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7| 回复: 4

入行论第三课问答题

[复制链接]
查看87 | 回复4 | 2025-6-13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写入行论礼赞的目是什么?
2、请对“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悉礼已”此句话进行消文。
3、请对“善逝”进行解释。
阿雅 | 2025-6-14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透由称扬三宝功德而作皈依,能够通达佛的密意,证得佛的功德,成为佛一样高尚的人;息灭造论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获得解脱成佛;令其他的所化机追随佛陀,践行佛法,成办一切的善妙资粮。
2、佛、佛的法身、圣者菩萨,即佛法僧三宝,以及其余的和合众、亲教师等应当礼敬的,都以身语意三门恭敬顶礼。
3、佛的十大名号之一。‘善’是妙善的意思,‘逝’是抵达了圆满自性。
断德圆满而言:人身相好端严,尽除了烦恼障,超越了离欲外道;不再堕入三有轮回,超越了预流、一来;断尽非染污无明,超越了小乘阿罗汉。
证德圆满而言:由现证人空、法空,超越一切外道;圆满证得诸法实象,智慧无有退转,超越预流、一来;无余证得三乘义门,能摄受三种种性的众生,超越了阿罗汉。
lsy143842 | 2025-6-14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题:答
1、书中有四点:
第一个,我们把他作为一个很好的皈依境,将来能通达,自己也能作为这么一个情况,就像我们学《广论》学到,自己看到佛的功德,我们皈依他之后,我们也想成佛。
第二个是消除障碍。
第三个是得到决定胜。
第四个,令其他的有情看到我们都在皈依佛,他们也会追随,跟到我们的后面来皈依,能成办一切的利益;
2、我们对三宝要有皈依之心,以皈依心为基础,才能接受这部论的教法;
3、要有对佛陀和诸大菩萨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才让我们有机会学习到这部论典,我们要有感恩之心,以恭敬的心去礼赞佛菩萨和历代祖师大德。
第二题:答
佛陀和他身边的菩萨,以及能够帮我们走上菩提道修行的师长道友们我们都要心怀恭敬,心怀感恩,心都要礼敬。
第三题:答
1.尽除了烦恼障,端严而逝,所以叫善逝;
2.不再堕在生死轮回里面;
3.不好的无明,无余地、全部消灭了。所以他就叫善逝;
4、通过菩提心所成就的圆满的果;断除迷惑烦恼,证得大智慧大慈悲。蕴含着断德,悲德,智德。称为善逝。

GS华藏 | 2025-6-15 0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写入行论礼赞的目是什么?
由称扬殊胜境之功德而作皈依,故能通达自为高尚之士;息灭造论等之障难;获得究竟之决定胜;为令余所化追随其后,
2、请对“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悉礼已”此句话进行消文。
礼敬佛法僧三宝、上师、亲教师
3、请对“善逝”进行解释。
如人身相贤善,尽烦恼障,端严而逝,故曰善逝;如疫病善愈,不堕烦恼自在之轮回,故曰善逝;如宝瓶善充盈,尽断非染污无明,无余而逝,故曰善逝。善者谓妙善等。逝者谓达彼自性。彼三如次超胜离欲外道、预流一来等、及小乘阿罗汉也。若以证德圆满而言,由现证二种无我真如之智、坚固智慧、无余尽智,故是善逝。
清祥 | 2025-6-15 0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写入行论礼赞的目的是什么?答;是把这部写出来,能利益更多众生,令所化众生获得解脱,因在造论过程中要消除违缘,所以要礼敬三宝,上师加持熄灭造论过程中的违缘障碍,令其众生践行佛法,成办一切善妙资粮。
2.请对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悉礼已,此句话进行消文。
答;善逝指佛,佛有四身,是诸菩萨修行的助伴,因此诸菩萨悉应礼敬。
3.请对,善逝,进行解释。
答;善逝指佛,佛是一切众生礼敬的对镜,因佛是断尽一切烦恼过失者,成就一切圆满功德者,因此称为善逝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