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第七十八课思考题

1、憍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憍?

2、憍和慢如何简别?

1、憍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憍?

谓于盛事,染著倨傲,能尽为性;引发没有安全感,自以为是等心理疾病;修无常,不净观,谦虚,忏悔,拜佛等来对治。

 

2、憍和慢如何简别?

共同点都是很高傲,认为自己很厉害,目中无人;对治的方法都是要谦虚,修无常,不净观等。

不同点憍是染著自盛事,自我陶醉,能尽为性,是贪之分;慢是跟别人比较出来的,心高举为性。

1、憍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憍?

答:谓于盛事,染著倨傲,能尽为性。能尽诸善根为业。引发恐惧没有安全感。对治㤭,要能知足、能惜福、能节约、能谦虚,多念忏悔文。

2、憍和慢如何简别?

答:共同点是高傲,心高举看不起人家。

不同点:憍是染自法, 自己有什么好的特色,就染着、耽着,自我陶醉。慢是跟他人比较而来的。

1.憍:谓于盛事,染著倨傲,能尽为性。

        能尽诸善根为业。

        心理疾病:没有安全感,洁癖。

        对治:知足、惜福、节约、谦虚,对治慢                       心、苦行、念忏悔文、拜佛。

2.慢是通过与他人对比,觉得自己比人家好,生出慢心。

憍是不需要跟人比,自己就自恃甚高,觉得自己了不得。

 

1、憍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憍?

谓于盛事,染著倨傲,能尽为性。能尽诸善根为业。

一个人憍比较多了,容易恐惧没有安全感,对治㤭这个烦恼,首先需要知道这个烦恼 的过患,然后反过来修知足、惜福、谦虚,日常观修无常,多忏悔自己的 业障。

2、憍和慢如何简别?

答:慢自他心举,慢的所缘是个别人 比较,总觉得自己特别好,是从与他人比较中来。憍是染自法, 缘着自己一些身上的特点和品质等,就自我染着,不需要去 比较自己好不好,自己就是好的。

1、憍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憍?

答:憍谓于盛事,染著倨傲,能尽为性。能尽诸善根为业。

心理疾病→ 无安全感。

对治→谦虚,拜佛,拜忏,惜福,修无常,不净观等。

 

 

 

 

2、憍和慢如何简别?

答:共同点→心高举,看不起他人。

不同点→憍是和自己比,染著自己好的方面,看不起他人。慢是和别人比,认为自己比别人好,心生傲慢,对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