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 回复: 2

158、课

[复制链接]
查看27 | 回复2 |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菩提心有几种传承修规?

2、七因果次第中的慈心为什么不是大慈?
3、增上意乐的主要表现或者主要力量是何?
明贤 |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58课:


1、菩提心有几种传承修规?
答:修法有二派。
一、依阿底峡依月称《四百论释》,月居士尊杂贡麦,莲华戒《修次》等所传,即七因果修法。
二、依寂天依《华严经》所传,为自他相换修法,属大力行派。


2、七因果次第中的慈心为什么不是大慈?
答:如果是大慈,其与大悲互为因果,则七因果数目次第即不决定。
以悦意慈相可使欲令有情离苦之心猛利生起。
欲使有情离苦之心,若从有情痛苦数数缘念,虽亦能发起悲心,但过于广泛,没有力量,真实的大悲心发起很不容易。即能发起,亦不猛利,不坚固。
必于有情先生起关系极重,且极珍重极爱惜之相,看一切有情如母想,帮助一切有情如独子想,而后于此相上,缘念其苦,始易生起大悲心,而且猛利坚固。


3、增上意乐的主要表现或者主要力量是何?
答:超越声缘之悲心,不仅以念一切有情云何离苦得乐为足,必须至诚荷负起一切有情予乐拔苦之重担。
如《海慧问经》中独子堕入粪坑喻,独一爱子(有情)堕入粪坑(三界),其母其戚(声缘),皆仿徨瞻顾,呼救,不知所措,其父(菩萨)乃跃入粪坑,拯救独子,拔之而出(菩萨能负荷拔苦重担,不计一切,跳入三界,拯救有情)。
妙悟 |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妙悟 于 2025-10-5 21:43 编辑


1、菩提心有几种传承修规?
答:菩提心两种传承修规。

(一)七重因果。
弥勒菩萨传给无著菩萨,无著菩萨递传给金洲大师,金洲大师又传给阿底峡尊者。

(二)自他交换。
文殊菩萨传给寂天菩萨的大力行派。

2、七因果次第中的慈心为什么不是大慈?
答:如果是大慈的话,和大悲就互为因果关系,那七重因果的数目次第就不决定了。

此外,如果是大慈,而不是悦意慈的话,悲心的力量就非常弱,不够猛厉,不够坚固。

就不会视众生为母亲,对众生就无法生起知恩报恩的心。

就不会视众生为独子,在承事帮助众生的时候,就不会像救拔自己孩子的苦那样,不顾一切,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拼了命也要救自己的孩子,并且是无怨无悔。

3、增上意乐的主要表现或者主要力量是何?
答:增上意乐,是指内心有负荷一切有情与乐拔苦的责任心,有承担责任的心。

主要表现是,
为了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为了帮助众生出离三界,
即使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去,而愿意继续在三界度众生,留在娑婆世界度众生,愿意往生地狱度众生或者代众生受苦,再大的苦都不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