即是无实,此即中观应成派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名言识所共许即是在一定范围内约定俗成的名称。比如前方有一只狗,它已经名言共许为“狗”,如果硬要给它取名猫,或象或树,就得不到大家公认,非名言所共许。名言共许有存在范围,比如汉语区叫杯子,英语区则叫cup。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正常大家共许的名言都不会被其他名言量所妨难。能被其他名言所妨难的,如山上造一个巨大球形的灯,可以照亮半个城市。于是有人给它取名月亮。这马上与天上真正的月亮产生妨难。如果取名“人造月亮”则可以。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比如我,凡夫认为这个我是那么的明显,那么的坚固,但从胜义观察,则从任何一个地方也找不到这个我。车从直接观察,感觉好象前方本自可以成立一个车,但什么是车?车轮、车胎、方向盘、发动机等都不是车。这些都是为正理观察所妨难的例子。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若一个人自性不能成佛,那他无论怎么努力也不会成佛;若一个人自性可以成佛,那他无论怎么懈怠也会成佛;杯子也不需要任何因缘条件,自己就能成为杯子;诸如此类,若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则成自性有,世界就会乱套。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虽是自性无,但不是毕竟无;虽是名言中有,但不是自性有。若能如此理解,则缘起与性空必不相违也。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一切法唯名言安立有的一切善恶作用是合理的,在寻求所安立事时,各各法无微尘许自性有。若能如此,便能通达缘起之义即是无实,此即中观应成派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
引用于 帅雅馨 在 2024年3月6日, 下午4:39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名言识指有情,有情所共许的,必须以合格的名言在心上,在实际存在的合格的支分聚集上安立。如莲花、水等的安立所依,在有资格的任命者宣布此花为莲花,此物称为水,人们就会称它是莲花、是水等。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比如黄昏走在路上看到前面远处有一人站在路边不动,等走近一看不是人,是棵烧焦的树桩,开始认定是人的感觉就完全消失了。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在观察“我”的时候,假设有人称呼我的名字,开始我想:有人在叫我,在心中现起名言的“我”,后来那人说:你是个贼,这时的“我”变得越来越有力,会想:我不是贼,他在诬陷我,我无法忍受,不断地说:我、我,这个能自存自立鲜明生动的“我”在心里浮现。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种子不会变成芽,儿童不会长成大人,若有情是自性有就不可能成佛等等,过失众多。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因(业)果不错乱而生的无欺缘起,与一切法无微尘许自性有的离执空性,二者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空现为缘起,缘起现为空,即是缘起即空,空即缘起。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别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然后能空现为缘起,缘起现为空。如果这样便能通达缘起之义即是无实,而无实之义即能引发缘起无欺的有力定解,是中观印成派的正见观察圆满,也是龙猛的不共密意。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名言识指有情,有情所共许的,必须以合格的名言在心上,在实际存在的合格的支分聚集上安立。如莲花、水等的安立所依,在有资格的任命者宣布此花为莲花,此物称为水,人们就会称它是莲花、是水等。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比如黄昏走在路上看到前面远处有一人站在路边不动,等走近一看不是人,是棵烧焦的树桩,开始认定是人的感觉就完全消失了。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在观察“我”的时候,假设有人称呼我的名字,开始我想:有人在叫我,在心中现起名言的“我”,后来那人说:你是个贼,这时的“我”变得越来越有力,会想:我不是贼,他在诬陷我,我无法忍受,不断地说:我、我,这个能自存自立鲜明生动的“我”在心里浮现。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种子不会变成芽,儿童不会长成大人,若有情是自性有就不可能成佛等等,过失众多。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因(业)果不错乱而生的无欺缘起,与一切法无微尘许自性有的离执空性,二者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空现为缘起,缘起现为空,即是缘起即空,空即缘起。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别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然后能空现为缘起,缘起现为空。如果这样便能通达缘起之义即是无实,而无实之义即能引发缘起无欺的有力定解,是中观印成派的正见观察圆满,也是龙猛的不共密意。
引用于 清风(9组) 在 2024年3月6日, 下午4:451、名言识所共许如何理解?
答:此名言识所共许,是指约定俗成的名称,如汽车、太阳等。
2、不为其它名言量所妨难举例说明?
答:是指不合格的安立所依,例如:把稻草人认为是人,把绳看给蛇等。
3、为观察勝义的正理所妨难举例说明?
答:一切法都是因缘聚和而成,无自性有、无实有,例如:“我”是在身心上分别安立的一个名言,没有一个从身心之上成立过来的,独立存在、实有我。
4、“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从自己这边而有,就会落入常边,法就不会改变。例如:孩子就一直会是孩子,不能长大成年,善趣有情一直在善趣不会到恶趣,凡夫也就成不了佛。
-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了知业果不错乱而生的无欺缘起,和一切法无自性有的空性可以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 能够了知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二者相辅相成而现。 如一些大德所說:「若知緣起之扼要,空性之義便剎那出現。」就可以达到缘起与空不相违
- 正见观察圆滿的标准是何安立?
答: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了知空与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同时现见,不执断边、不执常边。能通达缘起之义即是无实,而无实即能引发缘起无欺的有力定解,就是中观应成派的正見观察圆满,也是龙猛的不共密意。
1、名言识所共许如何理解?
答:此名言识所共许,是指约定俗成的名称,如汽车、太阳等。
2、不为其它名言量所妨难举例说明?
答:是指不合格的安立所依,例如:把稻草人认为是人,把绳看给蛇等。
3、为观察勝义的正理所妨难举例说明?
答:一切法都是因缘聚和而成,无自性有、无实有,例如:“我”是在身心上分别安立的一个名言,没有一个从身心之上成立过来的,独立存在、实有我。
4、“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从自己这边而有,就会落入常边,法就不会改变。例如:孩子就一直会是孩子,不能长大成年,善趣有情一直在善趣不会到恶趣,凡夫也就成不了佛。
-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了知业果不错乱而生的无欺缘起,和一切法无自性有的空性可以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 能够了知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二者相辅相成而现。 如一些大德所說:「若知緣起之扼要,空性之義便剎那出現。」就可以达到缘起与空不相违
- 正见观察圆滿的标准是何安立?
答: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了知空与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同时现见,不执断边、不执常边。能通达缘起之义即是无实,而无实即能引发缘起无欺的有力定解,就是中观应成派的正見观察圆满,也是龙猛的不共密意。
引用于 慧帆 在 2024年3月6日, 下午5:04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大家共同认可,不反对。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宥德宥慧领了结婚证,统统所有部门集体机构个人都认为他们是夫妻,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就是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如果没有领结婚证,他们只是两相情愿,两家人认可办了喜酒,还生了孩子,国家还和很多人还是认为他们不是夫妻,就是为其他名言所妨难。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例如认为车是独立自有,把车的框架、轮胎、方向盘等零部件全部拆开,你会发现独立自由的车不存在,车只是名言安立,是缘起法。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这样会堕入常边,六道轮回不存在,人永远是人,地狱众生出不来,做了善恶业业不会感果。修行无意义,成佛也不可能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現相緣起不虛妄,離執空性二了解
因为一切法没有自性,是自性空,所以才会有缘起,缘起能生万法,一切皆有可能,业果如如不虚。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大家共同认可,不反对。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宥德宥慧领了结婚证,统统所有部门集体机构个人都认为他们是夫妻,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就是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如果没有领结婚证,他们只是两相情愿,两家人认可办了喜酒,还生了孩子,国家还和很多人还是认为他们不是夫妻,就是为其他名言所妨难。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例如认为车是独立自有,把车的框架、轮胎、方向盘等零部件全部拆开,你会发现独立自由的车不存在,车只是名言安立,是缘起法。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这样会堕入常边,六道轮回不存在,人永远是人,地狱众生出不来,做了善恶业业不会感果。修行无意义,成佛也不可能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現相緣起不虛妄,離執空性二了解
因为一切法没有自性,是自性空,所以才会有缘起,缘起能生万法,一切皆有可能,业果如如不虚。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
引用于 慧静 在 2024年3月6日, 下午6:18
- 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名言识所共许即是在一定范围内约定俗成或者说大家共同认可的名称。比如白天在天上发光发热的大家都叫他太阳,大众认可,一说太阳大家也都知道是那个东西。
- 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比如龟毛兔角,沒有合格的安立所依。
- 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比如我们执着有一个我,但是从胜义的正理来说没有一个东西有我的自性。我们所认为的我只不過是以名言分別,於安立所依聚合安立名言而顯現為有罷了。
- “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那就不需要觀待安立所依的聚合,而必須從各自這邊成立過來。比如一个人是公司主管,如果从自己这边而有的话,那在他出生之后就一直是主管,不需要任命,之后也一直都是主管,不会有什么改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缘起是一切法都是名言安立的,空是一切法都是自性无的,名言有,非指有自性,自性无耶非指这个东西没有,比如茶杯是自性无的,茶杯却是有的,茶杯是泥土温度技术等因素烧制出来的,能装水的容器,给它名言安立了杯子,杯子却不是自性有的,否则不需要那些条件,杯子天然就成立了 ,事实并非如此,所以由此可见缘起与空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不相违。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
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惡作用是合理的,與尋求所安立事時,各各法無微塵許
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輪流替換,而能同時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這才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也是龍猛的不共密意。
- 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名言识所共许即是在一定范围内约定俗成或者说大家共同认可的名称。比如白天在天上发光发热的大家都叫他太阳,大众认可,一说太阳大家也都知道是那个东西。
- 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比如龟毛兔角,沒有合格的安立所依。
- 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比如我们执着有一个我,但是从胜义的正理来说没有一个东西有我的自性。我们所认为的我只不過是以名言分別,於安立所依聚合安立名言而顯現為有罷了。
- “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那就不需要觀待安立所依的聚合,而必須從各自這邊成立過來。比如一个人是公司主管,如果从自己这边而有的话,那在他出生之后就一直是主管,不需要任命,之后也一直都是主管,不会有什么改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缘起是一切法都是名言安立的,空是一切法都是自性无的,名言有,非指有自性,自性无耶非指这个东西没有,比如茶杯是自性无的,茶杯却是有的,茶杯是泥土温度技术等因素烧制出来的,能装水的容器,给它名言安立了杯子,杯子却不是自性有的,否则不需要那些条件,杯子天然就成立了 ,事实并非如此,所以由此可见缘起与空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不相违。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
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惡作用是合理的,與尋求所安立事時,各各法無微塵許
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輪流替換,而能同時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這才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也是龍猛的不共密意。
引用于 具慧 在 2024年3月6日, 下午6:32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名言识所共许,是以给某个事物、或是某个东西、或是某人等安立一个名字大众所共认知的,这个名字是指的事或物,比如前几年出现的病毒,开始是没有名字的,后来安立一个名字为“新冠”。大家听到“新冠”就知道是那个病毒。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现在比较流行的词如老婆饼不是老婆做的饼。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比如我,凡夫认为有个真实的我,这是我的头、这是我的手等,但从胜义观察,这个我是找不到的,这些都是为正理观察所妨难的例子。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会生永恒不变的常见,邪见。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一切法依互相观待而产生所以无自性,不可能有自性的法,缘起性空,性空和缘起,依缘起的正理,我们不会堕入断边常边。缘起互相观待。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我执是轮回的根本,要断此根本,无我见观察圆满的标准。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名言识所共许,是以给某个事物、或是某个东西、或是某人等安立一个名字大众所共认知的,这个名字是指的事或物,比如前几年出现的病毒,开始是没有名字的,后来安立一个名字为“新冠”。大家听到“新冠”就知道是那个病毒。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现在比较流行的词如老婆饼不是老婆做的饼。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比如我,凡夫认为有个真实的我,这是我的头、这是我的手等,但从胜义观察,这个我是找不到的,这些都是为正理观察所妨难的例子。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会生永恒不变的常见,邪见。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一切法依互相观待而产生所以无自性,不可能有自性的法,缘起性空,性空和缘起,依缘起的正理,我们不会堕入断边常边。缘起互相观待。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我执是轮回的根本,要断此根本,无我见观察圆满的标准。
引用于 宗玲 在 2024年3月6日, 下午6:36l、名言识共许如何理解?
答:如这是一只玻璃杯,大家都知道的,没有异义是共许的,确实是玻璃杯。
2、不为其它名言量所妨难举例说明。
答:我——宗玲,还有太阳,月亮等。
3、为观察胜义的正理所妨难举例说明?
答:如房子,车子等。
4、“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那就象小孩是自性有的话,他就不会长大成人。象乐趣是自性有的话,乐趣有情就不会堕入地狱。有情是自性有的话,那有情就不可能成佛。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何吋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缘起是名言有,空是自性无,就象房屋,实有的房子是没有的,但只要房子的因缘凑合,仅以名字与分别能安立而有的情况下,房子的一切作用都能办到,无有欺诳。就象一切法皆依它而有,不是自性有,要不然麦种自性有的话它就不会长成麦芽了。
6、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是何安立?
答: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本颂说《不復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也就是说一切法唯名字安立的一切善恶作用是合理的,与寻求所安立事时,各各法无微尘许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轮流替换,而能同时安立,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别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甫见之下便能通达实执之所执境从来没有。然后能空现为缘起,缘起现为空,这样的话便能通达缘起之义即是无实,而无实之义即能引发缘起无欺的有力定解,这才是中观应成派的正见观察圆满。
l、名言识共许如何理解?
答:如这是一只玻璃杯,大家都知道的,没有异义是共许的,确实是玻璃杯。
2、不为其它名言量所妨难举例说明。
答:我——宗玲,还有太阳,月亮等。
3、为观察胜义的正理所妨难举例说明?
答:如房子,车子等。
4、“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那就象小孩是自性有的话,他就不会长大成人。象乐趣是自性有的话,乐趣有情就不会堕入地狱。有情是自性有的话,那有情就不可能成佛。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何吋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缘起是名言有,空是自性无,就象房屋,实有的房子是没有的,但只要房子的因缘凑合,仅以名字与分别能安立而有的情况下,房子的一切作用都能办到,无有欺诳。就象一切法皆依它而有,不是自性有,要不然麦种自性有的话它就不会长成麦芽了。
6、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是何安立?
答: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本颂说《不復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也就是说一切法唯名字安立的一切善恶作用是合理的,与寻求所安立事时,各各法无微尘许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轮流替换,而能同时安立,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别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甫见之下便能通达实执之所执境从来没有。然后能空现为缘起,缘起现为空,这样的话便能通达缘起之义即是无实,而无实之义即能引发缘起无欺的有力定解,这才是中观应成派的正见观察圆满。
引用于 觉乐 在 2024年3月6日, 下午6:49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必須以合格的名言在心上,在實際存在的合格的支分聚集上。就是大家所共许的,例如天上的月亮,太阳,地球等,没有人不同意的。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为其他名言量所妨难,意思是说不是合格的安立所依;例如,远远看到稻草人以为是人,但是走进不看是稻草人而不是人,就是不被大家所共许的;再比如结婚需要有结婚证才属于合法夫妻才会不为其他名言量所妨难,因为大家(国家)只认同拿了结婚证才叫结婚;再如,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说男人是女人没人会认可。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例如地方上的首領為例,首領是由安立才有的,從他自己這邊成立過來的首領是沒有的;再比如县长是国家授权跟人民选举才有的县长,才能行使县长的权利,并不是某个人说自己是县长就是县长,或者一出生就是县长,而是因缘和合由国家授权跟人民选举产生的县长。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那就不需要觀待安立所依的聚合,而必須從各自這邊成立過來。例如认为我是人是有自性的,那我将永远是人,不可能成佛,认为自己是女人那生生世世永远都是女人。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因為諸法皆依靠其它聚合而有,所以無自性有;因為無自性有,所以業果是合理的;因為一切因果作用是合理的,所以才會由種生芽,由芽生果等。不然的話,假設麥種是自性有的,那麼麥種就絕不會變成麥芽;若兒童是自性有的,那麼兒童就不會長成成人;若樂趣是自性有的,那麼樂趣有情也就不會墮入地獄;若有情是自性有的,那麼有情也就不可能成佛等等,過失眾多。所以說,因果緣起與無自性二者相輔相成。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所謂「不復輪替」意為,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惡作用是合理的,與尋求所安立事時,各各法無微塵許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輪流替換,而能同時安立。如能這樣,便能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所以一些大德說:「若知緣起之扼要,空性之義便剎那出現。」。如果這樣的話,你便能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這才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也是龍猛的不共密意。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必須以合格的名言在心上,在實際存在的合格的支分聚集上。就是大家所共许的,例如天上的月亮,太阳,地球等,没有人不同意的。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为其他名言量所妨难,意思是说不是合格的安立所依;例如,远远看到稻草人以为是人,但是走进不看是稻草人而不是人,就是不被大家所共许的;再比如结婚需要有结婚证才属于合法夫妻才会不为其他名言量所妨难,因为大家(国家)只认同拿了结婚证才叫结婚;再如,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说男人是女人没人会认可。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例如地方上的首領為例,首領是由安立才有的,從他自己這邊成立過來的首領是沒有的;再比如县长是国家授权跟人民选举才有的县长,才能行使县长的权利,并不是某个人说自己是县长就是县长,或者一出生就是县长,而是因缘和合由国家授权跟人民选举产生的县长。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那就不需要觀待安立所依的聚合,而必須從各自這邊成立過來。例如认为我是人是有自性的,那我将永远是人,不可能成佛,认为自己是女人那生生世世永远都是女人。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因為諸法皆依靠其它聚合而有,所以無自性有;因為無自性有,所以業果是合理的;因為一切因果作用是合理的,所以才會由種生芽,由芽生果等。不然的話,假設麥種是自性有的,那麼麥種就絕不會變成麥芽;若兒童是自性有的,那麼兒童就不會長成成人;若樂趣是自性有的,那麼樂趣有情也就不會墮入地獄;若有情是自性有的,那麼有情也就不可能成佛等等,過失眾多。所以說,因果緣起與無自性二者相輔相成。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所謂「不復輪替」意為,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惡作用是合理的,與尋求所安立事時,各各法無微塵許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輪流替換,而能同時安立。如能這樣,便能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所以一些大德說:「若知緣起之扼要,空性之義便剎那出現。」。如果這樣的話,你便能通達緣起之義即是無實,而無實之義即能引發緣起無欺的有力定解,這才是中觀應成派的正見觀察圓滿,也是龍猛的不共密意。
引用于 慧定 在 2024年3月6日, 下午7:13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名言識所共許就是为大家都承认的。如大家都说这是黑的,不是白的,就是名言识所共许的。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桌子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一切法都是依靠安立所依與能安立而有的,除此之外,不觀待這些條件,而是從自己這方面自然而有的,連 微塵許都沒有。「我」也是在身心二者和合之上安立而有,除此之外,不觀待在身心二者和合之上安立,而從自己這方面有的「我」完全沒有。
举例:自性车。车是名言安立的,是因缘和合各个零配件组合而成。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那就是实有。
因為諸法皆依靠其它聚合而有,所以無自性有;因為無自性有,所以業果是合理的;因為一切因果作用是合理的, 所以才會由種生芽,由芽生果等。不然的話,假設麥種是自性有的,那麼麥種就絕不會變成麥芽;若兒童是自性有的,那麼兒童就不會長成成人;若樂趣是自性有的,那麼樂趣有情也就不會墮入地獄;若有情是自性有的,那麼有情也就不可能成佛等等,過失眾多。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缘起与性空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缘起即空,空即缘起。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 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我们看到缘起有的时候马上要想到这是自性空,一想到自性空,马上就明白是缘起有。这样便能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 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 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 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
1、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名言識所共許就是为大家都承认的。如大家都说这是黑的,不是白的,就是名言识所共许的。
2、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桌子
3、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一切法都是依靠安立所依與能安立而有的,除此之外,不觀待這些條件,而是從自己這方面自然而有的,連 微塵許都沒有。「我」也是在身心二者和合之上安立而有,除此之外,不觀待在身心二者和合之上安立,而從自己這方面有的「我」完全沒有。
举例:自性车。车是名言安立的,是因缘和合各个零配件组合而成。
4、“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那就是实有。
因為諸法皆依靠其它聚合而有,所以無自性有;因為無自性有,所以業果是合理的;因為一切因果作用是合理的, 所以才會由種生芽,由芽生果等。不然的話,假設麥種是自性有的,那麼麥種就絕不會變成麥芽;若兒童是自性有的,那麼兒童就不會長成成人;若樂趣是自性有的,那麼樂趣有情也就不會墮入地獄;若有情是自性有的,那麼有情也就不可能成佛等等,過失眾多。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缘起与性空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缘起即空,空即缘起。
6、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不復輪替而同時,甫見不欺緣起已, 普滅實執所執境,彼時見觀察圓滿。」。
我们看到缘起有的时候马上要想到这是自性空,一想到自性空,马上就明白是缘起有。这样便能了知空與緣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 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別安立的緣起毫 無欺誑,甫見之下,便能通達實執之所執境從來沒有。然 後能空現為緣起,緣起現為空。
引用于 心愿 在 2024年3月6日, 下午7:14
- 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世间人所共同承许的,不会被其它名言所妨难;
- 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不被其他名言量所破;如:四条腿撑起一块板叫桌子,大家都承许,不会破;
- 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一切法都是因缘聚合而有。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而有,不需要观待安立所依的和合,就是被观察胜义的正理所妨难;
如:我是是由身心二者这边成立过来的,我是没有的,我只是名言分别而有;
- “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都是从自己这边而有,就是常的,有自性的;
-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缘起的由因缘聚合而起, 空是自性空,缘起有,缘起与空不相违;
- 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缘起与空不相违;一切法唯名言安立有;
- 名言識所共許如何理解?
答:世间人所共同承许的,不会被其它名言所妨难;
- 不為其它名言量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不被其他名言量所破;如:四条腿撑起一块板叫桌子,大家都承许,不会破;
- 為觀察勝義的正理所妨難举例说明?
答:一切法都是因缘聚合而有。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而有,不需要观待安立所依的和合,就是被观察胜义的正理所妨难;
如:我是是由身心二者这边成立过来的,我是没有的,我只是名言分别而有;
- “如果一切法是從自己這邊而有”会如何?
答:如果一切法都是从自己这边而有,就是常的,有自性的;
- 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答:缘起的由因缘聚合而起, 空是自性空,缘起有,缘起与空不相违;
- 正見觀察圓滿的標準是何安立?
答:缘起与空不相违;一切法唯名言安立有;
引用于 妙芳 在 2024年3月6日, 下午7:161.名言识所共许如何理解?
能得到大家的共同认可承许的名言。
2.不为其它名言量所妨难举例说明?
乌鬼、兔子、飞机
3.为观察胜义的正理所妨难举例说明?
芽有自性。有自性的车。
认为车是实有的不变的,就是为观察胜义的正理所妨难。
4.“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会如何?
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那就不需要观待安立所依的聚合,而必须从各自这边成立过来。一切法都要观待安立所依聚合才能成立。所以无自己这边有,无自性有,无实有。
假设麦种是自性有的,那么麦种就绝不会变成麦芽;若儿童是自性有的,那么儿童就不会长成成人;若乐趣是自性有的,那么乐趣有情也就不会堕入地狱;若有情是自性有的,那么有情也就不可能成佛等等,过失众多。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说缘起和性空不相违,缘起本来就是性空,因为这里的性空是指说这个空性的一切法都没有自性,那正因为这个一切法的是没有自性的。所以说一切法的产生,它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这就是缘起。
一切法由因缘和合产生的同时,你就证悟到了一切法是没有自性的,因为如果有自性的话,就不需要因缘和合来产生,那同样的话,如果一个法是因缘和合产生的,它带因缘的,它就一定不是什么自性,那就是空。所以说空性和缘起的不相违。
6.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是何安立?
【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
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
能了知空与缘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
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别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甫见之下,便能通达实执之所执境从来没有。然后能空现为缘起,缘起现为空。所以一些大德说:
「若知缘起之扼要,空性之义便剎那出现。」
如果这样的话,你便能通达缘起之义即是无实,而无实之义即能引发缘起无欺的有力定解,这才是中观应成派的正见观察圆满,也是龙猛的不共密意。
缘起即性空,性空即缘起。
1.名言识所共许如何理解?
能得到大家的共同认可承许的名言。
2.不为其它名言量所妨难举例说明?
乌鬼、兔子、飞机
3.为观察胜义的正理所妨难举例说明?
芽有自性。有自性的车。
认为车是实有的不变的,就是为观察胜义的正理所妨难。
4.“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会如何?
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那就不需要观待安立所依的聚合,而必须从各自这边成立过来。一切法都要观待安立所依聚合才能成立。所以无自己这边有,无自性有,无实有。
假设麦种是自性有的,那么麦种就绝不会变成麦芽;若儿童是自性有的,那么儿童就不会长成成人;若乐趣是自性有的,那么乐趣有情也就不会堕入地狱;若有情是自性有的,那么有情也就不可能成佛等等,过失众多。
5.缘起与空如何才能不相违?
说缘起和性空不相违,缘起本来就是性空,因为这里的性空是指说这个空性的一切法都没有自性,那正因为这个一切法的是没有自性的。所以说一切法的产生,它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这就是缘起。
一切法由因缘和合产生的同时,你就证悟到了一切法是没有自性的,因为如果有自性的话,就不需要因缘和合来产生,那同样的话,如果一个法是因缘和合产生的,它带因缘的,它就一定不是什么自性,那就是空。所以说空性和缘起的不相违。
6.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是何安立?
【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
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
能了知空与缘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
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别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甫见之下,便能通达实执之所执境从来没有。然后能空现为缘起,缘起现为空。所以一些大德说:
「若知缘起之扼要,空性之义便剎那出现。」
如果这样的话,你便能通达缘起之义即是无实,而无实之义即能引发缘起无欺的有力定解,这才是中观应成派的正见观察圆满,也是龙猛的不共密意。
缘起即性空,性空即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