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1、退失菩提心的过患是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过患?
答:退失菩提心有极重堕罪,故失坏他利",不退失菩提心,从"直接的因"的角度说:佛成佛了,他就是为了一切众生,他现在讲的这些法等等的,都是为了一切众生,所以可以说,它直接利益众生。间接的说(退失菩提心,)好像是众生没有这个缘了。
佛出世的时候,他是针对一切众生的。他并没有说,"我针对哪些众生、不针对哪些众生,我要度哪些众生,或者不度哪些众生"。他还是发愿要度一切的众生。
所以,我们退失菩提心,从这个角度,我们就放弃了一个直接的度众生的因。为什么罪很重?因为了失坏利他。
若障其他菩萨之善,罪亦同彼,当堕恶趣",我们障碍其他的菩萨,其他菩萨去行菩萨道了,我们不让人家去行,或者别人要做善事,我们不让人家去做,这个罪是非常重的。尤其是菩萨要做事情。菩萨退发心,此堕极为重,退心若出生,是坏众生利。
退失发心,于菩萨根本堕中最为严重,若生如是重罪,则坏利他意乐,损减一切有情义利,损坏修行之所依故。
如《圣般若摄颂》中云:"设经百千劫,勤修十善业,然若发求证,独觉阿罗汉,尔时戒有过,失坏清净戒,发起如是心,较他胜尤重。"谓已受菩萨律仪者,若舍愿心,则成根本堕罪,未受戒者,若失此心,其罪较别解脱戒之他胜尤为重也。
"谓已受菩萨律仪者",假如我们已经受了菩萨律仪,"若舍愿心",假如我们舍掉愿菩提心,"则成根本堕罪",这个罪是非常重的,根本堕罪。
"未受戒者",假如没有受菩萨律仪,"若失此心",假如我们舍去了愿菩提心,我们行菩提心也没有了。假如我们没有受行菩提心,仅仅是发了愿心,"若失此心",失去愿心的话),"其罪较别解脱戒之他胜尤为重也"。
宗明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