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课
引用于 如是 在 2025年7月29日, 下午2:52唯识四组 慧名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是指不颠倒不欺诳的认知,新生无欺诳的正确心。量有现量、比量、圣言量,其中包括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自证现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依下部派许色法心法刹那生灭之理,当眼见到色时,于境能见的眼识与所见的境已谢灭,只有意识才能分别。所以,唯识认为万法唯识,所谓现量境是识的作用。
唯识四组 慧名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是指不颠倒不欺诳的认知,新生无欺诳的正确心。量有现量、比量、圣言量,其中包括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自证现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依下部派许色法心法刹那生灭之理,当眼见到色时,于境能见的眼识与所见的境已谢灭,只有意识才能分别。所以,唯识认为万法唯识,所谓现量境是识的作用。
引用于 妙悟 在 2025年7月29日, 下午4:02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是新生、无欺诳。不颠倒、不错乱的认知,被称为“量”。量分现量和比量。
现量有四种: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因为我们的根识只有自性分别,当我们说看到一朵花或者一座山的时候, 已经是意识了,是意识在分别,此时的眼识已经谢灭,所见的花或者山也已经灭掉了,因为根识都是刹那生灭。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是新生、无欺诳。不颠倒、不错乱的认知,被称为“量”。
量分现量和比量。
现量有四种: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因为我们的根识只有自性分别,当我们说看到一朵花或者一座山的时候, 已经是意识了,是意识在分别,此时的眼识已经谢灭,所见的花或者山也已经灭掉了,因为根识都是刹那生灭。
引用于 慧根 在 2025年7月29日, 下午5:28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新生无欺诳之识。不颠倒、不错乱的认知。
量分有二:一现量:自相为显现境,离分别心,且新生无欺诳之识。其中分四: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自证现量。其中有部不承许瑜伽现量和自证现量。
二比量:共相为显现境,依自之所依正因而生,于自所量隐蔽分新生无欺诳之耽著识。由见正因,忆念相属,推度所成,故名比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现觉如梦等,如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
梦境不是实有的,但梦境里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碰到。
正量部承许六识不能同时生起。唯识解释:比如当眼睛看到一座山,是眼识的作用,是第一刹那,等分别这是山,说这是山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刹那了,前五识已经谢灭了,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分别这是山,你们说根现量是不对的。
有部和大众部承许心王、心所、色等外境刹那生灭。唯识解释:比如当眼睛看到一朵花,就在你认识这是花,说出花的名言的时候,所缘的心王心所早已灭掉了,所缘的花等外境也已经谢灭了,哪里还有什么根现量呢?
唯识解释下部派的根现量是错乱的,是没有的,五根识永远看不到外境的现量。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新生无欺诳之识。不颠倒、不错乱的认知。
量分有二:一现量:自相为显现境,离分别心,且新生无欺诳之识。其中分四: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自证现量。其中有部不承许瑜伽现量和自证现量。
二比量:共相为显现境,依自之所依正因而生,于自所量隐蔽分新生无欺诳之耽著识。由见正因,忆念相属,推度所成,故名比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现觉如梦等,如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
梦境不是实有的,但梦境里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碰到。
正量部承许六识不能同时生起。唯识解释:比如当眼睛看到一座山,是眼识的作用,是第一刹那,等分别这是山,说这是山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刹那了,前五识已经谢灭了,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分别这是山,你们说根现量是不对的。
有部和大众部承许心王、心所、色等外境刹那生灭。唯识解释:比如当眼睛看到一朵花,就在你认识这是花,说出花的名言的时候,所缘的心王心所早已灭掉了,所缘的花等外境也已经谢灭了,哪里还有什么根现量呢?
唯识解释下部派的根现量是错乱的,是没有的,五根识永远看不到外境的现量。
引用于 无忧 在 2025年7月29日, 下午5:431. 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量:新生无欺诳之明
三种:现量,比量,非量
现量:离分别,无错乱,新生,不欺诳之明。其中分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唯识),瑜伽现量(唯识)。
比量:自依所立之真因,依此生起,自之所量对极隐蔽事,新生无欺诳之耽著识。其中有三种,事势比量,极成比量,信许比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因为起“现觉”的时候,现量已经过去了。
下部派认为五根面对外面实有外境的第一瞬间,会产生根现量,也称现觉。
唯识不否认有现量,但否认根现量,两个原因:
- 梦里也有现觉,人们也会感觉自己真听到了,或真看到了,好像那个境很实在,结果醒来发现不是实有外境。
- 下部派认为,心识是刹那生灭的(正量部),或心识和外境都是刹那生灭的(有部)。由此可知,当起现觉的时候,也就是意识到自己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现量了。因为现量不带名言,没有分别心。当发觉自己看到什么外境的时候,已经有名言和概念在里面了,不是第一刹那的心识了。由见到识的相分而起的现量,距离自己意识到看见什么东西之间,是不同步的,有前后时差。所以,虽然有现量,但不是根现量。
1. 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量:新生无欺诳之明
三种:现量,比量,非量
现量:离分别,无错乱,新生,不欺诳之明。其中分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唯识),瑜伽现量(唯识)。
比量:自依所立之真因,依此生起,自之所量对极隐蔽事,新生无欺诳之耽著识。其中有三种,事势比量,极成比量,信许比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因为起“现觉”的时候,现量已经过去了。
下部派认为五根面对外面实有外境的第一瞬间,会产生根现量,也称现觉。
唯识不否认有现量,但否认根现量,两个原因:
- 梦里也有现觉,人们也会感觉自己真听到了,或真看到了,好像那个境很实在,结果醒来发现不是实有外境。
- 下部派认为,心识是刹那生灭的(正量部),或心识和外境都是刹那生灭的(有部)。由此可知,当起现觉的时候,也就是意识到自己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现量了。因为现量不带名言,没有分别心。当发觉自己看到什么外境的时候,已经有名言和概念在里面了,不是第一刹那的心识了。由见到识的相分而起的现量,距离自己意识到看见什么东西之间,是不同步的,有前后时差。所以,虽然有现量,但不是根现量。
引用于 阿兰若 在 2025年7月29日, 下午6:28十三课思考题
一、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量是正确认知的心识。《述记》里面解释是“量度”
比如说:拿一个尺子去量一块布
量有三种
1、现量:由现前直接显现而通达,不依靠正理推测所得的无分别认知。
它的特别是新证、无分别、无欺诳(中观应成不许新证)
2、比量:这个结论不是直接认知到的,而是经由正理间接推知,叫做比量。
3、圣言量:也叫圣教量,指佛菩萨等圣人的言教。因佛是如语者,实语者,其言堪称为量。只能佛圣者才能观察到真相,故称圣言量。二、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下部派认为 我见到,我听到,那就是现量境,但前五根只有自性分别,这个东西照一下就完事。等你说出:我现在看到红色、听到声音,已经转到意识分别了,之前所见之境、能见之心皆已谢灭,何来现量?
故唯识认为没有根现量。
十三课思考题
一、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量是正确认知的心识。《述记》里面解释是“量度”
比如说:拿一个尺子去量一块布
量有三种
1、现量:由现前直接显现而通达,不依靠正理推测所得的无分别认知。
它的特别是新证、无分别、无欺诳(中观应成不许新证)
2、比量:这个结论不是直接认知到的,而是经由正理间接推知,叫做比量。
3、圣言量:也叫圣教量,指佛菩萨等圣人的言教。因佛是如语者,实语者,其言堪称为量。只能佛圣者才能观察到真相,故称圣言量。
二、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下部派认为 我见到,我听到,那就是现量境,但前五根只有自性分别,这个东西照一下就完事。等你说出:我现在看到红色、听到声音,已经转到意识分别了,之前所见之境、能见之心皆已谢灭,何来现量?
故唯识认为没有根现量。
引用于 Lisa 在 2025年7月29日, 下午8:05唯识5组——般若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 指通过感官或逻辑对事物进行认知、判断的方式,其核心在于如何正确衡量和理解所观察的对象。
量的性相:是指不颠倒不欺诳的认知,新生无欺诳的正确心。
量分三种:
现量、比量、圣言量。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下部派认为在意识的每一个瞬间(刹那),外在的色声香味触等现象都已经消失(谢灭),能见的识已经过去,等意识生起,眼识早已过去,故根无有现量。
唯识5组——般若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 指通过感官或逻辑对事物进行认知、判断的方式,其核心在于如何正确衡量和理解所观察的对象。
量的性相:是指不颠倒不欺诳的认知,新生无欺诳的正确心。
量分三种:
现量、比量、圣言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下部派认为在意识的每一个瞬间(刹那),外在的色声香味触等现象都已经消失(谢灭),能见的识已经过去,等意识生起,眼识早已过去,故根无有现量。
引用于 Lisa 在 2025年7月30日, 上午8:59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
新生、无分别、无欺诳
现量、比量、圣言量
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
现觉如梦等,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
眼根看到色第一刹那,第二刹那需要意识进行分别,这样一来就不是现量了。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
新生、无分别、无欺诳
现量、比量、圣言量
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
现觉如梦等,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
眼根看到色第一刹那,第二刹那需要意识进行分别,这样一来就不是现量了。
引用于 宗玲 在 2025年7月30日, 上午9:44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者量度,如拿尺去量布有多长等,量后知其是多少叫量果。
量分现量,比量和圣言量。
现量又分:自证现量,根现量,意现量和偷伽现量四种。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下部派认为我在看电视,还听到外面在打台风下暴雨,这都是现量境,而在唯识看来你既然知道自已在看电视,也知道台风天在下暴雨就已转为意识了,原先所见之境都已谢灭,所以唯识认为无根现量。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者量度,如拿尺去量布有多长等,量后知其是多少叫量果。
量分现量,比量和圣言量。
现量又分:自证现量,根现量,意现量和偷伽现量四种。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下部派认为我在看电视,还听到外面在打台风下暴雨,这都是现量境,而在唯识看来你既然知道自已在看电视,也知道台风天在下暴雨就已转为意识了,原先所见之境都已谢灭,所以唯识认为无根现量。
引用于 觉湘(唯识5组) 在 2025年7月30日, 上午10:56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梵文:Pramāṇa)原义为 “测量”“尺度”,在佛教中引申为 “能知之心对所知之境的正确认知”,是新生、无欺诳。
量有: “现量”、 “比量” 、 “非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下部派认为,现量的产生依赖 “根取境”,如果没有真实的外境,意识想起昨天我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决定是前五识过去曾经现量地听过、看过。既然现在能记起,那么过去决定有曾经现量受到的境,这个现量受的境决定是外境实有的。
唯识宗认为眼等识可以「似外境现」,眼识生的时候,它有相分,就像外境一样地显现。当意识起分别的时候,才说「这是外境」。那时眼识已经谢灭,不是现在,根本不是现量了。所以说,并没有真实的外境。如前面讲「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等等,根是种子,所缘的境是相分,那个境是识的相分,並没有离開识。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梵文:Pramāṇa)原义为 “测量”“尺度”,在佛教中引申为 “能知之心对所知之境的正确认知”,是新生、无欺诳。
量有: “现量”、 “比量” 、 “非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下部派认为,现量的产生依赖 “根取境”,如果没有真实的外境,意识想起昨天我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决定是前五识过去曾经现量地听过、看过。既然现在能记起,那么过去决定有曾经现量受到的境,这个现量受的境决定是外境实有的。
唯识宗认为眼等识可以「似外境现」,眼识生的时候,它有相分,就像外境一样地显现。当意识起分别的时候,才说「这是外境」。那时眼识已经谢灭,不是现在,根本不是现量了。所以说,并没有真实的外境。如前面讲「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等等,根是种子,所缘的境是相分,那个境是识的相分,並没有离開识。
引用于 天涯111 在 2025年7月30日, 下午3:31第十三课思考题: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是正确的无欺狂的心识,是不颠倒不错乱的认知。
量有三种:现量,比量,非量。
现量又分为: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当眼耳鼻舌身对色声香味触这些外境产生名言的时候,就不是现量了,现量是刹那生灭的。比如,眼识第一刹那看到一朵花的时候,第二刹那要传到意识,当你知道这是一朵花的时候,根识已经谢灭了,色法也已经刹那谢灭了,你心里已经知道是花的时候已经是曾习境,就不是当下的现量了。意识已经在分别了,所以眼根识,耳根识等五根识是没办法知道现量的。
第十三课思考题: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是正确的无欺狂的心识,是不颠倒不错乱的认知。
量有三种:现量,比量,非量。
现量又分为: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当眼耳鼻舌身对色声香味触这些外境产生名言的时候,就不是现量了,现量是刹那生灭的。比如,眼识第一刹那看到一朵花的时候,第二刹那要传到意识,当你知道这是一朵花的时候,根识已经谢灭了,色法也已经刹那谢灭了,你心里已经知道是花的时候已经是曾习境,就不是当下的现量了。意识已经在分别了,所以眼根识,耳根识等五根识是没办法知道现量的。
引用于 慧根 在 2025年7月30日, 下午4:27唯识4组 德慧学长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经部认为量是新证无欺诳的心。唯识宗说量是正确认知的心,量分现量和比量,唯识认为只有自证现量和瑜伽现量是正确认知的心。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唯识宗认为根不能见境,能见的识刹那生灭,无论正量部许境一期生灭,还是有部和大众部许境刹那生灭,当生起现觉时,能见的心已灭,所以不许根现量。
唯识4组 德慧学长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经部认为量是新证无欺诳的心。唯识宗说量是正确认知的心,量分现量和比量,唯识认为只有自证现量和瑜伽现量是正确认知的心。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唯识宗认为根不能见境,能见的识刹那生灭,无论正量部许境一期生灭,还是有部和大众部许境刹那生灭,当生起现觉时,能见的心已灭,所以不许根现量。
引用于 宗乡 在 2025年7月30日, 下午4:54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量是正确认知的心识。主要分三种:
1 现量:由现前直观通达,不经由正理推测所得的正确认知,对应显现分
有部经部唯识许现量是新证、无分别、无欺诳,但中观应成认为不必新证。
2 比量:经由正理而间接推知的正确认知,对应隐蔽分。
3 圣言量:也叫圣教量,指佛菩萨等圣人的言教,对应极隐蔽分。只有佛圣者才能观察到存在的真相,可以作为认知判断的标准,故称圣言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下部派皆许心和境都是刹那坏灭。前五识只有自性分别,没有计度分别和随念分别,故当觉知我看到一朵花,我闻到一种香时,已经是意识范围的事了,此时不仅能缘的心没了,所缘的境也谢灭了,哪来的现量呢?故唯识不许根现量,但许有自证现量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量是正确认知的心识。主要分三种:
1 现量:由现前直观通达,不经由正理推测所得的正确认知,对应显现分
有部经部唯识许现量是新证、无分别、无欺诳,但中观应成认为不必新证。
2 比量:经由正理而间接推知的正确认知,对应隐蔽分。
3 圣言量:也叫圣教量,指佛菩萨等圣人的言教,对应极隐蔽分。只有佛圣者才能观察到存在的真相,可以作为认知判断的标准,故称圣言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下部派皆许心和境都是刹那坏灭。前五识只有自性分别,没有计度分别和随念分别,故当觉知我看到一朵花,我闻到一种香时,已经是意识范围的事了,此时不仅能缘的心没了,所缘的境也谢灭了,哪来的现量呢?故唯识不许根现量,但许有自证现量
引用于 宗清 在 2025年7月30日, 下午5:35一、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是指无欺诳、不颠倒、不错乱的正确的认知。
量有三种
1.现量:由现前直接显现而通达,不依靠正理推测所得的无分别认知。
它的特别是新证、无分别、无欺诳(中观应成不许新证)。现量分: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
2.比量:这个结论不是直接认知到的,而是经由正理间接推知,叫做比量。
3.圣言量:也叫圣教量,指佛菩萨等圣人的言教。因佛是如语者,实语者,其言堪称为量。只能佛圣者才能观察到真相,故称圣言量。
二、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下部派认为五根面对外面实有外境的第一瞬间,会产生根现量。唯识宗不同意,认为根无现量。因为我们的根识只有自性分别。当我们看到一棵树,听到一首歌的时候,现量已经过去了, 是意识在分别了,此时的眼识、耳识已经谢灭,因为根识都是刹那生灭。我们平时看到花或听到歌声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现量了,因为现量不带名言,没有分别心,不是第一刹那的心识了。由见到识的相分而起的现量,距离自己意识到看见什么东西之间,是不同步的,有前后时差。所以,虽然有现量,但不是根现量。
一、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是指无欺诳、不颠倒、不错乱的正确的认知。
量有三种
1.现量:由现前直接显现而通达,不依靠正理推测所得的无分别认知。
它的特别是新证、无分别、无欺诳(中观应成不许新证)。
现量分: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
2.比量:这个结论不是直接认知到的,而是经由正理间接推知,叫做比量。
3.圣言量:也叫圣教量,指佛菩萨等圣人的言教。因佛是如语者,实语者,其言堪称为量。只能佛圣者才能观察到真相,故称圣言量。
二、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下部派认为五根面对外面实有外境的第一瞬间,会产生根现量。唯识宗不同意,认为根无现量。
因为我们的根识只有自性分别。当我们看到一棵树,听到一首歌的时候,现量已经过去了, 是意识在分别了,此时的眼识、耳识已经谢灭,因为根识都是刹那生灭。我们平时看到花或听到歌声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现量了,因为现量不带名言,没有分别心,不是第一刹那的心识了。由见到识的相分而起的现量,距离自己意识到看见什么东西之间,是不同步的,有前后时差。所以,虽然有现量,但不是根现量。
引用于 宥德 在 2025年7月30日, 下午9:01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新生、不欺诳的了别是量的性相。分为现量和比量两类。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现量应以实有的法为境。下部派的根现量如梦等,其根识所缘的境都是虚妄,如梦中的境,当然不是现量。另外当根识能分别境的差别(能言诠)的时候,已经是意识的分别境,第一刹那的根识和对境已经谢灭,当然不能是现量。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新生、不欺诳的了别是量的性相。分为现量和比量两类。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现量应以实有的法为境。下部派的根现量如梦等,其根识所缘的境都是虚妄,如梦中的境,当然不是现量。另外当根识能分别境的差别(能言诠)的时候,已经是意识的分别境,第一刹那的根识和对境已经谢灭,当然不能是现量。
引用于 妙芳 在 2025年7月30日, 下午9:33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量的定义,即新证而不欺诳的认知。正确的心。
量分为:现量、比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唯识宗认为,当你说看到这朵花时,已经是意识分别了,这时现量能见的眼等前五根识,早已经谢灭过去了,不但心心所法已灭,就在你说这是一朵花时,你所缘的色声香味等外境也已经灭掉了,所以唯识不许有根现量。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量的定义,即新证而不欺诳的认知。正确的心。
量分为:现量、比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唯识宗认为,当你说看到这朵花时,已经是意识分别了,这时现量能见的眼等前五根识,早已经谢灭过去了,不但心心所法已灭,就在你说这是一朵花时,你所缘的色声香味等外境也已经灭掉了,所以唯识不许有根现量。
引用于 慧静 在 2025年8月2日, 下午9:35三组华藏: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是判断事物真相的准则。一般说有四种量:
一:现量。二比量。三:圣教量。四:譬喻量。这四种量构成了佛教认识论的基本定义,是修行人在修行与证悟中判断真伪昂辨是非的重要依据。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唯识宗认为:1:唯识无境,一切现象,由心识变现,外境不具备独立于识的实在性。
2:错乱本质,凡夫的根现量(如眼根对色境的认知)必然与心识的错误认知(如执著虚妄为实)相关联,因此属似现量,并非真实认知。
3:分类差别:唯识宗将认知分为“根现量”,(意现量)等类别。但这些分类基于心识的不同运作模式,而非独立于心的外境。
而下部派认为根现量视为直接认知外境的认知方式:认为通过眼耳等感觉根可以直接感知外界事物,这种认知被视为真理量。
所以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三组华藏: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是判断事物真相的准则。一般说有四种量:
一:现量。二比量。三:圣教量。四:譬喻量。这四种量构成了佛教认识论的基本定义,是修行人在修行与证悟中判断真伪昂辨是非的重要依据。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唯识宗认为:1:唯识无境,一切现象,由心识变现,外境不具备独立于识的实在性。
2:错乱本质,凡夫的根现量(如眼根对色境的认知)必然与心识的错误认知(如执著虚妄为实)相关联,因此属似现量,并非真实认知。
3:分类差别:唯识宗将认知分为“根现量”,(意现量)等类别。但这些分类基于心识的不同运作模式,而非独立于心的外境。
而下部派认为根现量视为直接认知外境的认知方式:认为通过眼耳等感觉根可以直接感知外界事物,这种认知被视为真理量。
所以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引用于 慧静 在 2025年8月2日, 下午9:36三组帅雅馨: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新生无欺诳,不颠倒,不错乱的认知,被称为量。量:有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外人说:假如没有外境,眼睛看到外面的杯子、手机、电脑等怎有这样的一个认知呢?这些都叫现证或者现量境。
论主说:此证不成。
一)梦里面也是可以看到山河大地,所以现在醒的时候,你认为看到山河大地,事实上还是在梦里面,没有醒过来,你还不是佛,没有大觉,还是在梦里面。所以故引自己的现量说:耳根听到了声音,眼睛见到色来证明有外境,是不可以。二)论主说:你的现量是错乱的,你眼睛看到东西的第一刹那,不知道那是红色白色等,学《俱舍论》的时说过,前五根识只有自性分别,是没有办法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当你知道是红色白色,香的时候,第一刹那已灭,第二刹那已经是意识在分别,所以你眼识现量看到了红色,现量看到了山、水等,你们怎么许当下那个时候有现量呢?唯识宗就把下部派的根现量全部否定了。
三组帅雅馨: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新生无欺诳,不颠倒,不错乱的认知,被称为量。
量:有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外人说:假如没有外境,眼睛看到外面的杯子、手机、电脑等怎有这样的一个认知呢?这些都叫现证或者现量境。
论主说:此证不成。
一)梦里面也是可以看到山河大地,所以现在醒的时候,你认为看到山河大地,事实上还是在梦里面,没有醒过来,你还不是佛,没有大觉,还是在梦里面。所以故引自己的现量说:耳根听到了声音,眼睛见到色来证明有外境,是不可以。
二)论主说:你的现量是错乱的,你眼睛看到东西的第一刹那,不知道那是红色白色等,学《俱舍论》的时说过,前五根识只有自性分别,是没有办法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当你知道是红色白色,香的时候,第一刹那已灭,第二刹那已经是意识在分别,所以你眼识现量看到了红色,现量看到了山、水等,你们怎么许当下那个时候有现量呢?唯识宗就把下部派的根现量全部否定了。
引用于 华菁 在 2025年8月4日, 上午1:45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者,新生无欺诳之明是量之定义。事例如:新生通达青色之眼识量,新生通达声无常之比量。
量若分有二:现量与比量。现量者,离分别、无错乱、新生、不欺诳之明,即是现量之定义。比量者,自依所立之真因,依此生起,自之所量对极隐蔽事,新生无欺诳之耽著识,即是比量之定义。
瑜伽行派论师陈那论师将现量划分为世俗现量和瑜伽现量,世俗现量又分根识现量、意识现量和自证现量。印度哲学通常承认多种量,如现量、比量、言量(圣言量)、譬喻量等。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因为:“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当你说出客观现量境的时候,是第六意识分别,已不是现量。在你说话的当下,能量的识已谢灭,所量的境也已变化。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者,新生无欺诳之明是量之定义。事例如:新生通达青色之眼识量,新生通达声无常之比量。
量若分有二:现量与比量。现量者,离分别、无错乱、新生、不欺诳之明,即是现量之定义。比量者,自依所立之真因,依此生起,自之所量对极隐蔽事,新生无欺诳之耽著识,即是比量之定义。
瑜伽行派论师陈那论师将现量划分为世俗现量和瑜伽现量,世俗现量又分根识现量、意识现量和自证现量。印度哲学通常承认多种量,如现量、比量、言量(圣言量)、譬喻量等。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因为:“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当你说出客观现量境的时候,是第六意识分别,已不是现量。在你说话的当下,能量的识已谢灭,所量的境也已变化。
引用于 华菁 在 2025年8月4日, 上午1:47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者,新生无欺诳之明是量之定义。事例如:新生通达青色之眼识量,新生通达声无常之比量。
量若分有二:现量与比量。现量者,离分别、无错乱、新生、不欺诳之明,即是现量之定义。比量者,自依所立之真因,依此生起,自之所量对极隐蔽事,新生无欺诳之耽著识,即是比量之定义。
瑜伽行派论师陈那论师将现量划分为世俗现量和瑜伽现量,世俗现量又分根识现量、意识现量和自证现量。印度哲学通常承认多种量,如现量、比量、言量(圣言量)、譬喻量等。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因为:“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当你说出客观现量境的时候,是第六意识分别,已不是现量。在你说话的当下,能量的识已谢灭,所量的境也已变化。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者,新生无欺诳之明是量之定义。事例如:新生通达青色之眼识量,新生通达声无常之比量。
量若分有二:现量与比量。现量者,离分别、无错乱、新生、不欺诳之明,即是现量之定义。比量者,自依所立之真因,依此生起,自之所量对极隐蔽事,新生无欺诳之耽著识,即是比量之定义。
瑜伽行派论师陈那论师将现量划分为世俗现量和瑜伽现量,世俗现量又分根识现量、意识现量和自证现量。印度哲学通常承认多种量,如现量、比量、言量(圣言量)、譬喻量等。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因为:“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当你说出客观现量境的时候,是第六意识分别,已不是现量。在你说话的当下,能量的识已谢灭,所量的境也已变化。
引用于 妙芳 在 2025年8月4日, 下午7:18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量的定义,即新证而不欺诳的认知。即正确的心。
量分为:现量、比量两种。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唯识宗认为,当你说看到这朵花时,已经是意识分别了,这时现量能见的眼等前五根识,早已经谢灭过去了,不但心心所法已灭,就在你说这是一朵花时,你所缘的色声香味等外境也已经灭掉了,所以唯识不许有根现量。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量的定义,即新证而不欺诳的认知。即正确的心。
量分为:现量、比量两种。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唯识宗认为,当你说看到这朵花时,已经是意识分别了,这时现量能见的眼等前五根识,早已经谢灭过去了,不但心心所法已灭,就在你说这是一朵花时,你所缘的色声香味等外境也已经灭掉了,所以唯识不许有根现量。
引用于 妙芳 在 2025年8月4日, 下午7:32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量的定义,即新证而不欺诳的认知。即正确的心。
量分为:现量、比量两种。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唯识宗认为,当你说看到这朵花时,已经是意识分别了,这时现量能见的眼等前五根识,早已经谢灭过去了,不但心心所法已灭,就在你说这是一朵花时,你所缘的色声香味等外境也已经灭掉了,所以唯识不许有根现量。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量的定义,即新证而不欺诳的认知。即正确的心。
量分为:现量、比量两种。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唯识宗认为,当你说看到这朵花时,已经是意识分别了,这时现量能见的眼等前五根识,早已经谢灭过去了,不但心心所法已灭,就在你说这是一朵花时,你所缘的色声香味等外境也已经灭掉了,所以唯识不许有根现量。
引用于 清静 在 2025年8月7日, 下午4:37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是新生无欺狂的心识。即无欺狂、不颠倒、不错误的认知。
量有三种:现量、比量、圣言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唯识宗认为:一是醒时所见到的色等境如同梦中所见境一样,都不是真实的;二是如果说现在亲自看到了什么色等,已经是意识的分别,能见的眼识及所见的色等境早已谢灭,不是当时看到的现量了;三是刹那论者既然承许心识及色法是刹那生灭,当知道看到什么东西时,能见的心识及所见的境已经谢灭。故根识看到或听到等,都不是现量。
1、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是新生无欺狂的心识。即无欺狂、不颠倒、不错误的认知。
量有三种:现量、比量、圣言量。
2、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唯识宗认为:一是醒时所见到的色等境如同梦中所见境一样,都不是真实的;二是如果说现在亲自看到了什么色等,已经是意识的分别,能见的眼识及所见的色等境早已谢灭,不是当时看到的现量了;三是刹那论者既然承许心识及色法是刹那生灭,当知道看到什么东西时,能见的心识及所见的境已经谢灭。故根识看到或听到等,都不是现量。
引用于 心愿 在 2025年8月11日, 上午7:05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无欺诳的认知,不颠倒、不错乱的认知,被称为量;
量有三种:现量、比量、圣言量;
1.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下部派:新生无欺诳,五根识见的第一刹那是现量;
唯识宗认为:第二刹那之后,分别心生起,就不是现量,因为第二刹那之后,见及境已无。
量是什么意思?量有几种?
答:量:无欺诳的认知,不颠倒、不错乱的认知,被称为量;
量有三种:现量、比量、圣言量;
1.为什么唯识宗认为下部派的根无现量?
答:下部派:新生无欺诳,五根识见的第一刹那是现量;
唯识宗认为:第二刹那之后,分别心生起,就不是现量,因为第二刹那之后,见及境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