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断器三过?
引用于 法慈 在 2024年5月16日, 下午8:51断器三过:覆器、染器和漏器
覆器有不入之过,障碍闻慧;
染器不净之过,障碍修慧;
漏器不住之过,障碍思慧。
此三对治,经说三语:谓善谛听闻、意思念之。
谛听对治覆器;
善思念对治不净器;
切勿忘对治漏器。
断器三过:覆器、染器和漏器
覆器有不入之过,障碍闻慧;
染器不净之过,障碍修慧;
漏器不住之过,障碍思慧。
此三对治,经说三语:谓善谛听闻、意思念之。
谛听对治覆器;
善思念对治不净器;
切勿忘对治漏器。
引用于 梵心 在 2024年5月16日, 下午9:00三器:覆器、不净器、漏器
覆器不入过:身体虽然在讲堂,讲法的声音却不入耳根。
不净器不净过:声音虽入耳根,但内心有颠倒执着或动机不清净,有求名闻利养、寻过失等的颠倒发心。
漏器不住过:虽然远离了不入、不净二过,但在听闻时,所听的法义不能记持,以妄念等失坏,法义不能住留在心。
以上三过依次障碍闻思修,覆器障思慧、不净器障修慧、漏器障思慧。
谛听对治覆器、善思念对治不净器、切勿忘失对治漏器。
三器:覆器、不净器、漏器
覆器不入过:身体虽然在讲堂,讲法的声音却不入耳根。
不净器不净过:声音虽入耳根,但内心有颠倒执着或动机不清净,有求名闻利养、寻过失等的颠倒发心。
漏器不住过:虽然远离了不入、不净二过,但在听闻时,所听的法义不能记持,以妄念等失坏,法义不能住留在心。
以上三过依次障碍闻思修,覆器障思慧、不净器障修慧、漏器障思慧。
谛听对治覆器、善思念对治不净器、切勿忘失对治漏器。
引用于 宗清 在 2024年5月17日, 上午11:45答:断器三过为:
1.器倒覆。倒入的水进不了器。听闻时,虽然在说法道场,但是听不进去不属耳,障闻慧;
2.器不净。器内有不净、染污。听闻时,虽属耳但是有邪执,或等起心有过失,障修慧;
3.器漏覆。器底穿漏,水入内泻漏之;听闻时,所受文义不能坚持,由妄念等之所失坏,障思慧。
听闻者,谛听对治倒覆,善思念对治不净,切勿忘失对治漏覆。
答:断器三过为:
1.器倒覆。倒入的水进不了器。听闻时,虽然在说法道场,但是听不进去不属耳,障闻慧;
2.器不净。器内有不净、染污。听闻时,虽属耳但是有邪执,或等起心有过失,障修慧;
3.器漏覆。器底穿漏,水入内泻漏之;听闻时,所受文义不能坚持,由妄念等之所失坏,障思慧。
听闻者,谛听对治倒覆,善思念对治不净,切勿忘失对治漏覆。
引用于 修正 在 2024年5月20日, 下午3:24善生师兄答题如下:
何谓断器三过?
答:断:即断除、消灭。器:载体。三过:即在听闻善知识讲经说法时听闻者三种不如法的过失。1:覆器:就如一个器具倒过来放置,人在心不在而不耳之过,故障碍闻慧,
2:染器:器具内有染污,故即使入内也无法他用,听闻者人虽然在但有邪见之故,不能如法依止,障碍修慧。
3:漏器:即底部有洞故储存不了,虽然没有上面二种过失,但听闻后没有勤加修习,过而忘记,障碍思慧。
善生师兄答题如下:
何谓断器三过?
答:断:即断除、消灭。器:载体。三过:即在听闻善知识讲经说法时听闻者三种不如法的过失。1:覆器:就如一个器具倒过来放置,人在心不在而不耳之过,故障碍闻慧,
2:染器:器具内有染污,故即使入内也无法他用,听闻者人虽然在但有邪见之故,不能如法依止,障碍修慧。
3:漏器:即底部有洞故储存不了,虽然没有上面二种过失,但听闻后没有勤加修习,过而忘记,障碍思慧。
引用于 觉慧0517 在 2024年5月20日, 下午10:35何谓断器三过?
覆器、秽器、漏器、
答:覆器不入之过:虽坐于说法会场,然说法之声不历耳根,秽器不净之过:虽声入耳根,然心中有错误执著,有错解处,或动机不正,即以希求名利之心,寻求过失之心等闻法:漏器不住之过:虽无“不入”与”不净”之过,然不能坚执所闻文义,闻后以忘失正念等因缘所失坏,以致法义无法安住于相续。若有如是三种法器的过失,即会导致闻法根本无大利益,是故必须远离此三种过失。于闻法轨理之初,即宣说法的殊胜利益,然须明白,此乃对于堪为法器者而言,并非何者闻受皆有如是利益,是故法器与非法器闻法之结果,有极大差距。若具上述法器三过,则会令我等闻法全无大益,是故必须断除此三种过失,方能生起闻法功德。以上三种过失可依次障碍闻思修:以昏沉等能令传法音声不历耳根,故障碍听闻,以邪执等,致使不能如实受持法义,故障碍如理思惟因相续中不能保持法义,故障碍依法义而实修。
何谓断器三过?
覆器、秽器、漏器、
答:覆器不入之过:虽坐于说法会场,然说法之声不历耳根,秽器不净之过:虽声入耳根,然心中有错误执著,有错解处,或动机不正,即以希求名利之心,寻求过失之心等闻法:漏器不住之过:虽无“不入”与”不净”之过,然不能坚执所闻文义,闻后以忘失正念等因缘所失坏,以致法义无法安住于相续。若有如是三种法器的过失,即会导致闻法根本无大利益,是故必须远离此三种过失。于闻法轨理之初,即宣说法的殊胜利益,然须明白,此乃对于堪为法器者而言,并非何者闻受皆有如是利益,是故法器与非法器闻法之结果,有极大差距。若具上述法器三过,则会令我等闻法全无大益,是故必须断除此三种过失,方能生起闻法功德。以上三种过失可依次障碍闻思修:以昏沉等能令传法音声不历耳根,故障碍听闻,以邪执等,致使不能如实受持法义,故障碍如理思惟因相续中不能保持法义,故障碍依法义而实修。
引用于 wangyaojoy 在 2024年5月21日, 下午9:17答:断器三过是:
1.器倒覆。倒入的水进不了器。听闻时,虽然在说法道场,但是听不进去不属耳,障闻慧;
2.器不净。器内有不净。听闻时,虽有耳但是却有邪执,或等起心念有过失有蔽覆,障修慧;
3.器漏覆。器底穿漏,水入内泻漏之;听闻时,所受文义不能坚持,由妄念等之所失坏,障思慧。
听闻者,谛听对治倒覆,善思念对治不净,切勿忘失对治漏覆。
觉梵
答:断器三过是:
1.器倒覆。倒入的水进不了器。听闻时,虽然在说法道场,但是听不进去不属耳,障闻慧;
2.器不净。器内有不净。听闻时,虽有耳但是却有邪执,或等起心念有过失有蔽覆,障修慧;
3.器漏覆。器底穿漏,水入内泻漏之;听闻时,所受文义不能坚持,由妄念等之所失坏,障思慧。
听闻者,谛听对治倒覆,善思念对治不净,切勿忘失对治漏覆。
觉梵
引用于 觉和 在 2024年5月22日, 上午10:01断:戒除,杜绝克服。
器,容器,这里比喻听闻正法的人。
三过:
一过覆器,罐子杯子等容器口朝下扣起来了,比喻听不进去正法的人。比如听的时候散乱昏沉睡着了;听的时候在打妄想;听的时候在做其他事情,可能腾讯会议开着人挂在那里躺着玩手机等等过失,都是障碍闻慧。
二过不净器,杯子罐子染污有其他东西装的水喝不了,比喻对正法对善知识有邪见偏见所知障的人。比如认为这个法好那个法如何如何,自己却一知半解甚至不懂的人,比如游走于很多禅修场所,评价这个师父如何如何,自己看似很精进却像观戏一样的人;比如学修了一个法觉得很好,就对其他法有高低傲慢的人;比如学修追求神通的人,对发菩提心出离心比较轻视的人。这样会障碍修慧。
三过漏器,容器底有漏,比喻听闻正法记不住或者没有思的人。比如没有预习,听了之后不明白,也不复习,不思惟的人;比如善知识讲解时对善知识不存敬意,结果听完了稀里糊涂毫不在意也不精进的人;比如东学一下西学一下不懂二大车轨枢要,瞎子摸象一样的人。这会障碍思慧。
总之,要想学好《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样殊胜的正法,先要断上述三过,尊师重教的恭敬心专注心非常珍惜的心,身语意一致的心,出离心,菩提心,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断:戒除,杜绝克服。
器,容器,这里比喻听闻正法的人。
三过:
一过覆器,罐子杯子等容器口朝下扣起来了,比喻听不进去正法的人。比如听的时候散乱昏沉睡着了;听的时候在打妄想;听的时候在做其他事情,可能腾讯会议开着人挂在那里躺着玩手机等等过失,都是障碍闻慧。
二过不净器,杯子罐子染污有其他东西装的水喝不了,比喻对正法对善知识有邪见偏见所知障的人。比如认为这个法好那个法如何如何,自己却一知半解甚至不懂的人,比如游走于很多禅修场所,评价这个师父如何如何,自己看似很精进却像观戏一样的人;比如学修了一个法觉得很好,就对其他法有高低傲慢的人;比如学修追求神通的人,对发菩提心出离心比较轻视的人。这样会障碍修慧。
三过漏器,容器底有漏,比喻听闻正法记不住或者没有思的人。比如没有预习,听了之后不明白,也不复习,不思惟的人;比如善知识讲解时对善知识不存敬意,结果听完了稀里糊涂毫不在意也不精进的人;比如东学一下西学一下不懂二大车轨枢要,瞎子摸象一样的人。这会障碍思慧。
总之,要想学好《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样殊胜的正法,先要断上述三过,尊师重教的恭敬心专注心非常珍惜的心,身语意一致的心,出离心,菩提心,谛听谛听,善思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