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导航 - 你在这里:法镜学修唯识: 百法第五课思考题
创建帖子和主题。

第五课思考题

1、五尘之中,何者是实?何者是假?

2、如何理解实假?

3、为何要分实假?

 

1、五尘之中,何者是实?何者是假?

答:色尘里面青、黄、赤、白四个是实法,是实有的法。其余是色尘是假法。

因执受大种声,有情发出的声音,如人说话;因不执受大种声,无情发出来声音,如风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有情利用器具发出的声音如打鼓;此三是实,余并是假。这三个是实的(实法),余下是假的(假法)。

香尘之中,好香,如:檀香,恶香,如:大便气味,平等香(没什么味)如:空气;这三个是实的(实法),其余是假的(假法);

味尘之中,苦、酢、甘、辛、咸、淡,这六个是实的(实法),余下是假的(假法)。

触尘之中,地、水、火、风,四个是实的(实法),其他的是假的(假法)。

2、如何理解实假?

答:这些假的都是建立在实的上面,是在实的上面安立一个名词。

3、为何要分实假?

答:因为眼等五识,只缘现量,不缘比量,当你看到长短方圆这些假法的时候已经是比量了,已经有分别了。只有青黄赤白是眼识直接感知的,是现量所缘,没有分别的。

1、五尘之中,何者是实?何者是假?

色尘之中,青、黄、赤、白、四种是实,余并是假;

声尘之中,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此三是实,余并是假;

香尘之中,好香,恶香,平等香,此三是实,余并是假;

味尘之中,苦、酢、甘、辛、咸、淡,此六是实,余并悉假;

触尘之中,地、水、火、风,四种是实,余并是假。

 

2、如何理解实假?

实法就是不观待其他的法就能直接了知,假法是要通过观待其他的法才能了知,属于间接了知;

假的都是建立在实的上面,是在实的上面安立一个名词,就像一个人有不同身份,身份名词也不一样,所以理解为摄假从实,或者假必依实;

所以五识只缘真的实法,实法就是实尘即性境,性境就是真实的那个境,不缘假法。

 

3、为何要分实假?

为了破除我执,证无我;在实假里面都找不到我,先分出实假,假必依实,把假的破了再破实的,最后发现无论假发实法里面都没有一个我,也不是我。

1、五尘之中,何者是实?何者是假?

答:①色尘→色尘里面青、黄、赤、白四个是实法,实有的法。其余是色尘是假法

②声尘→声尘之中,因执受大种声,有情发出的声音,(如人说话),因不执受大种声,无情发出来声音(如风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有情利用器具发出的声音(如打鼓),这三个是实法,余下的是假法

③香尘→香尘之中好香,恶香,平等香,这三个是实法,其余是假法。

④味尘→味尘之中,苦、酢、甘、辛、咸、淡,这六个是实法,余下是假法

⑤触尘→触尘之中,地、水、火、风,四个是实法,其他的是假法。

2、如何理解实假?

答:实法→能够通过自身了解它

假法→必须通过其它的法才能了解它。

3、为何要分实假?

答:如果缘真不缘假,犹如云雾缭绕的夜晚。阴夜远望,这些色虽然不明显,但是还是能看见了,会错误的以为看见好比像长短之类这些假的色,其实还是缘的实色,不是缘假的。这些假的法,是在十二处中的法处之中,是遍计所执起的色。所以要分实假。

1、五尘之中,何者是实?何者是假?

: 色尘里,青、黄、赤、白是实法,长、短、方、圆等是假法;声尘中,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是实法,其余是假法;香尘中,好香、恶香、平等香是实法,其余是假法;味尘中,苦、酢、甘、辛、咸、淡是实法,其余是假法;触尘中,地、水、火、风是实法,其余的涩、滑、冷、饥、渴等是假法。

2、如何理解实假?

答:实法是说,眼等五识,缘的是现量的,就是离分别且无错乱之新不欺诳了知,不观待名言、不观待其他的根境;

假法是需要观待名言,以及观待其它的根境。比如眼睛看不见长短,是两者相互比较出来。

3、为何要分实假?

答:分实假是为了破除“我”执,先把一切法分为实有和假有,然后说这些假法都是建立在实法上的,最后再说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所谓的实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