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思考题
引用于 小景 在 2025年1月8日, 下午5:471、大乘百法明门论以六离合释如何解释?
答:1、如大乘百法四字,大乘是能诠之教,但只包含声名句文四法,而百法是所诠教理,包含一百个法,二者以法之多少论大乘劣于百法,是依士释。
2、又如百法明三字,百法是能缘之境,明是所缘之智,又百法从数量上多于明这一个法,所以百法明三个字解释的时候是依主释。 3、又明门二字,明这个字是能缘的慧,就是五别境中慧心所的慧,门是所缘通百法,相比之下胜的是门,依劣的明,明门。以劣显胜,云明之门,明门就是明之门,依士释也。 4、门论,门通百法,论是通四法,此是依主释也。 5、大乘百法明门之论,依主释也。 2、烦恼障与所知障用六离合释来解释分别是哪一个释?
答:烦恼障因为烦恼和障二者的体是一个,烦恼就是障,障就是烦恼,二者合叫烦恼障表业用,是持业释。所知障是依主释,所知障则可理解为所知上的障碍,此依主释。
1、大乘百法明门论以六离合释如何解释?
答:1、如大乘百法四字,大乘是能诠之教,但只包含声名句文四法,而百法是所诠教理,包含一百个法,二者以法之多少论大乘劣于百法,是依士释。
2、烦恼障与所知障用六离合释来解释分别是哪一个释?
答:烦恼障因为烦恼和障二者的体是一个,烦恼就是障,障就是烦恼,二者合叫烦恼障表业用,是持业释。所知障是依主释,所知障则可理解为所知上的障碍,此依主释。
引用于 如意 在 2025年1月8日, 下午6:061、大乘百法明门论以六离合释如何解释?
答:大乘百法明门这六个字是所诠的义,「故胜」。论是能诠的教,「故劣」。「将劣就胜,以胜显劣,云大乘百法明门之论,依主释也」,大乘百法明门是胜。劣的依胜的,是依主释。
2、烦恼障与所知障用六离合释来解释分别是哪一个释?
答:烦恼障是持业释。烦恼本身就是障,“烦恼”是体,“障”就是用,是二个义,但都指在一体之上,“义二体一”。 所知障是依主释。“所知”不是“障”,是因为知道的太少,障碍了我们的所知,障碍我们知道更多。
1、大乘百法明门论以六离合释如何解释?
答:大乘百法明门这六个字是所诠的义,「故胜」。论是能诠的教,「故劣」。「将劣就胜,以胜显劣,云大乘百法明门之论,依主释也」,大乘百法明门是胜。劣的依胜的,是依主释。
2、烦恼障与所知障用六离合释来解释分别是哪一个释?
答:烦恼障是持业释。烦恼本身就是障,“烦恼”是体,“障”就是用,是二个义,但都指在一体之上,“义二体一”。 所知障是依主释。“所知”不是“障”,是因为知道的太少,障碍了我们的所知,障碍我们知道更多。
引用于 水中月 在 2025年1月9日, 下午7:081、大乘百法明门论以六离合释如何解释?
答:①大乘百法名门(所诠),论(能诠)→依主释
②大乘百法名(所诠通一百个法),门论(所诠)→依主释
③大乘(能诠是体),百法名门论(所诠是用)→释业释
2、烦恼障与所知障用六离合释来解释分别是哪一个释?
答:烦恼障持业释,同一个体,烦恼即是障,障也是烦恼,烦恼是体,障是业,障上面有烦恼,烦恼也是障,烦恼障是一个体,两个可以合起来。
所知障是依主释,所知强,障就少,所知是所诠,障是能诠,所知障依所知多少才能升起来。
1、大乘百法明门论以六离合释如何解释?
答:①大乘百法名门(所诠),论(能诠)→依主释
②大乘百法名(所诠通一百个法),门论(所诠)→依主释
③大乘(能诠是体),百法名门论(所诠是用)→释业释
2、烦恼障与所知障用六离合释来解释分别是哪一个释?
答:烦恼障持业释,同一个体,烦恼即是障,障也是烦恼,烦恼是体,障是业,障上面有烦恼,烦恼也是障,烦恼障是一个体,两个可以合起来。
所知障是依主释,所知强,障就少,所知是所诠,障是能诠,所知障依所知多少才能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