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3| 回复: 4

第二十五课思考题

[复制链接]
查看113 | 回复4 | 2025-6-23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何为心不相应行?
2、行蕴里面包含了哪些法?
3、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按补特伽罗和非补特伽罗如何分类?
天涯111 | 2025-6-23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何为心不相应行?
答:在《俱舍》里面说的是,不跟心法和色法相应的法 ,叫心不相应。这里主要强调,不跟心王和心所相应的法就是不相应。不与心王、心所、色法、无为法这些法相应的法,就是不相应法,但这些法是行蕴所摄。2、行蕴里面包含了哪些法?
答:行蕴包含心不相应行法,还有四十九种心所法。
3、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按补特伽罗和非补特伽罗如何分类?
答:
按补特伽罗: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
非补特伽罗: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义,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觉乐 | 2025-6-23 0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何为心不相应行?
心不相应行不是心法、心所法、色法,是三分位(心王、心所 、色法)上面差别出来的;
如:时间是在心王,心所和色法上面差别出来的,所以也是假法。

2、行蕴里面包含了哪些法?
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事。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还有除了受想以外的四十九个心所:心所分为触、作意、思(加上受、想称为五遍行心所);欲、胜解、念、定/三摩地、慧(称为五别境心所);十一个善心所:无贪、无嗔、无痴、信、惭、愧、精进、不放逸、轻安、舍、不害。
六个根本烦恼:贪、嗔、痴/无明、慢(七个慢:慢、过慢、慢过慢、我慢、邪慢、卑慢、增上慢)、疑、见(萨迦耶见、边见、见取、戒禁取见、邪见);二十个随烦恼:不信,无惭、无愧、不正知、失念、懈怠、放逸、昏沉、散乱、掉举、骄、谄、诳、悭、覆、嫉、忿、恨、恼、害;四不定:恶作、睡眠、寻、伺;总共四十九个心所;

3、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按补特伽罗和非补特伽罗如何分类?
按补特伽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生、老、住、无常;
按非补特伽罗: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如意 | 2025-6-23 0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何为心不相应行?
答:心不相应行,是世间一切变动的现象,它与心没有密切的关系,不一定跟心同时起灭,是依心王、心所跟色法,它们的一分、一位,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假安立的,比如说色法和心法都有生灭的状况,这个法叫无常。就是说在这两个分位上面给它立个名字,叫无常。是行蕴所摄。
2、行蕴里面包含了哪些法?
答:行蕴里包含了得、命根、众同分等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四十九个心所法。
3、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按补特伽罗和非补特伽罗如何分类?
答:一、补特伽罗相关的不相应行法,指与有情生命体直接相关的假立法,主要包括:命根:众生寿命的持续功能;众同分:同类有情的相似特征(如人同分、天同分);异生性:凡夫未证圣法的特性;无想定:外道修习的灭除心识的禅定;灭尽定:圣者修习的灭除受想的心识活动;无想报:修无想定所感的果报(如无想天众生);得:成就某种法的功能(如得戒体、得禅定)
二、非补特伽罗相关的不相应行法,指与物质、时间、空间等客观现象相关的假立法,主要包括:生、住、老、无常,有为法的四相(生灭过程);名身、句身、文身,语言概念的结构;流转,因果相续的进程 ;定异,因果差别性 ;相应,因果协调性 ;势速,变化的速度;次第,事物的序列;时、方、数:时间、空间、数量的概念;和合性/不和合性:事物的协调或矛盾关系。
水中月 | 2025-6-27 0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何为心不相应行?
答:心不相应行是它不与心王相应,也不与心所,色法,无为法相应,它是行蕴所摄。
2、行蕴里面包含了哪些法?
答:行蕴里包含了得、命根、众同分等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四十九个心所法。
3、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按补特伽罗和非补特伽罗如何分类?
答:按补特伽罗→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
非补特伽罗→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义,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