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5| 回复: 6

思考题十二

[复制链接]
查看125 | 回复6 | 2025-4-12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如何正确理解“一切经典现为教授之殊胜”?
2.解释何为“圣教”?
3.为什么“观修”是使一切经典现为圣教的方法?


觉辉 | 2025-4-13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何正确理解“一切经典现为教授之殊胜”?
从三方面进行理解:
(1)理解方式正确与否的差别;
(2)一切经典现为教授的方式;
(3)说明“观修”是使一切经典现为教授的方法。
我们想求解脱的人,诸大经论最是无欺,也是最殊胜教授,但是我们没有办法了解,因为自己的智慧比较劣,仅依靠这些经论,不能了知,没办法理解这些经里面殊胜教授,我们必须依止善知识的口诀,依止善知识教授、教诫,才能获得定解。

2.解释何为“圣教”
“圣教”指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教、证二法:
教正法是经律论三藏;
证正法是戒定慧三学;

3.为什么“观修”是使一切经典现为圣教的方法?
《菩提道次第》教授中,从依止善知识之理直至止观,完整总摄一切经论当中道之要义。此一切中,应止修者即作止修,应观修者,则以善观察慧思择,汇成修持次第而作引导,由此能令一切经典现为教授,次能生起执彼等为最胜教授之定解心,并能尽除妄执彼等非真教授、背弃正法之邪分别。
除了奢摩他外,其他部分都以观修为主,将所学的法类融人完整的道次当中以这种方式来学习,才能将一切经典现为教授,生起“诸大经论皆是殊胜教授”的强烈定解,去除心中认为经论只是讲说的颠倒执着。
觉道 | 2025-4-25 0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何正确理解“一切经典现为教授之殊胜”?
从三方面进行理解:
(1)理解方式正确与否的差别;
(2)一切经典现为教授的方式;
(3)说明“观修”是使一切经典现为教授的方法。
2.解释何为“圣教”?
“圣教”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言教。
3.为什么“观修”是使一切经典现为圣教的方法?
以尊者所造的《道炬论》,或是宗大师所造的《三主要道》《功德之本颂》为例,它们的内容虽然精简,但已完整总摄了一切佛经的要点,从依止善知识直到止观,不论内容或是次第都没有丝毫的错误;我们在学习这些法类时,该观修的就作观修、该止修的就作止修(除了奢摩他外,其他部分都以观修为主),将所学的法类融人完整的道次当中以这种方式来学习,才能将一切经典现为教授,生起“诸大经论皆是殊胜教授”的强烈定解,去除心中认为经论只是讲说用的颠倒执着。
慧如 | 2025-4-29 0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何正确理解“一切经典现为教授之殊胜”?
答:一、必须要理解佛说的每个经论对我们都是有用的,而不是说仅学了一部经一部论,就觉得自己已经懂了“一切经典现为教授之殊胜”;
二、在修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时,如果在一座上身口意三个能竭尽全力去修,这样才可能说通达了“一切经论皆为教授”;
三、已经学过的法,如果认为在修时不知道怎么修,甚至还要去另寻求别的修法,那也是没有理解“一切经典现为教授”。

2.解释何为“圣教”?
答:“如《俱舍论》云:【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体。】谓除教、证二圣教外,无有余者。”
教正法是经律论三藏,就是教我们抉择行持的修行的正法;
证正法是戒定慧,是我们通过闻思修经律论三藏而证得的三学;
因此教证两个是因果关系。

3.为什么“观修”是使一切经典现为圣教的方法?
答:佛说的法,在整个《菩提道次第》引导当中,从依止善知识到止住修,观察修,所有完整的次第、内容都涵摄了;所以通过学习《道次第》后,就能消除认为其他的经论不是真教授、跟佛说的法违背的邪执分别,并能够生起认为佛说的一切经典是最殊胜的教授的定解心。
觉乐 | 2025-5-18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何正确理解“一切经典现为教授之殊胜”?
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一、理解方式正确与否的差别:
将正法分成两类 : 一类是讲说用的, 另一类是实修用的。如果有这种想法, 就无法对经续、释论生起恭敬心;对于追求解脱的人而言, 大经大论虽然是无误的殊胜教授, 能够指引我们走向解脱, 但由于我们的智慧微劣, 光靠这些经论无法了解其中的殊胜, 所以必须依止祖师们所传的《广论》或《略论》等道次第的教授,才能对“诸大经论是殊胜教授”的这点产生定解;
二、一切经典现为教授的方式:
并不是只了解一本写有众多口诀的小册子, 就代表已经领悟了佛法的道理, 而是必须了解一切经典的内涵都是修行所需的教授;
因此,一开始必须先对道次第有清楚的认识,之后广泛闻思经论,将所听闻的法与道次第结合, 而不是光听却不知该如何实践, 或想实践但不愿意学习经论,这两者都是错误的;透由闻所成慧及思所成慧所了解的法类,就是修所成慧所要修持的内涵,不应该在修持时另外寻求其他法类。
三、说明“观修”是使一切经典现为教授的方法:
我们在学习这些法类时, 该观修的就作观修、该止修的就作止修(除了奢摩他外, 其他部分都以观修为主), 将所学的法类融入完整的道次当中, 以这种方式来学习, 才能将一切经典现为教授, 生起“诸大经论皆是殊胜教授”的强烈定解,去除心中认为经论只是讲说用的颠倒执着。

2.解释何为“圣教”?
世亲论师在《俱舍论》中有提到 : 佛法可以分为教、证两个部分。佛的圣教除了教(“三藏”,也就是“经律论”)、证(“三学”,就是“戒定慧”)两种圣教之外, 没有其他的圣教。所谓的“教圣教”, 是告诉我 们如何实践佛法的道理 ; 而“证圣教”是在了解这些道理之后付诸实践, 所以这两者是因果关系;也可以说是能所关系,能修的三藏,所修的三学。

3.为什么“观修”是使一切经典现为圣教的方法?
我们在学习这些法类时, 该观修的就作观修、该止修的就作止修(除了奢摩他外, 其他部分都以观修为主), 将所学的法类融入完整的道次当中, 以这种方式来学习, 才能将一切经典现为教授, 生起“诸大经论皆是殊胜教授”的强烈定解,去除心中认为经论只是讲说用的颠倒执着。
雪蘭 | 2025-5-26 0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何正确理解“一切经典现为教授之殊胜”?
答:一、佛说的每个经典对不同根器的人都是有用的,比如我以为《地藏经》比较容易读懂,就以为它应该是小乘的经典,其实《地藏经》包含大、小乘。学得多的人就知道《地藏经》里面有大乘菩提心。
二、行者可以若以《道次第》在坐上以止住修、观察修,调服身口意三门,便能通达了“一切经论皆为教授”;
三、已经学过的法,如果认为在修时不知道怎么修,甚至还要去另寻求别的修法,那也是没有理解“一切经典现为教授”。
2.解释何为“圣教”?
答:“圣教”指教正法及证正法,教证两个是因果关系。
教正法是经律论三藏,就是教我们抉择行持的修行的正法。
证正法是戒定慧,是我们通过闻思修经律论三藏而证得的三学。
3.为什么“观修”是使一切经典现为圣教的方法?
答:以尊者所造的《道炬论》,或是宗大师所造的《三主要道》《功德之本颂》为例,它们的内容虽然精简,但已完整总摄了一切佛经的要点,从依止善知识直到止观,不论内容或是次第都没有丝毫的错误;我们在学习这些法类时,该观修的就作观修、该止修的就作止修(除了奢摩他外,其他部分都以观修为主),将所学的法类融人完整的道次当中以这种方式来学习,才能将一切经典现为教授,生起“诸大经论皆是殊胜教授”的强烈定解,去除心中认为经论只是讲说用的颠倒执着。
蒙金枝 | 2025-6-5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何正确理解“一切经典现为教授之殊胜”?
从三方面进行理解:
(1)理解方式正确与否的差别;
(2)一切经典现为教授的方式;
(3)说明“观修”是使一切经典现为教授的方法。
2.解释何为“圣教”?
“圣教”指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教、证二法:教正法是经律论三藏;证正法是戒定慧三学;
3.为什么“观修”是使一切经典现为圣教的方法?
以尊者所造的《道炬论》,或是宗大师所造的《三主要道》《功德之本颂》为例,它们的内容虽然精简,但已完整总摄了一切佛经的要点,从依止善知识直到止观,不论内容或是次第都没有丝毫的错误;我们在学习这些法类时,该观修的就作观修、该止修的就作止修(除了奢摩他外,其他部分都以观修为主),将所学的法类融人完整的道次当中以这种方式来学习,才能将一切经典现为教授,生起“诸大经论皆是殊胜教授”的强烈定解,去除心中认为经论只是讲说用的颠倒执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