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课思考题
引用于 慧阳 在 2024年11月28日, 下午5:501.散乱:谓贪嗔痴分,令心心法流散为性。
能障离欲为业。
心理疾病:小孩多动症、健忘症、选择困难症。
对治:数息观、正知而行、密护根门。
2.不同:
掉举:忆念先所游戏欢笑等事心不寂静,属贪之分,会障碍修奢摩他(止)。忆念过去的欢乐事。
散乱:不仅仅有贪的一分,贪嗔痴都有,会障碍我们离开五欲。
同:都会令心无法心一境性,都是会障碍我们修定,离开五欲是修定的因。
3.散乱是无意识下的,属于贪嗔痴的一部分,比如并不是不愿意去学习,可能是丢三落四,没有主观性的,没有一个决定性。
放逸是刻意的,不仅有贪嗔痴,还有一个懈怠,比如就是不去学习佛法了,不去防护自己内心,不仅不去修善法,还令自己的善法去退失了。
1.散乱:谓贪嗔痴分,令心心法流散为性。
能障离欲为业。
心理疾病:小孩多动症、健忘症、选择困难症。
对治:数息观、正知而行、密护根门。
2.不同:
掉举:忆念先所游戏欢笑等事心不寂静,属贪之分,会障碍修奢摩他(止)。忆念过去的欢乐事。
散乱:不仅仅有贪的一分,贪嗔痴都有,会障碍我们离开五欲。
同:都会令心无法心一境性,都是会障碍我们修定,离开五欲是修定的因。
3.散乱是无意识下的,属于贪嗔痴的一部分,比如并不是不愿意去学习,可能是丢三落四,没有主观性的,没有一个决定性。
放逸是刻意的,不仅有贪嗔痴,还有一个懈怠,比如就是不去学习佛法了,不去防护自己内心,不仅不去修善法,还令自己的善法去退失了。
引用于 如意 在 2024年11月28日, 下午7:251、散乱以何为性?以何为业?能引发什么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散乱?
答:令心心法流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散乱会引起健忘症、小孩多动症、选择困难症。 对治散乱的重要方法就是数息观,还有密护根门,正知而行。这是道次第里给的一个方法,叫根律仪。
2、如何简別散乱和掉举?
答:共同点:散乱和掉举都是贪之分。
不同点:散乱有贪嗔痴,掉举只有贪;散乱是把心流开了、散掉了,胡思乱想,有贪嗔痴三个方面的散乱,掉举是想过去高兴的事,心静不下来;散乱是能够障住离开五欲的心,掉举是障住修定。
3、如何简別散乱和放逸?
答:共同点:散乱和放逸都是贪嗔痴分;
不同点:散乱有贪嗔痴没有懈怠,放逸有贪嗔痴还有懈怠;散乱是令心心法流散为性,放逸是于诸烦恼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散乱是能障离欲为业,放逸是不善增长,善法退失所依为业。
1、散乱以何为性?以何为业?能引发什么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散乱?
答:令心心法流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散乱会引起健忘症、小孩多动症、选择困难症。 对治散乱的重要方法就是数息观,还有密护根门,正知而行。这是道次第里给的一个方法,叫根律仪。
2、如何简別散乱和掉举?
答:共同点:散乱和掉举都是贪之分。
不同点:散乱有贪嗔痴,掉举只有贪;散乱是把心流开了、散掉了,胡思乱想,有贪嗔痴三个方面的散乱,掉举是想过去高兴的事,心静不下来;散乱是能够障住离开五欲的心,掉举是障住修定。
3、如何简別散乱和放逸?
答:共同点:散乱和放逸都是贪嗔痴分;
不同点:散乱有贪嗔痴没有懈怠,放逸有贪嗔痴还有懈怠;散乱是令心心法流散为性,放逸是于诸烦恼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散乱是能障离欲为业,放逸是不善增长,善法退失所依为业。
引用于 觉乐 在 2024年12月2日, 上午6:591、散乱以何为性?以何为业?能引发什么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散乱?
谓贪嗔痴分,令心心法流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症,多动症,选择困难症;数息观,密护根门,正知而行。
2、如何简別散乱和掉举?
云何掉举?谓随忆念喜乐等事,心不寂静为性。应知忆念先所游戏欢笑等事心不寂静,是贪之分,障奢摩他为业。
云何散乱?谓贪嗔痴分,令心心法流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相同点:都是贪之分;
不同点:散乱的心是一心多境,你的心缘很多的境;而掉举呢,一境多解,缘的境没有掉,但是你心里做的观想变掉了,各式各样的想法都来了,不是原来的那个想法了。
掉举是忆念过去开心的事,是贪之分,主要障定;而散乱是什么事都能缘,是贪嗔痴之分,主要障离欲。
3、如何简別散乱和放逸?
云何散乱?谓贪嗔痴分,令心心法流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云何放逸?谓依贪嗔痴懈怠故,于诸烦恼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不善增长,善法退失所依为业。
相同点:都有贪嗔痴之分;
不同点:放逸是贪嗔痴跟懈怠四个心所一起,散乱并不是故意的,自己都没有发现散乱的毛病,而放逸是故意的,就是不去防护自己的心不去修习善法了,不善法就增长了。
1、散乱以何为性?以何为业?能引发什么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散乱?
谓贪嗔痴分,令心心法流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症,多动症,选择困难症;数息观,密护根门,正知而行。
2、如何简別散乱和掉举?
云何掉举?谓随忆念喜乐等事,心不寂静为性。应知忆念先所游戏欢笑等事心不寂静,是贪之分,障奢摩他为业。
云何散乱?谓贪嗔痴分,令心心法流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相同点:都是贪之分;
不同点:散乱的心是一心多境,你的心缘很多的境;而掉举呢,一境多解,缘的境没有掉,但是你心里做的观想变掉了,各式各样的想法都来了,不是原来的那个想法了。
掉举是忆念过去开心的事,是贪之分,主要障定;而散乱是什么事都能缘,是贪嗔痴之分,主要障离欲。
3、如何简別散乱和放逸?
云何散乱?谓贪嗔痴分,令心心法流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云何放逸?谓依贪嗔痴懈怠故,于诸烦恼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不善增长,善法退失所依为业。
相同点:都有贪嗔痴之分;
不同点:放逸是贪嗔痴跟懈怠四个心所一起,散乱并不是故意的,自己都没有发现散乱的毛病,而放逸是故意的,就是不去防护自己的心不去修习善法了,不善法就增长了。
引用于 水中月 在 2024年12月2日, 下午6:481、散乱以何为性?以何为业?能引发什么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散乱
答:令心心法流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心理疾病→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症,多动症,选择困难症。
对治→正知而行,密护根门,数息观。
2、如何简別散乱和掉举?
答:共同点→都是贪的之分。
不同点→掉举是忆念过去开心的事,是贪之分,主要障定;散乱是什么境都能缘,贪嗔痴都有,主要障离欲。
3、如何简別散乱和放逸?
答:散乱是令心心法流散为性,放逸是于诸烦恼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散乱是能障离欲为业,放逸是不善增长,善法退失所依为业。
1、散乱以何为性?以何为业?能引发什么心理疾病?如何对治散乱
答:令心心法流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心理疾病→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症,多动症,选择困难症。
对治→正知而行,密护根门,数息观。
2、如何简別散乱和掉举?
答:共同点→都是贪的之分。
不同点→掉举是忆念过去开心的事,是贪之分,主要障定;散乱是什么境都能缘,贪嗔痴都有,主要障离欲。
3、如何简別散乱和放逸?
答:散乱是令心心法流散为性,放逸是于诸烦恼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散乱是能障离欲为业,放逸是不善增长,善法退失所依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