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8| 回复: 11

广论卷一师兄们的总结分享

[复制链接]
查看238 | 回复11 | 2025-7-17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师父好,师兄们好!我是广论三班的传吉。
师父慈悲开启这个小班让我们学习进步,很庆幸自己能够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道次第,非常感恩师父慈悲和学长的带领,让我这个愚钝的人在这积累福报和开发智慧!
十几年前曾经遇见道次第了,也学习了几十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和福报浅薄而没有完整的学习下来,在这许多年里也是天天期盼着再有机会学习,也经常祈求三宝佛菩萨加持。
前几年也曾担心这辈子学习道次第的因缘还会不会再有?睱满人生真的很难得。不是一般的难……此处省略一万字也无法体现表达人生的苦,终于理解佛陀讲四谛法门时,苦集灭道先讲苦谛。这次因缘终于具足了,开启学习之路,再次祈求佛菩萨加持顺缘具足,违缘遣除🙏
睱身胜过如意宝,唯有今生始获得。
难得易失如空电,思已则觉世间事。
纵劳无益如扬糠,故应昼夜取坚实。
--宗喀巴大师
学习了道次第才知道六道轮回的苦,也只有人天二道才能够修行,但是天道很富裕有些也只知道享受不修行,所以得到人身难, 而且是睱慢人身更加难得。
平时我们只是说信佛信佛,只是处于信的一个阶段,后面的学佛学佛,也都是口头说说,但是也都只是诵读经典不懂内涵意思,法必须听闻才开智慧。就如《听闻集》云: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
‌ 亲近善知识是学佛修行的核心路径,指导正法理解、规范修行实践、培育福德因缘及引领证悟方向四个方面。‌通过善知识的指引,修行者能避免偏差、加速积累功德、突破认知局限,最终实现智慧与慈悲的增上生。
遇见了这么慈悲与智慧的师父实属难得。善知识的德相是修行的重要保障。具有十德的善知识今天遇见了,今天不学习更待何时?
善知识十德有1:调伏(戒),2:寂静(定),3:断伏惑(慧),4:德增上,5:具精勤,6:教富饶,7:善达实性,8:具巧说,9具悲体,10:远离厌患。今生有幸遇见具足德相的善知识了,那么自己又具不具备学习的法器呢?正住者,不堕党类,要有决择辩别善恶之力,区别相似道,1于其法具大希求,2听闻之时善住其义,3于法法师起大敬重,4舍弃恶说受取善说。一定让自己具备依止善知识的条件,并如法依止,方能确保修行不偏。不然就是一盲引众盲,相牵去火坑,后果很严重。所谓众生畏果,佛陀畏因,做好因地的善缘,才有善果。
更要以九种心亲近善知识1.如孝子心2.如金刚心3.如大地心4.如轮围山心5.仆使心6.除秽人心7.如乘心8.如犬心9.如舟船心
更加要对善知识有信心,如宝炬陀罗尼经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信无浊秽令心净,能令离慢是敬本,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
2025.7.5传吉
具慧 | 2025-7-17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父好,师兄们好,我是徐玲芬。
非常感恩师父,还有组长,明慧师兄。是明慧师兄带我认识了师父。认识师父也有好几年了,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念念咒,今年师父开广论三班,我也跟大家一起学习道次第。从一个小白开始学习,慢慢地也能知道什么是深见派,什么是广行派,也知道了断器三过,覆器,漏器,秽器。依六中想,1:于自安住如病想,2:于说法师如医想,3:于所教诫起药品想,4:于殷重修起療病想,5:于如来所位善士想,6:于正法理起久住想。
也知道了善知识的十个德相,1调伏,2寂静,3断伏惑,4德增长,5具精勤,6教富饶,7善达实性,8具巧说,9具悲体,10远离厌患。
接下来不堕党类,遇到善知识,自己要有辨别能力。
如要有九种心亲近善知识,1如孝子心,2如金刚心,3如大地心,4如轮围山心,5仆使心,6除秽心,7如乘心,8如犬心,9如舟船心。
巜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攝一切亲近善知识意乐所有樞要,即彼九心攝之。现在终于遇到了善知识,以后要认真学习,永远依止善知识。
具慧 | 2025-7-17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聆听了师父的教授,当师父说“听话”时。心生惭愧,本想偷懒,今天拿起笔来写了一点,请师父师兄们指正
《菩提道次第广论》将佛陀所传的深见派、广行派和修行广大派等所有圆满的教授融为一体,是离成佛非常近的法门。当我们真正通达了《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内涵,再去学其他经论也会事半功倍。何况我们在全德大善知识的带领和加持下学习乃至通达那就等于通达了八万四千法门。如果我们跟着师父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也能得到传承,等于获得了八万四千法门的传承。我们读一遍《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功德,也相当于读一遍八万四千法门的功德。依靠大善知识的教授和窍诀,即使我们是初学者,也能非常容易、顺利地通达佛陀密意。
人生苦短,曲曲折折。如果不依靠善知识的修心教授,单靠自己去了解整个佛法内涵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们要“听话”,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请师父师兄们指正
                              智 广
具慧 | 2025-7-17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父六时吉祥
师兄们吉祥
我是李月芬
我非常感恩师父、和组长、明慧师兄们的鼓励我、我就有信心、我想想用金刚心把广论学完。
师父开广论、我也跟同修们一起学习道次第。我不知道什么叫名词、然后听师父的讲有点明白、也知道了断器三过、第一器倒覆—-障闻慧。听经时打妄想、不闻法师所说之法,就得不到闻慧。第二器不净结—-障修慧。有邪執或等起心有过失,就不能如法思惟,进而不能产生修慧。第三底穿漏—障思慧。有闻才能思,若无所闻,何来思惟?就不能产生思慧。所以这三種过失障礙闻思修三慧。
依六种想,
1于自安住如病想者,想自己是病人法师是医生。
2于说法师住如医想,把说法的法师视为医生。
3于所教诫起药品想,对于医生所开的药应当极大珍贵地爱护。
4于殷重修起疗病想。就是得法之后、要依法修行。
5于如来作善士想。有两種解释(广论)说随念世尊是说法师,佛是说法之人要起恭敬。
6于正法作久住想。我们德闻正法的目的是什么?要正法久住。
善知识的十徳相1、调伏要有戒;静就是要定;2、近静这里指慧。3德增他的德要超过学者。4具勤、要有精进心。5教富饶,他的经教要学得很多。6、善达实性、能夠通达一切法自性空;7具巧说、说法善巧;8、悲体以大悲为体;9離厭、对一切说法没有厭倦,離开厭离心。具足这十种德性的善知识是我们应当依止的。亲近善知识要有九种心。((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攝一切亲近意乐所有扼要。即彼九心色之。
我总结完成,请师父指教,请师兄们指点。
                            明月
具慧 | 2025-7-17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父吉祥! 师兄们好! 我是慧皈,我记得大概是去年十月份,慧乐师兄指引我学习佛法,和具慧师兄们一起学习《菩提道次第科颂》,对于从未接触过佛法的我来说,对于学习科颂有着一份好奇心和懵懂心,还有一份胆怯心(怕自己学不好,毕竟是小白),开启了学习佛法之门,又在各位热心热情的师兄们的鼓励和扶持下,参加了师父开办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班,师兄们都说我是幸运的,我也深有同感,没有走一点弯路,收获满满,结识了一群善良热心热情的师兄们,并有幸认识了大德的善知识-师父,皈依于师父,感恩各位师兄,感恩师父!下面就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道前基础”,分享一点我的感悟:
1. 对“修学发心”的重新定位
道前基础首先强调“发心”的重要性:同样是学习,发心不同,结果天差地别——若只为炫耀知识、满足好奇心,即便学再多也只是知识积累;若以“改善内心、利益众生”为导向,每一句听闻都能成为调伏烦恼的种子。过去总想着“先把内容记住再说”,忽略了起心动念的重要性。学习后才明白,发心就像“方向盘”,方向对了,哪怕走得慢,也是在靠近目标;方向错了,跑得越快,偏离越远。日常学习前先提醒自己“不为名利,只为修心”,心态会踏实很多。
2. 对“依止善知识”的深层理解
道前基础详细阐述了善知识的重要性及依止方法,核心不是“盲目服从”,而是明白“自己的无明烦恼需要善知识的智慧引导”。善知识的作用,就像迷路时的向导——他走过你未走的路,能提醒你避开陷阱,而非代替你走路。过去可能觉得“依止”是种束缚,现在才懂:真正的依止,是带着尊重和谦逊去学习善知识的德行与智慧,同时保持理性思辨,不盲从、不偏执。
3.对“菩提心”有了深刻理解
菩提心并非简单的“行善”,而是以“为度化一切众生而成佛”为核心的愿力与行动力,是从“自利”到“利他”的升华。
学习后会发现,日常的起心动念若能以菩提心为导向,平凡的生活也能成为修行的道场。
以上是我的一点小感悟分享,请师父指正,请师兄们指教!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佛法的道路上继续多多得到师父的智慧开示、师兄们的鼓励!感恩师父!感恩师兄们!感恩遇见!
                                          慧皈
具慧 | 2025-7-17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总结:师父好!师兄们好!我是《广论》三班的慧美。感恩师父慈悲开班和具慧师兄的不倦带学,让我有学习殊胜积累福报开发智慧寻求解脱的机会。其实在几年前我就接触过《广论》,那时候师父开示我也偶尔进去听一下,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听闻,什么都没学到,现在想来真的很是羞愧。这次又能有幸听闻师父开示,我要感恩明明师兄,今年五月九号我带她去拜见师父,听师父开示智慧聊起《广论》又有开班了,明明师兄说自己想学,我想着她是第一次跟师父结缘就发心要跟师父学习佛法,我与师父结缘好些年经常接触到善知识怎么能再懈怠不学呢,于是才有了这次发心一起学习《广论》的机会。祈求三宝加持明明师兄顺缘具足违缘消除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吉祥圆满!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从懵懵懂懂中好像开悟了什么是三士道?什么是依止善知识?什么是闻思修?及暇满人身的珍贵!接下来就我对《广论》卷一学习的理解做个小结不足之处请师父师兄们指导: 1.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下士道求人天福报(离三恶趣苦),中士道求个人解脱(离轮回苦),上士道求无上菩提(普度众生)。三者非割裂,而是层层递进、包含。三士道如万丈高楼平地起,追求无上菩提(上士道),必须建立在修出离心(中士道)和起码的因果正见、善趣追求(下士道)的坚实基础上。轻视或忽略“下士道”(如深信因果、断十恶业等),如同空中楼阁,应脚踏实地,切莫好高骛远。2.依止善知识:亲近、依止具德善知识是入道、成佛的根本与基础。弟子应具备的意乐就是净信、恭敬(要对善知识修信心、信如前行如母深、随后长养一切德);以九种心(孝子心、金刚心、大地心、轮围山心、仆使心、除秽心、乘心、犬心、船心)承事供养、如教修行。依止善知识在浩瀚法海和复杂心性中,具德善师是指引方向、避免歧途、解疑释惑不可或缺的明灯与桥梁。珍视善知识的引导,视师如佛功德增上可速证佛果。3.闻思修并重的方法论:强调听闻正法、如理思惟、精进修习三者缺一不可。听闻时须远离断器三过(覆器障闻慧、不净器障修慧、漏器障思慧),思惟时依六种想(如病想、如医想、如药想、疗病想、正士想、久住想)须如理抉择,修习时须将法义知识转化为内在确信融入心间。4. 暇满人身与义大难得: 获得具足修法条件的暇满人身极其珍贵且难得,其最大价值在于能用于追求究竟解脱与菩提,警示我拥有此宝贵人身却用于追逐无义琐事虚度光阴,实为最大浪费。这激励我时时反观自省,珍惜当下因缘,将生命投入真正有价值的方向——修习菩提大道,莫令此生空过。总而言之,卷一奠定了《广论》宏大精深的基石。它启示我们:修行之路,贵在知次第、重基础、依明师、惜人身、殷重修心。
                                        慧美
具慧 | 2025-7-17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父、师兄们晚上好!我是(广论)三班的明明,首先要感谢慧美师兄5月份带我去隐西寺结缘与师傅,使我有缘加入我们(广论)三班学习佛教,然后感谢师父以及班组长师兄们辛苦的讲解与付出,让我这个小白对学习(广论)佛教这本经书有了些许了解,从5月份加入学习已经跟了2个月了,对于从未接触过佛教的我来说,开始是懵懵懂懂的,好在有我们班组长以及师兄们的讲解与指点,让我这个跟班聆听者稍微有些进步(此处省略......),也对《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有了些许了解,现在我对(广论)卷一简单的总结如下:卷一主要的内容结构系统阐述了佛教修行的次第框架与核心思想,奠定了整部论典的理论基石。以下从内容结构、核心教义、思想特色三方面进行总结:
一、内容结构
卷一以“菩提道次第“为主线,提出修行者需循序渐进完成"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修学体系。
1.下士道:以皈依三宝、深信业果为核心,引导修行者修持人天善法,为后续修行奠定基础。
2.中士道:通过观修四谛十二因缘,培养出离心,破除对轮回的执着,追求解脱涅盤,.
3.上士道:以菩提心为根本,修习六度万行,最终证得空性智慧,圆满佛果。
卷一经书体现了修行应“由浅入深、次第递进”的修行逻辑,强调”三士道”并非孤立体系,而是互为关联的完整路径。
  • 核心教义与思想精髓三大核心教义:
    1.三主要道:
    出离心:通过观修无常与苦谛,激发对轮回的厌离之心;
    菩提心:以"自他相换”为修法,生起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广大誓愿;
    空性见:通达诸法无自性,破除实执,为解脱与成佛的关键智慧。
    2.戒定慧三学:
    戒学:强调戒律为定慧之基,提出"如爱尾牛”般的持戒态度,宁舍生命亦不犯戒;
    定学:通过者摩他修止,培养心之堪能性;
    慧学:以毗钵舍那观修空性,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
    3.显密圆融:虽侧重显教基础,但已隐含密法思想,如指出“趣入密咒"需以共道为前提,显密修学实为互补而非对立。
    思想特色
    1.总摄佛语精要:
    开篇即提出"总摄一切佛语扼要”,融合龙树与无著两大车轨,思想,整合大小乘教义,形成兼容并蓄的修行体系。更适用于我们这个初学者,亦为高僧大德提供深修指南。
    2.次第严谨性:
    宗喀巴大师批评当时佛教界“仅取一分即自足”的弊端,强调修行必须遵循”道前基础→三士道一密法"的完整次第,避免趟等而行。这种严谨性使《广论》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教义的核心依据。
    3.实践导向:
    卷一多次强调“修行非徒说”,如提出“若仅空谈理论而无实修,则难断烦恼"。宗喀巴大师以自身经历为例,说明从戒律到密法的实修历程,为后学树立典范。总结完毕!
    很惭愧以上总结是翻资料以及课件归纳总结的,虽然每天晚上跟班学习,但由于工作时间较长,没太多时间去预习与复习,这个脑子还是记不了太多精髓,只能记得大概意思,只希望后面能跟上大家的步伐不落课,谢谢师父、师兄们!感恩遇见!
                                     明明
  • 具慧 | 2025-7-17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论卷一的一点小感想
    师父吉祥!师兄们吉祥!
    说来很惭愧,从具慧引见师父到现在将近20年了。回忆经历从Q Q,y y等等学习从法镜淘宝店一客服明慧。来来回回,特别感恩慈悲师父没有抛弃我们,一次次的耐心开示,使我们真正进入法镜团队。
    2012一2015学习广论,用四年的时间学习13卷,只是理解了法义,没有真正于生活中结合一起,完全的一个漏器"伪善"人,而不是想解脱人发菩提心去度人,没有做到自利利他。在2023年的一声响雷中惊醒,进入系统的学习略论,百法,因明,唯识,虽然一节节课像听天书,但每节课都认真做笔记,像家人说我拿着厚厚的书很有学问的样子,一本正经的在读书,我想多读,总会把这段读顺理解,紧跟我们大德善知识,虽然比别人走的慢点方向目标正确最终一定能到彼岸。
    这次因缘有学长具慧带领再次学习广论,因为是晚上第三节有点晚思想经常开小差,而我们师兄徐玲芬,李月芬每节课学完,从深夜到凌晨问题马上发来了,那种认真学习的态度反照自己惭愧的无地自容,每次她们发来,督使自己把课再串习复习一遍,生怕回答错了,每次心里默默念道像她们学习,希望也打扰我督促我,你们若不离不弃,我定相随相依。再次感恩慈悲的师父和师兄们。
    最后祝师父法体安康,师兄们学修顺缘具足,违缘消除,六时吉祥!
                                        明慧
    具慧 | 2025-7-17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总结
    师父好,师兄们好,我是妙慧。
    在师兄的引领下,我开始学习道次第,在学习道次第的这两个多月来,我想的最多的是,要坚持的完整的把他学完。
    学习了道次第我才知道善知识有十个德相,1调伏,2寂静,3断伏惑,4德增长,5具精勤,6教富饶,7善达实性,8具巧说,9具悲体,10远离厌患。
    应具学者之相有正住,具慧,希求,敬法重法师,专心束意听。
    亲近善知识要有九种心
    1如孝子心,2如金刚心,3如大地心,4如轮围山心,5仆使心,6除秽心,7如乘心,8如犬心,9如舟船心。
    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信为根本者,信为前行如母生,信能表喻妙乐城,信无浊秽令心净,信是最胜财藏足 。
    第一次写总结,这样思路不知道对不对,请师父,师兄们指正。
    我的总结完毕,感恩师父,师兄们!
                       妙慧(温州)
    具慧 | 2025-7-17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广论一卷感想:
    师父吉祥!师兄们吉祥!
    我叫XXX,法名慧乐。感恩遇到具大德善知识--我们的师父。说来惭愧,早几年就由具慧和明慧师兄指引,开始第一次学习佛法,参加《菩提道次第广论》班,才上几次课,感觉自己就像听天书,根本理解不了经论的扼要。由于自己的障闻,障修,障思,这三种过失障礙放弃了学习。
    具慧和明慧师兄又把我带入学习《菩提道次第科颂》班,让我有点感悟了知佛法。这次机缘巧合,师父慈悲又开班,让具慧和明慧师兄当组长带领学习,在她们的鼓励下不离不弃!感恩拥有上等友伴具慧和明慧师兄!上等友伴的十六种德相她们占具大多数。一.具慧
    二.相貌端正
    三.身体洁净
    四.种姓高贵
    五.一心投入正法
    六.极具辩才
    七.行善勇悍
    八.六根调伏
    九.语言温和
    十.能竹施舍
    十一.具悲愍心
    十二.能忍饥渴及身心苦恼
    十三.不供奉婆罗门等外道诸天
    十四.行善精进勤快
    十五.知恩报恩
    十六敬信三宝
    有大德师父和上等友伴陪伴学习,我还有什么理由再偷懒!这次我发心必须先坚持学完,再学好。让自己内心平静,增加善业,增加福气,增加智慧,让暇身胜过如意宝。
                                     慧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