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课思考题
引用于 如意 在 2024年11月12日, 下午2:091、害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害?
答:谓于众生损恼为性。谓加鞭杖等,即此所依为业。引发被迫害妄想症、焦虑症、不安。不害是正对治,比如说不杀生、不妄语、不骗人、不偷盗,戒律的特点就是不害。修慈悲心,主动要照顾和帮助他人。别人对我们害的时候,我们还要用修忍辱。
2、如何简別忿和害?
答:共同点:加鞭杖、执持鞭杖所依为业。不同点:忿指的是损害事,不一定是众生。害指的是损害有情众生。
1、害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害?
答:谓于众生损恼为性。谓加鞭杖等,即此所依为业。引发被迫害妄想症、焦虑症、不安。不害是正对治,比如说不杀生、不妄语、不骗人、不偷盗,戒律的特点就是不害。修慈悲心,主动要照顾和帮助他人。别人对我们害的时候,我们还要用修忍辱。
2、如何简別忿和害?
答:共同点:加鞭杖、执持鞭杖所依为业。不同点:忿指的是损害事,不一定是众生。害指的是损害有情众生。
引用于 水中月 在 2024年11月12日, 下午6:581、害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害?
答:害是于众生损恼为性。谓加鞭杖等,即此所依为业。
心理疾病→迫害妄想症
如何对治→如理持戒,思业果,修慈心悲心。
2、如何简別忿和害?
答:共同点→都是嗔的支分。
不同点→忿是对现前不饶益事心忿,是心当下的状态,对当下发生的事心里不舒服,去做一些动作。所对境有情非有情都有。
害是对众生损恼为性,已经起了想伤害众生的心,有计划的安排要去报复,去伤害他。所对境是有情。
1、害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害?
答:害是于众生损恼为性。谓加鞭杖等,即此所依为业。
心理疾病→迫害妄想症
如何对治→如理持戒,思业果,修慈心悲心。
2、如何简別忿和害?
答:共同点→都是嗔的支分。
不同点→忿是对现前不饶益事心忿,是心当下的状态,对当下发生的事心里不舒服,去做一些动作。所对境有情非有情都有。
害是对众生损恼为性,已经起了想伤害众生的心,有计划的安排要去报复,去伤害他。所对境是有情。
引用于 慧阳 在 2024年11月12日, 下午7:241.害:谓于众生损恼为性
损恼者,谓加鞭仗等,即此所依为业。
心理疾病:迫害妄想症,情绪焦虑不安。
对治:持戒,修不害,慈悲心。
2.如何简别忿、害。
忿:是依现前不饶益事心愤为性。马上就发火了,发完就没事了。比如妈妈辅导孩子作业,孩子半天学不会,妈妈发火了把孩子骂一顿或者揍一顿。
害:谓于有情众生损恼为性。害多数是有预谋的,提前谋划,需要耍点心机,要伤害人家。比如电视剧里要谋划给谁下毒,要提前备好毒药,做好计划,还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倒杯子里给人投毒,还要故作好意的关心别人递给别人去喝,去害人。
二者都属于嗔的部分,但害更严重。
1.害:谓于众生损恼为性
损恼者,谓加鞭仗等,即此所依为业。
心理疾病:迫害妄想症,情绪焦虑不安。
对治:持戒,修不害,慈悲心。
2.如何简别忿、害。
忿:是依现前不饶益事心愤为性。马上就发火了,发完就没事了。比如妈妈辅导孩子作业,孩子半天学不会,妈妈发火了把孩子骂一顿或者揍一顿。
害:谓于有情众生损恼为性。害多数是有预谋的,提前谋划,需要耍点心机,要伤害人家。比如电视剧里要谋划给谁下毒,要提前备好毒药,做好计划,还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倒杯子里给人投毒,还要故作好意的关心别人递给别人去喝,去害人。
二者都属于嗔的部分,但害更严重。
引用于 觉乐 在 2024年11月13日, 下午7:301、害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害?
谓于众生损恼为性;谓加鞭杖等,即此所依为业;
引发迫害妄想症;修慈心悲心等来对治。
2、如何简別忿和害?
都是嗔之分;忿谓依现前不饶益事,心愤为性;能与暴恶、执持鞭杖所依为业;忿的时间比较短,发泄完就过去了;
害谓于众生损恼为性;损恼者,谓加鞭杖等,即此所依为业;害是起了害心,要去伤害对方,嗔的程度比忿强。
1、害以何为性?以何为业?会引发哪些心理疾病?如何对治害?
谓于众生损恼为性;谓加鞭杖等,即此所依为业;
引发迫害妄想症;修慈心悲心等来对治。
2、如何简別忿和害?
忿谓依现前不饶益事,心愤为性;能与暴恶、执持鞭杖所依为业;忿的时间比较短,发泄完就过去了;
害谓于众生损恼为性;损恼者,谓加鞭杖等,即此所依为业;害是起了害心,要去伤害对方,嗔的程度比忿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