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信为根本
引用于 庆莲 在 2024年8月14日, 上午12:011.答:信(信心)是入道的第一部分。
①信为道源功德母;
②信为前行如母生;有母亲生,才有长大,才能得到暇满,才能学习等。
③守护增长一切功德;功德、善法,靠信心守护、增长。
④除疑度脱诸瀑流;有信才能去除疑惑,才能灭样烦恼习气。
⑤信能表喻妙乐城;有信就能达到安乐的归宿,不信则是一切衰败、痛苦的根本。
⑥信无浊秽令心净;信如净水珠,能令心清净。
⑦能令离慢是敬本;信能消除我慢。没有信心,就没有恭敬。
⑧信是最胜财藏足;信是七圣财之一,死了可以带走。信如宝藏、信如足。有信才能步入佛门,走向解脱。
⑨摄善之本犹如手;信能摄持一切善法,好比有手,就可以拿很多东西。
(10)由何出导师,信为最胜乘;如何能成佛,信是最佳工具,只要有信心,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2.答:弟子于尊重所,应观“视师如佛”。
①不求过失,在依止善知识之前,先要经过观察。依止后就不要找过失,观功德才有利益,观功念恩。如以观爱子之心而观上师即得矣。
②我们刚强难伏,过去诸佛也没有把我们度了。善知设虽然不是佛,但是他做了和佛一样的事情,传授了佛的遗教,师恩超过佛恩。
③只要对拥有清净传承的善知识有信心,按照他教授的内容去做,一样有成就。
④不找师父的过失,最终才有可能看到一切众生如佛。才有可能观到整个世界都是清净坛城,诸佛刹土。
⑤随时忆念师佛不二,随时都是善法、善业,随时都在锻练正念,随时都在增加慈悲、智慧、欢喜、善根福得,随时都得到加持等,这是很重要的。
3.答:“下至惟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悉无差别。”说明的道理是:需要明辨善恶、曲直、好坏、是非。而不观过失,要观功念恩生信。观一切众生如佛,破除我执。
1.答:信(信心)是入道的第一部分。
①信为道源功德母;
②信为前行如母生;有母亲生,才有长大,才能得到暇满,才能学习等。
③守护增长一切功德;功德、善法,靠信心守护、增长。
④除疑度脱诸瀑流;有信才能去除疑惑,才能灭样烦恼习气。
⑤信能表喻妙乐城;有信就能达到安乐的归宿,不信则是一切衰败、痛苦的根本。
⑥信无浊秽令心净;信如净水珠,能令心清净。
⑦能令离慢是敬本;信能消除我慢。没有信心,就没有恭敬。
⑧信是最胜财藏足;信是七圣财之一,死了可以带走。信如宝藏、信如足。有信才能步入佛门,走向解脱。
⑨摄善之本犹如手;信能摄持一切善法,好比有手,就可以拿很多东西。
(10)由何出导师,信为最胜乘;如何能成佛,信是最佳工具,只要有信心,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2.答:弟子于尊重所,应观“视师如佛”。
①不求过失,在依止善知识之前,先要经过观察。依止后就不要找过失,观功德才有利益,观功念恩。如以观爱子之心而观上师即得矣。
②我们刚强难伏,过去诸佛也没有把我们度了。善知设虽然不是佛,但是他做了和佛一样的事情,传授了佛的遗教,师恩超过佛恩。
③只要对拥有清净传承的善知识有信心,按照他教授的内容去做,一样有成就。
④不找师父的过失,最终才有可能看到一切众生如佛。才有可能观到整个世界都是清净坛城,诸佛刹土。
⑤随时忆念师佛不二,随时都是善法、善业,随时都在锻练正念,随时都在增加慈悲、智慧、欢喜、善根福得,随时都得到加持等,这是很重要的。
3.答:“下至惟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悉无差别。”说明的道理是:需要明辨善恶、曲直、好坏、是非。而不观过失,要观功念恩生信。观一切众生如佛,破除我执。
引用于 辉慧然 在 2024年8月19日, 下午3:04问题1、回答
《寶炬陀羅尼》云:信爲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
信爲前行如母生,信是一切法的源头,有信才能生其他功德。
守護增長一切德,有了信就能生出功德并且可以守护长养功德。
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对治疑,有了信就不再有疑。暴流的解释:開始的煩惱,力量不強的,叫漏,它的勢力增長了,不可抑制,就叫暴流。暴流有幾種呢?“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欲界的煩惱,稱欲暴流;上兩界的煩惱叫有暴流;那些不正的見,叫見暴流;還有三界的無明,叫無明暴流。信可以消除以上几种暴流烦恼。
信能表喻妙樂城。“妙樂城”就是說最殊勝的城,佛的法報化三身住的地方。有信將來能夠達到這個殊勝三身。
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 信可以去掉脏东西让心清净,有了信就能看到善知识的功德,不会起傲慢,是恭敬的根本。
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信就是最殊胜的宝藏,有了信就有了攝善之本。
问题2、回答
于尊重所应起佛想。视师如佛。对师父不起寻求过失的心,要修观功德的心。
问题3、回答
已經選好的善知識,你哪怕祗從他聽聞一個頌,即使他犯戒,也要观功德,不观过失。
问题1、回答
《寶炬陀羅尼》云:信爲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
信爲前行如母生,信是一切法的源头,有信才能生其他功德。
守護增長一切德,有了信就能生出功德并且可以守护长养功德。
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对治疑,有了信就不再有疑。暴流的解释:開始的煩惱,力量不強的,叫漏,它的勢力增長了,不可抑制,就叫暴流。暴流有幾種呢?“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欲界的煩惱,稱欲暴流;上兩界的煩惱叫有暴流;那些不正的見,叫見暴流;還有三界的無明,叫無明暴流。信可以消除以上几种暴流烦恼。
信能表喻妙樂城。“妙樂城”就是說最殊勝的城,佛的法報化三身住的地方。有信將來能夠達到這個殊勝三身。
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 信可以去掉脏东西让心清净,有了信就能看到善知识的功德,不会起傲慢,是恭敬的根本。
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信就是最殊胜的宝藏,有了信就有了攝善之本。
问题2、回答
于尊重所应起佛想。视师如佛。对师父不起寻求过失的心,要修观功德的心。
问题3、回答
已經選好的善知識,你哪怕祗從他聽聞一個頌,即使他犯戒,也要观功德,不观过失。
引用于 宗玲 在 2024年8月20日, 下午11:20答l:巜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信无濁穢令心净,能令离慢是敬本,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十法》亦云: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依於信,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
答2:如巜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弟子于阿阇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薄伽梵,即应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
答3:下至唯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悉无差别。这句话也就告诉我们对已选好的善知识,哪怕只听闻一个颂,虽然他本身是犯戒的,也有其他过失的,我们要从他功德方面看,因为这个颂是佛说的,跟佛的意思是符合的,所以这个功德也很大了,我们要观善知识的功德不要观过失这个道理。
答l:巜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信无濁穢令心净,能令离慢是敬本,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十法》亦云: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依於信,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
答2:如巜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弟子于阿阇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薄伽梵,即应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
答3:下至唯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悉无差别。这句话也就告诉我们对已选好的善知识,哪怕只听闻一个颂,虽然他本身是犯戒的,也有其他过失的,我们要从他功德方面看,因为这个颂是佛说的,跟佛的意思是符合的,所以这个功德也很大了,我们要观善知识的功德不要观过失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