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密护根门

一、以何防护;

二、所防者何;

三、从何而防;

四、如何防护;

五、防护为何。

1.以何防护,答防护根门,佛经里说了很多方法,如何防护这个根门,不要起烦恼这些法要意念,数数修习正念不要忘失,这是防护正念。

2.所防者何,答放护的是六根,这六个根不要随境起烦恼,防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起烦恼。

3.从何而防,答这六个根从什么地方防护它,从六种境界上防护,这个可爱境界生贪,不可爱境界生嗔,从这个可爱的,不可爱的境界防护它,不要起烦恼。

4.如何防护,有二相,第一个六根对六个境,然后起六识,这三个合起之后,起个触就把这三个合起来,就起六识,,比如眼根看见的色境,然后就生眼识。这个眼识生起之后,第二刹那意识就生了,一类起贪,一类起嗔,随念分别,就是意识的作用,对可爱的境界起贪著,不可爱的境界起嗔。我们要努力,从这些境里边使这个贪嗔痴不要生起来,这是守护根的一种方式。一个是从根上防护,一个是修意根律仪,由是二相,能於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防护这个意识,使这个非理分别的起烦恼的意识,不起烦恼。

5.防护为何?在那些烦恼的中间,守护意,眼耳鼻舌身意是自性分别,不会起烦恼的,但是意第二刹那起的同时的意识,它要起烦恼,所以要守护这个意。令住善性,或无记性,这个善性,就是善捨,无记性就是无记捨。

   答丨:以何防护——谓偏护正念及于正念起常委行。其中初者谓于防护根门诸法,数数修习令不忘失。二者谓于正念常恒委重而修习之。

     答2:所防者何——谓六种根不起烦恼。

    答3:从何而防——谓从可爱及非可爱,六种境界不起烦恼。

    答4:如何防护——其中有二:守护根者谓根境合,起六识后,意识便与六可爱境六非爱境,发生贪瞋,应当励力,从彼诸境护令不生。

    答5:防护为何——谓从杂染守护其意,令住善性或无记性。

1.以何防护:遍护正念,即护根门用的是正念。而不是用毛巾遮眼睛、睹耳朵等等。于正念起常委行,即时时观察守护自己的正念。时时观察自己的心,要很清楚地确定自己。座下数数修习防护根门,不忘失正念。随时记住防护,随时调整自己。

2.何所防护: 防护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让六根不要随境起烦恼。

3.从何防护: 从六境(色声香味触法)防护。要从境界上防护,即从可爱境界(生贪),不可爱境界(生嗔)防护六根。

4.如何防护: (守护六根),把六根守住,不随外境跑,非理勿视、勿闻等等。于六境不取相,不取随好。

5.防护为何: 面对杂染的对境,要守护自己的心,令心住善性或住无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