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死无常
引用于 庆莲 在 2024年11月23日, 下午4:211.答:不念死有6个过患:
①忘失正法:因为贪着现世,觉得自己很好,能活很长。总是经营、谋略现世安乐,就不会希求后世的增上生、决定胜,不会学习佛法。
②为现世利益修:虽然有时间也闻思修等,但都是为了追求现世利善三去力量微弱。
③杂染修:虽然来修习佛法了,但掺杂了名闻利养,心不清净。造善法的同时又杂糅恶法,还堕党类、骄慢、诽谤别人等等,反而变成恶趣因了。
④延缓懈怠:有时也为后世而修,但总觉得来日方长,而延缓懈怠。理由特别多,结果都是为了吃、喝、说闲话而浪费时间。
⑤自谋不善:以假装学习佛法来抬高自己,诽谤别人,不了解无常。贪著现世安乐,结果恶业和烦恼越来越強,离无问地狱越来越近。
⑥临终生悔:生时不好好修学佛法,不积累福德、智慧资粮,浪费暇满,从不念死无常。直到临终,才忧愁后悔。
2.答:暇身胜过如意宝。我们现在能听闻佛法,能有暇满,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因为我们过去生持过戒、修过布施、忍辱,还发过愿要遇到佛法,才可能的。如果没有很多的善业、善因,是很难得到暇满的。但是这个暇身随时会失去,待增上生、决定胜的修行机会一旦失去,再得很难。因此我们应当提起念死之心,珍惜暇满,希求后世,思惟无常的根本因相。
3.答:念死无常修法的三根本:①决定死。②死无定期。③死时除法而外,余皆无益。
九因相:①死主一定会来。②寿无可添,无间有减。③生时亦无闲暇修学妙法。④赡部洲寿无定。⑤死缘极多,活缘极少。⑥身极微弱。⑦亲友无用。⑧财势无用。⑨身体无用。
三种决断门:①必须修行。②必须现在修行。③唯法是依。
1.答:不念死有6个过患:
①忘失正法:因为贪着现世,觉得自己很好,能活很长。总是经营、谋略现世安乐,就不会希求后世的增上生、决定胜,不会学习佛法。
②为现世利益修:虽然有时间也闻思修等,但都是为了追求现世利善三去力量微弱。
③杂染修:虽然来修习佛法了,但掺杂了名闻利养,心不清净。造善法的同时又杂糅恶法,还堕党类、骄慢、诽谤别人等等,反而变成恶趣因了。
④延缓懈怠:有时也为后世而修,但总觉得来日方长,而延缓懈怠。理由特别多,结果都是为了吃、喝、说闲话而浪费时间。
⑤自谋不善:以假装学习佛法来抬高自己,诽谤别人,不了解无常。贪著现世安乐,结果恶业和烦恼越来越強,离无问地狱越来越近。
⑥临终生悔:生时不好好修学佛法,不积累福德、智慧资粮,浪费暇满,从不念死无常。直到临终,才忧愁后悔。
2.答:暇身胜过如意宝。我们现在能听闻佛法,能有暇满,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因为我们过去生持过戒、修过布施、忍辱,还发过愿要遇到佛法,才可能的。如果没有很多的善业、善因,是很难得到暇满的。但是这个暇身随时会失去,待增上生、决定胜的修行机会一旦失去,再得很难。因此我们应当提起念死之心,珍惜暇满,希求后世,思惟无常的根本因相。
3.答:念死无常修法的三根本:①决定死。②死无定期。③死时除法而外,余皆无益。
九因相:①死主一定会来。②寿无可添,无间有减。③生时亦无闲暇修学妙法。④赡部洲寿无定。⑤死缘极多,活缘极少。⑥身极微弱。⑦亲友无用。⑧财势无用。⑨身体无用。
三种决断门:①必须修行。②必须现在修行。③唯法是依。
引用于 清祥 在 2024年11月24日, 下午1:181,不念死有那些过患,答:有六1,忘失教授,2,虽未忘失不乐修习,3,虽修而不清净,4,虽修不殷重修,5,自不如理修善法,6,悔恨而死。
2,应发何等念死之心,答:当发暇身极难得,今得八有暇十圆满,若未修后世增上生及究竟决定胜,又未能灭除诸恶趣因,成办增上因及决定胜因,即便死亡而恐怖。
3,何为念死无常修法的三根本,1,决定会死,2,死无定期,3,死除法而外於皆无益。九因相,决定会死三因相,1,死主决定会来,2,思维寿无可舔,3,於生时亦无时间修行善法。第二根本,死无定期,三因相1,思维南詹部洲寿无决定,死何日当来亦无定准,2,死缘极多,活缘极少,3,思惟其身极微弱。第三根本,三因相者,1惟暇满大义而难得,虽难得而极易坏,2,当死亡来时虽然你的亲人朋友对你极好,无一人而随往,3,及财物包括自身骨肉,唯有善恶业随身。只有善法财是我们可以依靠的。
三种决断门。答三种决断门,1,必须修行,2,必须现在修,3,唯有善法是依是怙。
1,不念死有那些过患,答:有六1,忘失教授,2,虽未忘失不乐修习,3,虽修而不清净,4,虽修不殷重修,5,自不如理修善法,6,悔恨而死。
2,应发何等念死之心,答:当发暇身极难得,今得八有暇十圆满,若未修后世增上生及究竟决定胜,又未能灭除诸恶趣因,成办增上因及决定胜因,即便死亡而恐怖。
3,何为念死无常修法的三根本,1,决定会死,2,死无定期,3,死除法而外於皆无益。九因相,决定会死三因相,1,死主决定会来,2,思维寿无可舔,3,於生时亦无时间修行善法。第二根本,死无定期,三因相1,思维南詹部洲寿无决定,死何日当来亦无定准,2,死缘极多,活缘极少,3,思惟其身极微弱。第三根本,三因相者,1惟暇满大义而难得,虽难得而极易坏,2,当死亡来时虽然你的亲人朋友对你极好,无一人而随往,3,及财物包括自身骨肉,唯有善恶业随身。只有善法财是我们可以依靠的。
三种决断门。答三种决断门,1,必须修行,2,必须现在修,3,唯有善法是依是怙。
引用于 辉慧然 在 2024年12月8日, 下午9:581、不念死过患:希命久住生猛力贪。设能缘后世而修不能发广大精勤而修。引发我慢诸大烦恼,还可能产生谤法等不善业。
2、应发何等念死之心:如不能除恶趣因,积引发增上生及决定胜之因,死时应起极大恐怖。故要利用瑕满,念死无常 身受用定当速离,应好好修行学习。
3、三根本:1,决定会死,2,死无定期,3,死时除法而外於皆无益。
九因相:决定会死 ⑴死主决定当来 ⑵思维寿无可添⑶生时亦无暇修行佛法
死无定期 ⑴思南瞻部洲寿无定者 ⑵思维死缘极多,活缘极少⑶思维身极微弱
死时除法而外於皆无益⑴唯瑕满义大难得⑵死时亲友财物无益⑶思维死后无非善恶二趣
三种决断门:①必须修行。②必须现在修行。③唯善法是依怙。
1、不念死过患:希命久住生猛力贪。设能缘后世而修不能发广大精勤而修。引发我慢诸大烦恼,还可能产生谤法等不善业。
2、应发何等念死之心:如不能除恶趣因,积引发增上生及决定胜之因,死时应起极大恐怖。故要利用瑕满,念死无常 身受用定当速离,应好好修行学习。
3、三根本:1,决定会死,2,死无定期,3,死时除法而外於皆无益。
九因相:决定会死 ⑴死主决定当来 ⑵思维寿无可添⑶生时亦无暇修行佛法
死无定期 ⑴思南瞻部洲寿无定者 ⑵思维死缘极多,活缘极少⑶思维身极微弱
死时除法而外於皆无益⑴唯瑕满义大难得⑵死时亲友财物无益⑶思维死后无非善恶二趣
三种决断门:①必须修行。②必须现在修行。③唯善法是依怙。
引用于 宗玲 在 2025年2月11日, 下午8:32答1:不念死的过患有四:常.乐,我,净四颠倒——于诸无常执为常倒。苦的认为是乐的。无我认为是有我。不净认为是净的。
答2:我们应该多念无常死想,知道这个身体是不能长久住的,趁现在有健康的身体要好好修善法,遮止恶法,这样把恶趣的因遮止了,绝定是善趣,那么下一辈子又能继续修善,也就不恐怖了。同时要念身,财物,眷属等都要离开的,不要贪着,那么临终时忧恼心也不会有了,也不害怕了。
答3:三根本指①思决定死②死无定期③死时除法外余皆无益。
九因相:决定死①死主决定当来②寿无可添③生时亦无暇修佛法。
死无定期①南瞻部洲寿无定②死缘多活缘少③身极微弱。
除法外余皆无益①暇满义大难得②亲友财物无益③死后无非善恶二趣。
三种决断门:①必须修行②现在马上修③唯善法是依怙。
答1:不念死的过患有四:常.乐,我,净四颠倒——于诸无常执为常倒。苦的认为是乐的。无我认为是有我。不净认为是净的。
答2:我们应该多念无常死想,知道这个身体是不能长久住的,趁现在有健康的身体要好好修善法,遮止恶法,这样把恶趣的因遮止了,绝定是善趣,那么下一辈子又能继续修善,也就不恐怖了。同时要念身,财物,眷属等都要离开的,不要贪着,那么临终时忧恼心也不会有了,也不害怕了。
答3:三根本指①思决定死②死无定期③死时除法外余皆无益。
九因相:决定死①死主决定当来②寿无可添③生时亦无暇修佛法。
死无定期①南瞻部洲寿无定②死缘多活缘少③身极微弱。
除法外余皆无益①暇满义大难得②亲友财物无益③死后无非善恶二趣。
三种决断门:①必须修行②现在马上修③唯善法是依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