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4| 回复: 5

第十四课思考题

[复制链接]
查看114 | 回复5 | 2025-7-21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末那识的带质境是如何生起的?
2、末那识是如何通情本的?
3、末那识的非量是如何产生的?
4、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有哪些?
5、末那识是何意?
小景 | 2025-7-21 0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末那识的带质境是如何生起的?
答:第七意识的带质境的升起,是它把第八意识阿赖耶的见分执著为我的这个过程,由于它的特点是恒审思量,就是一直不间断的把阿赖耶识的见分执著为我。
2、末那识是如何通情本的?
答:首先这里的情”指的是识,第六意识,“本”就是那个本质,缘的那个境。第七识又名意根,第六意识是缘着它升起,所以通情。而第七意识又恒审思量执著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以它为境,所以通本。
3、末那识的非量是如何产生的?
答:第七意识又恒审思量执著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虽然在唯识的思想里阿赖耶识存在,阿赖耶识的见分也存在,但阿赖耶识和见分都不是我,此种颠倒错误心为非量。
4、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有哪些?
答:有十八个,为八个大随烦恼,五个遍行,而别境里面有一个慧心所,但为染污慧。
5、末那识是何意?
答:末那是思量的意思,长时间思量,它有思量意,所以叫末那。思量又是意的意思,“意”,意根的意思。
天涯111 | 2025-7-21 0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末那识的带质境是如何生起的?
答:末那识执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就生起带质境。
2、末那识是如何通情本的?
答:末那识一个是缘自己,自己就是情,第七识是情,一个缘第八识,第八识是本,本质。就是执著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以阿赖耶识的见分为境,所以第七识通情本。
3、末那识的非量是如何产生的?
答:末那识缘第八识的见分,把第八识的见分执为我,这个量是非量的。第八识不是我,我是常一自主的,第八识没有常一自主的功能,但是它把它执为我,这样的一个量,这样的一个想法是错误的,所以叫“非”。也就是第七识缘第八识的见分为我,是非量。
4、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有哪些?
答:共有十八个:八个大随烦恼,大随烦恼是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这八个。
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
五别境里一个慧心所。
根本四个烦恼:贪、痴、慢、我见。
5、末那识是何意?
答:末那是思量的意思,长时间思量,它有思量意,所以叫末那。思量又是意的意思,“意”,意根的意思。
末那识是印度话,我们汉文上有的翻译是染污识。
如意 | 2025-7-21 0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末那识的带质境是如何生起的?
答:第七末那识把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执为我。
2、末那识是如何通情本的?
答:“情”是识,是末那识,“本”是本质,就缘的那个境,是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的见分是能缘之心,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所缘之境,以心缘心,由七、八 两识的见分生出一个相分,此即所谓「通情本」
3、末那识的非量是如何产生的?
答:末那识随着它缘第八识的见分,把第八识的见分执为我,我是常一自主的,但第八识没有常一自主的功能,但是它把它执为我,这样的一个量,这样的一个想法是错误的,是非量。
4、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有哪些?
答: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八大随烦恼: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五个遍行:作意、触、受、想、思;五别境中的慧;还有根本烦恼四个:贪、痴、慢、我见,共十八个。
5、末那识是何意?
答:末那是印度话,翻译为意,末那识就是意根,也叫染污识,思量为义,任运恒审思量,执著第八识的见分为自我。在末那识的基础上,它能生出来第六识,又给它起个名字叫第七识,他的业性是有覆无记性。
水中月 | 2025-7-21 0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末那识的带质境是如何生起的?
答:未那识的带质境认为有一个实质的东西,引起了意识分别的另一种显现,意识里面觉得这是另一个东西。如黑夜地上有一条绳,带质境认为它是一条蛇。
2、末那识是如何通情本的?
答:通情本,“情”指的是识,第六意识,“本”就是那个本质,缘的那个境。如地上有条绳,绳指的是那个境,就是本的意思,缘绳的想法就是情,是识本来地上是条绳。
3、末那识的非量是如何产生的?
答:,末那识去缘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非量”是第七识的“非量”。就是这个想法,成为非量。指的是阿赖耶识的见分,这个见分不是我,你把它执为我,这个就是错误的,这个叫认非我为我,是非量。
4、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有哪些?
答:与未那识相应的心所有十八个。
四个根本烦恼(我贪,我见,我慢,我痴)
八个大随烦恼(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一个别境心所(慧)
五个遍行心所(作意,触,受,想,思)
5、末那识是何意?
答:末那识,末那是印度话。汉文上有的翻译是染污识,末那是思量的意思,长时间思量,它有思量意,所以叫末那。思量又是意的意思,“意”,意根的意思。为了区别第六识,第六识也叫意,所以末那识没有翻,就叫末那识。
觉乐 | 2025-8-17 0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末那识的带质境是如何生起的?
末那识缘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以心缘心,这带质境是非量的。

2、末那识是如何通情本的?
末那识的见分缘第八识的见分生起末那识的相分,这就是通情本。

3、末那识的非量是如何产生的?
由于第八识的见分,其性恒时相续不变,具有似常似一的我相,末那识执着第八识的见分为我,以为真的是常是一,所以自然将之执取为我,这是非量。

4、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有哪些?
有十八个心所,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
五别境的慧心所;
四惑心所:贪、痴、慢、我见;
八大随烦恼心所:懈怠、放逸、不信、昏沉、掉举、散乱、失念、不正知。

5、末那识是何意?
末那是印度话;我们汉文上有的翻译是染污识,末那是思量的意思,长时间思量,它有思量意,所以叫末那;思量又是意的意思,“意”,意根的意思;为了区别第六识,第六识也叫意,所以末那识没有翻,就叫末那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