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下士道-皈依-由何道理而归依

请有莲师兄出题

1. 何为佛、法、僧之功德

2. 三宝之间有什么差别

3. 谈谈对自誓受皈依的理解

4. 佛法与外道的最大差别是什么

1.答:佛有身、语、意、事业的功德。我们要经常思维。

佛身—我们礼拜佛像,都能有功德。

佛语—我们读诵受持,都能增加福报,增加智慧,将来脱离生死等利益。

佛的意功德—是智慧、大悲心。

佛的事业功德—是无间、任运,时时刻刻利益众生的。

法功德—从学佛的角度,是能断烦恼,能引功德,能生大悲,能解脱,能成佛等。从正法角度,是教证二法,三藏,三学。

僧功德—指证到圣道的(如初地菩萨,初果阿罗汉等等),或者希求善法的。

2.答:三宝之间的差别就是从不同方向上去皈依佛法僧三宝。有6个:

①定义上有差别

佛—现证正等菩提,一切功德圆满,当下成佛。

法—佛证到的功德。如四谛,六度四摄等等。

僧—由他教授,按法宝去修习。

②功能上有差别

佛—善巧转法轮,传播弘扬佛法。

法—断烦恼、苦。

僧—勇猛精进修善法。

③信解差别

对佛—相信我们应该亲近承事佛。比如洒扫佛堂,供水等,依教奉行等等。

对法—希求证得信解。

对僧—相信我们应该六合,尤其是法性和合,都是希求解脱的。

④修行差别

对佛—修供养承事。

对法—修与法相应,必须学习佛法。

对僧—修共同守护,护持财法。

⑤随念差别

念佛—为一切功德资粮田,为一切众生之师,是一切佛子之父。

念法—刚开始听,中间修,最后得果。

念僧—善安住,正安住(不欺),明空性理而安住,是我们堪为礼拜,皈依、供养、积集资粮的福田。

⑥生福差别

依有情—能生福报。指佛与僧。

依无情—能生福报。指佛法(经书等)。

3.答:自誓受说的是,皈依要自己真正发心,理解到自己有苦,相信佛法僧三宝能救。师父说:就像病人去医院找医生治病一样,我们有苦就找佛救。佛讲如何脱离恶趣苦,轮回苦,就是法。就像医生开的药方(真正皈依的是法)。佛说你一个人修法不行,还需要助伴,这就是僧,就像护士护理一样。

4.答:佛法是离苦得乐的方法(没有苦因,没有瑕疵,是趣向解脱的)。佛教讲“无我”,讲慈悲。比如:不杀生是不杀一切众生。

   而外道都讲“有我”,讲博爱,是有局限性的,不杀生是指不杀人,甚至有些只是不杀自己教派的同类,有些捍然发动战争等等。

 

1.何为佛,法,僧功德? 

答:佛有身,语,意,事业的功德,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礼拜一拜,罪灭河沙,通过拜佛可以求忏悔;佛语,就是法,如法学修,可以远离三恶道,脱离六道轮回,乃至于自利利他,究竟成佛;佛意功德是智慧,大悲心;佛的事业功德完全是利他,无间隔的利益无量的众生;

法功德:能断烦恼,能生大悲,能解脱。

僧功德:指证到圣道(如初地菩萨,初果阿罗汉等),或者希求善法的。

2.三宝之间的差别:是从不同方向上去皈依佛法僧三宝。有6个:

①定义有差别:

佛--现证正等菩提,一切功德圆满,当下成佛。

法--佛证到的功德。如四谛,六度四摄等等。

僧--由他教授,按法宝去修习。

②功能有差别

佛--善巧转法轮,传播弘扬佛法。

法--断烦恼,苦

僧--勇猛精进修善法。

③信解差别

对佛--相信我们应该亲近承事佛。比如洒扫佛堂,供水等,依教奉行等等。

对法--希求证得信解

对僧--相信我们应该六合,尤其是法性和合,都是希求解脱的。

④修行差别

对佛--修供养承事

对法--修与法相应,必须学习佛法。

对僧--修共同守护,护持财法。

⑤随念差别

念佛--为一切功德资粮田,为一切众生之师,是一切佛子之父。

念法--刚开始听,中间修,最后得果。

念僧--善安住,正安住(不欺),明空性理而安住,是我们堪为礼拜,皈依,供养,积集资粮的福田。

⑥生福差别

依有情--能生福报。指佛与僧。

依无情--能生福报。指佛法(经书等)。

3.自誓受皈依:自己至诚发心皈依三宝,知道苦的逼迫性,唯有三宝能救。

4.佛法与外道的差别是:佛教讲“无我”,外道是不讲“无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