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2| 回复: 4

第十七课思考题

[复制链接]
查看112 | 回复4 | 2025-6-12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瑜伽师地论中,为何增加了邪欲、邪胜解这两个随烦恼心所?
2、为何杂集论中,不正见会开为五见?
3、如何理解各经论中,心所数量的不同?
天涯111 | 2025-6-12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瑜伽师地论中,为何增加了邪欲、邪胜解这两个随烦恼心所?
答:《瑜伽师地论》所以加上邪欲、邪胜解这两个,因为别境五个心所法中,念、定、慧三个心所入了随烦恼,所以将欲和胜解也加入随烦恼里面,欲里面就有了邪欲,两个随烦恼。邪欲和邪胜解两个的特别能障碍我们,所以加入随烦恼里面。
2、为何杂集论中,不正见会开为五见?
答:《杂集论》中将不正见展开成为五个(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见、邪见,),就是六个根本烦恼变成十个烦恼。这个论跟别的论显示的数量不同。
萨迦耶见,就是我执,执着有我。
边执见,执着常断二种边见。
见取见:是在各种见解中,执著某种不正见及其所依的五蕴最为殊胜。
戒禁取见,持狗戒牛戒的行为。
邪见,错误的见解,是指认为没有因果的见解。
这五个见在认知行为上存在差异。
3、如何理解各经论中,心所数量的不同?
答:五别境里面的念、定、慧三个,在五根(五种根本法,是信、进、念、定、慧。)里面摄列,而邪欲和邪胜解障碍跟大,过失更重,所以在《瑜伽师地论》中放入随烦恼里面。欲和胜解在五根里面不摄列。然而遍行五个心所为什么都没有入随烦恼中里面呢?
邪欲和邪胜解(不在五根中摄列),跟念、定、慧、三个比较,障碍是轻的。如果邪欲和邪胜解跟五个遍行心所比较,那么障碍还是重一点。所以,《瑜伽师地论》加上邪欲和邪胜解这两个是因为障碍重的原因,所以入随烦恼。
为什么《杂集论》里面把六个根本烦恼里面的不正见开为五个(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别的论合为一个,是什么意思呢?
别的合为一个,因为以此五个,同是慧,只不过是染污慧。对法论(如《俱舍论》《阿毗达摩杂集论》)所以开为五者,约行解不同,解释的方法不同,开为五个;此亦开合为异,亦无妨难。
这些只是开导众生的一个不同的方法,开合上的一个差异,并没有冲突。
如意 | 2025-6-12 0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瑜伽师地论中,为何增加了邪欲、邪胜解这两个随烦恼心所?
答:因为别境五个心所法中,念、定、慧三个心所入了随烦恼,所以将欲和胜解也加入随烦恼里面,而且邪欲和邪胜解两个特别能障碍我们,所以加入随烦恼里面;邪欲和邪胜解跟五个遍行心所比较,障碍还是重一点,所以入随烦恼。
2、为何杂集论中,不正见会开为五见?
答:因为给众生开导、解释的方法不同。
3、如何理解各经论中,心所数量的不同?
答:依百法明门论来说,心所法有五十一个:遍行五个,别境五个,善十一个,烦恼六个,随烦恼二十个,不定四个;依《瑜伽师地论》,有五十三个法:其中五十一跟百法一样,但随烦恼中,更加了邪欲、邪胜解两个;依《显扬论》和《五蕴论》,心所法有五十一个,跟百法没有差别;如果依《杂集论》,心所法有五十五个:除去四个,别的跟百法相同。唯独烦恼法中,将不正见展开成为五个(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见、邪见,),就是六个根本烦恼变成十个烦恼。
觉乐 | 2025-6-12 0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瑜伽师地论中,为何增加了邪欲、邪胜解这两个随烦恼心所?
《瑜伽师地论》所以加上邪欲、邪胜解这两个,因为别境五个心所法中,念、定、慧三个心所入了随烦恼,所以将欲和胜解也加入随烦恼里面,欲里面就有了邪欲,两个随烦恼;邪欲和邪胜解两个的特别能障碍我们,所以加入随烦恼里面;
因为念、定、慧三个,五根摄故。五别境里面的念、定、慧三个,在五根(五种根本法,是信、进、念、定、慧。)里面摄列,而邪欲和邪胜解障碍跟大,过失更重,所以放入随烦恼里面;
邪欲和邪胜解(不在五根中摄列),跟念、定、慧、三个比较,障碍是轻的。如果邪欲和邪胜解跟五个遍行心所比较,那么障碍还是重一点。所以,《瑜伽师地论》加上邪欲和邪胜解这两个是因为障碍重的原因,所以入随烦恼。

2、为何杂集论中,不正见会开为五见?
开为五者,约行解不同,解释的方法不同,开为五个;此亦开合为异,亦无妨难;
这些只是给开导众生的方法不同。也就是说邪见也是慧,它是什么慧呢?是不正确的慧,慧心所是正确的慧,那么最后还会说无明也是慧,是不理解的慧,没有理解那个东西。

3、如何理解各经论中,心所数量的不同?
只是给开导众生的方法不同。
水中月 | 2025-6-12 0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瑜伽师地论中,为何增加了邪欲、邪胜解这两个随烦恼心所?
答:《瑜伽师地论》加上邪欲、邪胜解这两个,因为别境五个心所法中,念、定三个心所入了随烦恼,所以将欲和胜解也加入随烦恼里面,欲里面就有了邪欲和邪胜解,这两个特别能障碍我们,因念、定、慧三个是五根所摄。五别境里面的念、定、慧三个,在五根(五种根本法,是信、进、念、定、慧。)里面摄列,而邪欲和邪胜解障碍更大,过失更大。邪欲和邪胜解(不在五根中摄列),加上邪欲和邪胜解这两个是因为障碍重的原因,所以增加了这两个心所入随烦恼。

2、为何杂集论中,不正见会开为五见?
答:不正见会开为五见是因为开导众生的方法解释不同。不正见这五个同样也是慧,但它是染污慧。能让众生更好的区分正见和不正见,什么是真正的慧。
3、如何理解各经论中,心所数量?
答:依百法明门论来说,心所法有五十一个:遍行五个,别境五个,善十一个,烦恼六个,随烦恼二十个,不定四个;依《瑜伽师地论》,有五十三个法:其中五十一跟百法一样,但随烦恼中,更加了邪欲、邪胜解两个;依《显扬论》和《五蕴论》,心所法有五十一个,跟百法没有差别;如果依《杂集论》,心所法有五十五个:除去四个,别的跟百法相同。唯独烦恼法中,将不正见展开成为五个(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见、邪见,),就是六个根本烦恼变成十个烦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