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广五蕴论》总结
第一次认认真真的伏案写总结,内心不是很平静,能遇到师父和各位师兄,应该是累世的缘分,尤其师父,我不知道在网上找了多久,因为一个心理学老师引导我走上了这条路,他也是一个居士,当初他给我推了很多师父的音频,他让我多听,他跟我说师父讲的法都很如法,而且都是正知正见,对于我一个初学者不会走弯路,所以我就开始听师父的课,当时听到师父的声音就感觉很亲切,听着师父的声音内心也很平静,把一些世俗的事情暂时可以抛开,一心进入佛法的世界,虽说对一些名相不是太懂,但我对师父却有了执念,一定要找到师父。所以只要看到有“法镜”两个字的公众号都会关注,而且会在后台留言,问怎么可以找到文愿法师,可一直也没有人给我回信息,今年8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就看到了“隐西寺”的公众号,当初是看到开“略论”课的一个通知,我直接就关注了,没想到会真的遇到师父,我想应该也是佛菩萨的指引,师父的召唤,所以今天和师兄们有缘走到了一起,先感恩师父和各位师兄。下面写总结(捂嘴偷笑)
虽然接触佛法也有一段时间了,但真正的参与学习也就这几个月学《广五蕴论》,这个才算步入正轨,从《广五蕴论》中,才知道我们执著的我只是一个空相,而“我”也只是一个五蕴的聚合体,身体由地水火风组成,我们的每一个想法和念头都是五蕴在作用,学习《五蕴论》就是在看着我自己,剖析我自己,看着我的种种烦恼,贪,嗔,我慢,邪见,恶作,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散乱,失念,不接触佛法,不知道自己的世界是多么狭隘。
学习《广五蕴论》才真正明白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含义,才真正明白五蕴是为了对治“一性我执”,你说我是一个的,可五蕴就分了五个,色受想行识,不是一个,一个蕴里面又分很多,色蕴分十一个,受蕴分五个,想蕴很多,各式各样的想,行蕴: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行,识蕴有八个,哪一个是你?都不是你,所以说很多,那个都不是你,所以说五蕴破“一性我执”。佛说十二处是为了对治“受者我执”,你说你是能受的,到底你是眼还是鼻还是身?他们都能受,你是哪一个?所以这个就把它分成了十二处。“作者我执”,因为我是要起作用的,十八界都没有作用性,它给你加个无作用性,那到底哪一个是你,所以又讲了十八界。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各位师兄作助伴,师父作为指引我的明灯,我也可以成为一束光,照亮自己,也照亮更多有情!
感恩师父,感恩师兄们(合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