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第八、九课思考题

1、第六意识缘何境?是如何生起的?

2、第六意识是如何生起三量的?

3、可以与第六意识相应的心所最多有多少?最少几个?

4、善恶临时如何别配之?

1、第六意识缘何境?是如何生起的?

答:第六意识缘性境,带质境,独影境。

意识是由根、境、种子、作意、根本依的五缘生起的。

2、第六意识是如何生起三量的?

答:意识与前五识同时生起的第一刹那,现前明了,不起分别,不带名言的就是现量。

在意识与前五识的第一念之后,意识开始对所缘境进行分别计度,依据已知的经验、道理等进行推理判断,如见烟知有火,由此得出的认知就是比量。

由意识的分别计度产生,是对所缘境进行错误的认知或判断。如将绳误认作蛇就是非量。

3、可以与第六意识相应的心所最多有多少?最少几个?

答:最多有51个心所与第六意识相应,最少有五个心所相应,就是五遍行心所,五遍行是与心王无论何时都相应的。

4、善恶临时如何别配之?

答:当意识遇到清净的因缘,生起善心所时,就呈现善性,如与信、惭、愧等十一个善心所相应时,便作善事。若遇到染污的因缘,生起烦恼心所,就呈现恶性,如与贪、嗔、痴等根本烦恼心所相应时,就会造恶业。而当第六意识只与遍行、别境等心所相连,不与善恶心所相应时,则为无记性。

1、第六意识缘何境?是如何生起的?

答:第六意识缘性境、带质境、独影境三境。

意识分两种:一、五俱意识,就是第六意识与前五识同缘五尘境,需要染境依、境、种子、作意、根本依五个缘。如,眼睛看到一朵花,第六意识与眼识同时起,缘的是现前的实境,还没有加上名言情绪的分别,它是不错乱的境,就是性境。

第六意识与前五识同时缘五尘境,此境有其所依的本质,而不能如实的为见分所认知,就是带质境。如第六识缘草绳误为是蛇,草绳固有其本质,但并不是蛇,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二、独行意识,就是前五识虽不起现行──眼不见色,乃至身不领触,但意识仍可自起分别,如意识的缘过去、未来境,是意识自己凭空忆想的。如第六意识虚妄分别、以想像力变起龟毛、兔角的幻影。独影境不是色法实种所生,而是第六识见分的一部分,所以它是随心(第六识见分)生起。

2、第六意识是如何生起三量的?

答:当第六意识与前五识同时生起,所缘的境不起计度分别,就是现量。比如眼睛看到一朵花,不分别花的颜色、种类等,也不加以言说名词,就是第六意识的现量。

在五识之后生起的意言分别,计度寻伺的独头意识,或缘过去、未来及梦等境的所有意识,若推理判断符合客观事实,便是比量。例如看到远处有烟,推断那里有火;隔墙看到一只角,推断墙那边有牛,这些都是第六意识的比量。

第六意识在缘境时,若对所量的对象产生错误不正确的认识,与真实的事理不相符合,就是非量。如在暗处把绳子当作蛇,或见到一只麋鹿误认为是马,这是现量观察上的非量;见到一个活泼的生命,就推想其中必有一个主宰一切的实有自我,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这是比量推度上的非量。

3、可以与第六意识相应的心所最多有多少?最少几个?

答:可以与第六意识相应的心所最多有五十一个,最少五个。

4、善恶临时如何别配之?

答:当心识生起,一念济世利人之心生起,十一个善心所与之相应,则为善法; 如一念损人利己之心生起,二十六个烦恼心所与之相应,则为恶法。如独头意识作意筹度,或利人或利己,亦通於善恶,如独头意识任由意念游走,既无有益人群之心,亦无谋己私利之意,就成为无记法。

1、第六意识缘何境?是如何生起的?

答:第六意识缘性境,带质境,独影境。

意识是由根、境、种子、作意、根本依这五缘生起的。

2、第六意识是如何生起三量的?

答:现量→意识的意现量跟前五识性境的意现量同时生起来,同时缘境,缘的是性境,第一刹那所见,新生无欺诳。

比量→第二刹那时,是不同时缘性境的,它马上就变成带质境了,进入比量,心里产生分别。

非量→意识对所缘境产生分别,并升起错误的认知。

3、可以与第六意识相应的心所最多有多少?最少几个?

答:与意识相应心所有五十一个→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四不定。

4、善恶临时如何别配之?

答:意识起念的时候,或善或恶或为无记。如意识是善的就会临时与十一个善心所相应,去做善,与恶心相应时便会与烦恼心所相应,起贪嗔等,去做恶,不与善恶相应时是无记,它是分别配之,善的境一定是善心所,不善的境一定是嗔、无惭、无愧、放逸、恨、恼、覆等。

1、第六意识缘何境?是如何生起的?

答:第六意识缘性境、带质境、独影境三境。它的升起需要需要根、境、种子、作意、根本依五个缘。

2、第六意识是如何生起三量的?

答:与前五识同所缘(色声香味触等境)在第一刹那升起的不带言意分别的是为性境,能缘此境的为现量。

第六意第二刹那生起的意言分别等内容为带质境,第六意识不与前五识同时生,意识自起分别,如意识的缘过去、未来境,是意识自己凭空忆想的属于独影境,对以上境进行若推理判断符合客观事实,是为比量,如果不符合事实都是非量。

3、可以与第六意识相应的心所最多有多少?最少几个?

答:最多有五十一个心所与第六意识相应,最少有五个遍行心所相应。

4、善恶临时如何别配之?

答:因为第六意识通三 性,如与十一个善心所相应,则心王也为善,如烦恼心所相应则为心王为恶。如果不属于两种情况则为无记,心王一次只能选择一种倾向,分别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