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一
引用于 觉辉 在 2025年3月20日, 下午9:511.《菩提道次第》总的是以弥勒菩萨造的《现观庄严论》为依据的,特别依靠的基论是阿底峡尊者写的《菩提道炬论》
整个次第包括: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共上士道
2.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密宗道次第广论》
其他宗派也有“道次第”的论著:如
1.天台宗“次第止观”, 智顗《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建立从世间禅到出世间禅的十二阶次
2.华严宗“行位论”,法藏《华严经探玄记》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二阶位统摄修行过程
3.南传佛教的修行次第清净道论体系,觉音尊者《清净道论》以“戒、定、慧”三学为纲,细分七清净、十六观智等次第
1.《菩提道次第》总的是以弥勒菩萨造的《现观庄严论》为依据的,特别依靠的基论是阿底峡尊者写的《菩提道炬论》
整个次第包括: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共上士道
2.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密宗道次第广论》
其他宗派也有“道次第”的论著:如
1.天台宗“次第止观”, 智顗《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建立从世间禅到出世间禅的十二阶次
2.华严宗“行位论”,法藏《华严经探玄记》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二阶位统摄修行过程
3.南传佛教的修行次第清净道论体系,觉音尊者《清净道论》以“戒、定、慧”三学为纲,细分七清净、十六观智等次第
引用于 慧如 在 2025年3月21日, 下午5:001.《菩提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的依据出自哪里?整个次第都有哪些内容?
答:从近来说,依靠的基论是阿底峡尊者造的《菩提道炬论》;总的来说依据了至尊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而《现观庄严论》就是解释《大般若经》的,故从远来说出自《大般若经》。
整个次第内容有:道前基础、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和上士道。其中上士道是道之主体,中下士道是道的支分。
其中道前基础要实修的内容有:依师之理,暇满人身;
共下士道:念死无常、三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
共中士道:希求解脱、思维苦谛、思维集谛,生出离心,去除邪执、解脱之道;
上士道:入大乘门、发心之理、学菩萨行、修学六度、修学四摄、奢摩他、毗婆舍那、总摄道次、学金刚乘。
2.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著有几部?主要的都是那些?其他宗派也有“道次第”的论著么?
答: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摄颂》、《三主要道》,《密宗道次第广论》,《中论广释》、《辩了不了义论》、《集密月称释疏》、《五次第灯明》、《圆满次第秘义开正见眼》等。
其他宗派也有“道次第”的论著。
1.《菩提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的依据出自哪里?整个次第都有哪些内容?
答:从近来说,依靠的基论是阿底峡尊者造的《菩提道炬论》;总的来说依据了至尊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而《现观庄严论》就是解释《大般若经》的,故从远来说出自《大般若经》。
整个次第内容有:道前基础、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和上士道。其中上士道是道之主体,中下士道是道的支分。
其中道前基础要实修的内容有:依师之理,暇满人身;
共下士道:念死无常、三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
共中士道:希求解脱、思维苦谛、思维集谛,生出离心,去除邪执、解脱之道;
上士道:入大乘门、发心之理、学菩萨行、修学六度、修学四摄、奢摩他、毗婆舍那、总摄道次、学金刚乘。
2.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著有几部?主要的都是那些?其他宗派也有“道次第”的论著么?
答: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摄颂》、《三主要道》,《密宗道次第广论》,《中论广释》、《辩了不了义论》、《集密月称释疏》、《五次第灯明》、《圆满次第秘义开正见眼》等。
其他宗派也有“道次第”的论著。
引用于 雪蘭 在 2025年3月21日, 下午10:071、《菩提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的依据出自哪里?整个次第都有哪些内容?
答:《菩提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的依据出自阿底峡尊者写的《菩提道炬论》,整个次第都包括:
道前基础(包括:礼赞文、造者殊胜、法之殊胜、闻说之理、依师之理、修习之理、暇满人身、道次引导)思维睱满难得、依止善知识;
共下士道(包括:念死无常、三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因怖愄恶趣苦从而归投三宝;
共中士道(包括:希求解脱、思维苦谛、思维集谛、生出离心、 去除邪执、解脱之道)基由道前基础、共下士道、共中士道来修出离心和空正见达到小乘的解脱;
上士道(包括:入大乘门、发心之理、学菩萨行、修学六度、修学四摄、奢摩他、毗婆舍那、总摄道次、学金刚乘)由六度、四摄来修大乘的菩提心 。2、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著有几部?主要的都是那些?其他宗派也有“道次第”的论著么?
答: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著有三部论,分别是《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摄颂》;其他宗派都有“道次第”的论著:
宁玛派:《大圆满前行》;天台宗:藏、通、别、圆都有次第学修;……等等。
1、《菩提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的依据出自哪里?整个次第都有哪些内容?
答:《菩提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的依据出自阿底峡尊者写的《菩提道炬论》,整个次第都包括:
道前基础(包括:礼赞文、造者殊胜、法之殊胜、闻说之理、依师之理、修习之理、暇满人身、道次引导)思维睱满难得、依止善知识;
共下士道(包括:念死无常、三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因怖愄恶趣苦从而归投三宝;
共中士道(包括:希求解脱、思维苦谛、思维集谛、生出离心、 去除邪执、解脱之道)基由道前基础、共下士道、共中士道来修出离心和空正见达到小乘的解脱;
上士道(包括:入大乘门、发心之理、学菩萨行、修学六度、修学四摄、奢摩他、毗婆舍那、总摄道次、学金刚乘)由六度、四摄来修大乘的菩提心 。
2、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著有几部?主要的都是那些?其他宗派也有“道次第”的论著么?
答: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著有三部论,分别是《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摄颂》;
其他宗派都有“道次第”的论著:
宁玛派:《大圆满前行》;天台宗:藏、通、别、圆都有次第学修;……等等。
引用于 觉道 在 2025年3月23日, 下午8:491、《菩提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的依据出自哪里?整个次第都有哪些内容?
(1)《菩提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的依据出自阿底峡尊者所造的《道炬论》;
(2)整个次第内容有:
道前基础------调整动机,造者殊胜,法之殊胜,闻说之理,依师之理,修习之理,暇满人身,道次引导;
共下士道------念死无常,三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
共中士道------希求解脱、思维苦谛,思维集谛,生出离心、 去除邪执,解脱之道;
上士道------入大乘门,发心之理,学菩萨行,修学六度,修学四摄,奢摩他,毗婆舍那,总摄道次,学金刚乘。
2、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著有几部?主要的都是那些?其他宗派也有“道次第”的论著么?
(1)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主要著有3部著作;
(2)主要有:《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或称菩提道次第中论)、《菩提道次第摄颂》(或称证道歌);
(3)其他宗派应该也有“道次第”的论著,具体是哪些不太清楚。
1、《菩提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的依据出自哪里?整个次第都有哪些内容?
(1)《菩提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的依据出自阿底峡尊者所造的《道炬论》;
(2)整个次第内容有:
道前基础------调整动机,造者殊胜,法之殊胜,闻说之理,依师之理,修习之理,暇满人身,道次引导;
共下士道------念死无常,三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
共中士道------希求解脱、思维苦谛,思维集谛,生出离心、 去除邪执,解脱之道;
上士道------入大乘门,发心之理,学菩萨行,修学六度,修学四摄,奢摩他,毗婆舍那,总摄道次,学金刚乘。
2、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著有几部?主要的都是那些?其他宗派也有“道次第”的论著么?
(1)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主要著有3部著作;
(2)主要有:《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或称菩提道次第中论)、《菩提道次第摄颂》(或称证道歌);
(3)其他宗派应该也有“道次第”的论著,具体是哪些不太清楚。
引用于 觉明 在 2025年3月28日, 上午10:411、《菩提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的依据出自哪里?整个次第都有哪些内容?
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依据主要依据佛教经典和印度、西藏大德论著,核心思想源自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后由宗哈巴大师系统化并扩展为《菩提道次第广论》及《略论》
整个次第包括从凡夫到成佛的完整修学次第,明确提出了“三士道”的框架,下士道:脱离恶趣,追求人天福报,中士道:出离轮回,追求解脱 上士道:发菩提心,成就佛果
2、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著有几部?主要的都是哪些?其他宗派也有“道次第”的论著么?
“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主要有两部,主要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和《菩提道次第略论》。
其他宗派也有类似的论著 只是名称与结构不同,比如萨迦派的《道果法》噶举派《解脱庄严宝论》,宁玛派的《大圆满心性休息》,觉囊派的《山法了义海论》等
1、《菩提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的依据出自哪里?整个次第都有哪些内容?
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依据主要依据佛教经典和印度、西藏大德论著,核心思想源自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后由宗哈巴大师系统化并扩展为《菩提道次第广论》及《略论》
整个次第包括从凡夫到成佛的完整修学次第,明确提出了“三士道”的框架,下士道:脱离恶趣,追求人天福报,中士道:出离轮回,追求解脱 上士道:发菩提心,成就佛果
2、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著有几部?主要的都是哪些?其他宗派也有“道次第”的论著么?
“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主要有两部,主要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和《菩提道次第略论》。
其他宗派也有类似的论著 只是名称与结构不同,比如萨迦派的《道果法》噶举派《解脱庄严宝论》,宁玛派的《大圆满心性休息》,觉囊派的《山法了义海论》等
引用于 慈慧健康 在 2025年3月28日, 下午3:50《菩提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的依据出自哪里?整个次第都有哪些内容?
答 此中总摄了一切佛经要义,是龙树菩萨深见派及无著菩萨广行派大乘修行的道轨。具体源自弥勒菩萨《现观庄严论》,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是道基。整个道次第包括四部分内容:
道前基础:造者殊胜 法之殊胜,闻说之理 依师之理,修习之理 暇满人身,道次引导。
共下士道:念死无常 三恶趣苦皈依三宝 深信因果
共中士道 :希求解脱 思维苦谛思维集谛 生出离心去除邪执 解脱之道
上士道:入大乘门 发心之理 学菩萨行 修学六度 修学四摄 奢摩他 毗婆舍那 总摄道次第 学金刚乘
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著有几部?主要的都是那些?其他宗派也有“道次第”的论著么?宗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摄诵》以及《密宗菩提道次第》。其它宗派也有道次第,如宁玛巴《大圆满心性休息》。
《菩提道次第略论》中“道次第”的依据出自哪里?整个次第都有哪些内容?
答 此中总摄了一切佛经要义,是龙树菩萨深见派及无著菩萨广行派大乘修行的道轨。具体源自弥勒菩萨《现观庄严论》,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是道基。整个道次第包括四部分内容:
道前基础:造者殊胜 法之殊胜,闻说之理 依师之理,修习之理 暇满人身,道次引导。
共下士道:念死无常 三恶趣苦皈依三宝 深信因果
共中士道 :希求解脱 思维苦谛思维集谛 生出离心去除邪执 解脱之道
上士道:入大乘门 发心之理 学菩萨行 修学六度 修学四摄 奢摩他 毗婆舍那 总摄道次第 学金刚乘
有关“道次第”的论著,宗大师著有几部?主要的都是那些?其他宗派也有“道次第”的论著么?宗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摄诵》以及《密宗菩提道次第》。其它宗派也有道次第,如宁玛巴《大圆满心性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